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红 周 芬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山东 潍坊 261206)
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合并贫血是由于患者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所致,临床中通常给予造血原料、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补充的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贫血情况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纠正[1]。为了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贫血状况,本研究对观察组38例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应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合并贫血患者中,抽取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8例。其中高血压肾病19例、糖尿病肾病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其他肾病4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18~83龄岁,平均年龄(50.5±32.5)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0.0±32.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在每次透析后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生产厂家:昂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3077)进行治疗,使用剂量:100~200 U/kg每周,待患者血细胞比容上升至0.33、血红蛋白上升至115 g/L以后逐渐降低使用剂量,但要确保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维持在以上水平。观察组再次治疗基础上与每次透析后增加应用左卡尼汀(生产厂家: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372)治疗,将1 g左卡尼汀与20 mL 0.9%的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推注。两组均治疗12周。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以及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水平。以及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Hb、HCT、ALB以及BMI等指标水平,采用t和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Hb、HCT、ALB以及BMI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Hb、HCT、ALB以及BMI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表结果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为:血压升高9例、头痛3例、流感样鼻塞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4%(14/38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为:血压升高2例、头痛1例、流感样鼻塞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例)。由此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36.84%,χ2=19.148,P=0.000;组间比较结果P<0.05。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有医学者[2]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左卡尼汀缺乏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减退,导致内源性肉碱合成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肉碱分子水溶性高,分子量小等自身特点,使得其在透析过程中容易被清除,导致患者机体内肉碱严重损失从而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贫血症状。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提高血液含氧量的激素、增加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用于维持和促进正常的红细胞代谢、增加贫血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数量,从而实现改善贫血。左卡尼汀是左旋肉碱、能够增加红细胞膜磷脂和应激抵抗、降低红细胞长链脂肪酸聚集和脆性,促进红血球细胞的稳定,从而使红细胞寿命延长达到改善贫血的目的。李秀君[3]在研究中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用 EPO 及铁剂治疗后,有效提高了患者Hb 及 HCT水平。本研究中,对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合并贫血患者应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后,患者Hb、HCT、ALB以及BMI等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不良反应较单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更低。
综上所述,应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规律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合并贫血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Hb、HCT、ALB以及BMI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