非洲猪瘟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2019-01-07 10:41李春芬安徽省巢湖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猪瘟疫病淋巴结

文│李春芬(安徽省巢湖市畜牧兽医局)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其规定为重点防控的13种重大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一、流行病学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ASF的主要传染源,发病猪组织和体液中含有高滴度的病毒;被污染的饲料、泔水、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也能够使健康猪感染;感染的猪肉和肉制品是ASF重要传染源;野猪和软蜱是ASFV的储存宿主。

ASFV可经过口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鼻咽部或者扁桃体上发生感染,病毒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

ASF潜伏期通常为4~19天,也可长达28天。OIE《陆生动物法典》规定ASF的潜伏期为15天,隔离时间为40天。ASF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二、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ASF自然感染引起家猪出现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高毒力的ASFV引发特急性和急性症状,中等毒力毒株引发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低毒力毒株可引发亚临床症状或慢性症状。

特急性型特征是高烧41~42℃,食欲不振和不活动,临床症状和器官病变都不明显。

急性型特征是在4~7天的潜伏期后,患有急性ASF的动物出现发热40~42℃,食欲不振,嗜睡且虚弱,蜷缩在一起,呼吸频率增加。最明显的剖检病变是淋巴结(特别是胃肠和肾)增大、水肿及整个淋巴结出血,脾脏增大、脆化,圆形边缘变深红色甚至黑色,肾脏包膜上有瘀点(斑点状出血)。

亚急性型引起猪7~20天内死亡,致死率从30%~70%不等,主要症状是出血和水肿,不同程度的发烧,伴随消沉和食欲不振,关节肿胀,最明显的剖检病变是浆液性心包炎(心脏周围液体充盈)经常发展成更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

慢性型感染后14~21天开始轻度发烧,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还出现皮肤红斑、凸起、坏死。剖检显示肺部干酪样坏死(有时伴有局部钙化)的肺炎、纤维素性心包炎,以及淋巴结(主要是纵隔淋巴结)肿大、局部出血。

三、诊断技术

ASF对养猪业危害大,为防止疫病的传播,需依赖ASF快速、可靠的早期诊断。实验室ASFV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ASFV基因组或使用直接荧光抗体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PCR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技术,可敏感、特异、快速地实现ASFV核酸的检测。实验室ASFV抗体检测,应用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因为ASF尚无疫苗,所以ASFV抗体阳性即可证明该猪被ASFV感染。

四、防控措施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ASFV不感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但是,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任其流行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并冲击畜产品国家贸易。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切实做好ASF防控工作,事关我国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已发生多起ASF疫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是降低该病影响的最佳途径。

防控ASF应注意以下几点:严格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严禁携带未检疫动物及其制品入境;严禁从有ASF疫情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生猪及其产品;加强进口猪及其产品的入境运输工具的监督、检查、登记和消毒工作,防止运输工具机械传播;对途径我国或在我国停留的国际航班、火车、航行船舶的废弃物和泔水等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养猪场户防疫监管,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猪接触被ASFV污染的饲料、肉制品、器械等;远离野猪,防止被蜱等吸血昆虫叮咬;加强疫情监测,早期识别污染源;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一旦发生疫情,立即采取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应加快研发ASF疫苗的进度,并不断研究诊断技术。只有成功研发出ASF的疫苗和更快速更敏感的诊断方法,才能彻底净化ASF,振兴我国生猪产业。

猜你喜欢
猪瘟疫病淋巴结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