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血症同胞2例诊断及误诊分析

2019-01-07 05:12:03吉学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肉碱查体丙酸

吉学元*

(文山州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文山 663099)

1 病例报告

1.1 例1:患儿女,11个月,因半个月内反复抽搐5次于2012年10月第1次入院,入院查体:T 37.4 ℃,P 116次/分,R 28次/分,神志、精神状态、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入院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头颅CT均无异常发现。脑电图示:局灶性痫样放电。后予“丙戊酸钠口服液”抗癫痫治疗,住院4 d后无抽搐出院。当年12月份,母亲带患儿“做客”,进食了些肉类后因“呕吐1 d,昏迷半天”第2次入院,入院查体:体温不升,P 156次/分,R 56次/分,血压50/35 mm Hg,深昏迷状,重度脱水征,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眶凹陷、口唇干燥、舌津液少,颜面、口唇苍白,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音低钝,未闻及心脏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松软,肢端凉,入院随机血糖24 mmol/L,血常规示:WBC 26.2×109/L,N% 69.3%,L% 26%,Hb 122 g/L,PLT 430×109/L;尿分析示:酮体++++,动脉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结合力4.6 mmol/L,碳酸氢根4.1 mmol/L,pH 7.04,葡萄糖21.9 mmol/L;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无明显异常,二氧化碳结合力3.3 mmol/L,静脉血糖18.65 mmol/L,头颅CT示:双侧脑室旁脑白质浅淡低密度影,头颅MRI示:双侧小脑、双侧基底节区、双侧脑室片白质区多发异常信号影,脑电图无异常发现。糖尿病相关检查C肽、糖尿病自身抗体、胰岛细胞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入院后积极扩容、补液、降糖、纠酸“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入院6 h后血糖控制在7~9.3 mmol/L,神志转清,无再次呕吐,入院第2日患儿精神可,吃奶明显增多,尿量1000 mL/d左右,餐前血糖波动在7.8~11 mmol/L,餐后血糖6 mmol/L左右,复查血常规示:WBC 9.98×109/L,N% 86.6%,L% 10.2%,Hb 103 g/L,PLT 297×109/L;后患儿病情逐日好转,住院1周后尿酮已阴性,家长办理出院,出院后继续“丙戊酸钠口服液”口服抗癫痫治疗,出院当天下午昆明金域检验血串联质谱回报示:检测结果示: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增高,伴游离肉碱降低,提示甲基丙二酸血症或丙酸血症,留尿进行有机酸综合分析后诊断为:丙酸血症。其父母共同完善串联质谱检查,患儿父亲检出多种氨基酸缺乏,嘱低蛋白饮食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但因家庭原因,家长未遵医嘱执行。2013年6月患儿因咳嗽5 d、气促半天第3次入院,入院后查体:T 36.7 ℃,P 147次/分,R 38次/分,精神差,口唇苍白,呼吸深大,双肺闻及散在痰鸣音及少许干啰音,入院随机血糖5.7 mmol/L,血气分析示:pH 7.17,碳酸氢根5.5 mmol/L,剩余碱-20.7 mmol/L,入院后予吸氧、纠酸、抗感染等治疗,入院第2天患儿出现多次抽搐,后逐渐转入昏迷状态,血糖最高至18.3 mmol/L,血压最高至110/60 mm Hg,伴电解质紊乱,经积极降糖、调整补液、抗感染等治疗,患儿酸中毒表现难以完全纠正,且出现呕吐咖啡渣样物、呼吸不规则、深昏迷等表现,入院第3天家长签字放弃治疗出院后患儿死亡。

1.2 例2:患儿男,为例1小弟,6个月,因半天来抽搐2次于2014年12月入院,入院查体:T 37.9 ℃,P 152次/分,R 48次/分,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灵敏,咽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入院后血糖、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头颅CT、脑电图均无异常发现,血串联质谱示: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显著升高,提示甲基丙二酸血症或丙酸血症,鉴于患儿胞姐已明确诊断为丙酸血症及患儿病情稳定,建议减少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B12,定期随访。完善尿液有机酸综合分析并请省级专家会诊后诊断为:丙酸血症,建议停止鱼、蛋、肉、奶包括母乳在内的天然蛋白摄入,建议特殊奶粉(不含支链氨基酸奶粉)与部分母乳或奶粉按2∶1比例混合食用,蛋白摄入量2~2.5 g/(kg·d),补充生物素10~20 mg/d,纠正酸中毒,纠正高血氨等代谢紊乱,保证足够的水分和热卡,左卡尼汀1~2 g/d治疗。患儿出院后家长自行草药治疗(具体不详)抽搐仍时有反复,持续一段时间后近7个月无再次抽搐。2016年4月,家长带患儿“做客”过程中部分亲戚给患儿喂了些鱼、蛋类后,第2天即因“呕吐、精神萎靡”第2次入院治疗。入院查体:T 36.2 ℃,P 136次/分,R 38次/分,血压76/40 mm Hg,精神萎靡、重度脱水征,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眶明显凹陷、口唇干燥、无舌津液,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四肢松软,双膝反射、双下肢病理征均未引出,心腹查体无异常。入院后血气分析示:pH 7.48,PCO216 mm Hg,葡萄糖4.5 mmol/L,乳酸2.6 mmol/L,碳酸氢根12.4 mmol/L,剩余碱-10.1 mmol/L,降钙素原0.05 ng/mL,血脂示:胆固醇、三酰甘油轻度升高,血常规示:WBC 2.35×109/L,N% 20.1%,L% 74.4%,Hb 83.8 g/L,PLT 156×109/L;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无异常,入院后积极扩容、补液等治疗,患儿入院第2天脱水纠正,精神稍好转,入院第6天脱水纠正、复查血气、血生化示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完全纠正,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家长遵从上次远程专家会诊建议喂养,患儿现无再次抽搐出现,随访智力、体格发育无明显异常。

2 讨 论

1961年Cbilds等首先报道1例婴儿具有发作性酮症酸中毒、蛋白质不耐受及血甘氨酸显著升高,当时命名为“酮性高甘氨酸血症”,后经分析证实为丙酸血症。临床特点是生后早期出现反复发作性酮性酸中毒,可伴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根据生物素治疗效果可将本病分为生物素有效和无效两型[1]。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丙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1种遗传性缺陷,由于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丙酰辅酶A不能进一步代谢,成为丙酸积留体内,并大量由尿排出。患者血、尿、脑脊液中丙酸均增多。患者对丙酰辅酶A前体-异亮、甲硫、苏氨酸以及蛋白质产生不耐受。另外,由于大量有机酸和辅酶A酯直接抑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活性或抑制肝内N-乙酰谷氨酸合成,造成排氨障碍,产生高氨血症,抑制尿素生成。尿中有异常代谢产物,如丙酰甘氨酸、甲基柠檬酸、α羟丙酸、甲基巴豆酸、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等。丙酸代谢产物产生长链酮体,故有长链酮尿症。也可有高氨血症、低血糖症等代谢紊乱。即本病由于体内大量丙酰辅酶A、丙酸及其代谢产物异常蓄积,导致一系列生化与神经系统障碍[2]。据报道,本病发病率根据人种不同,发病率在1∶1000~1∶100000[3]。我国尚无相关报道。由于酶缺陷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出生时正常,后逐渐出现呕吐、嗜睡、抽搐、肌张力异常、酮症或低血糖等表现,起病越早,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4]。而婴儿或幼儿开始起病者,多表现为喂养困难、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抽搐等,常因感染、饥饿、发热、高蛋白饮食等原因诱发。因该类患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无特异性体征或特点,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者与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重叠、交叉;喂养困难、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者与“脑性瘫痪”患者有时难以鉴别;而因感染诱发抽搐者往往可能首先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无明确家族史,在基层医院,因本类患者不多,检查手段及临床经验有限,入院后该类患儿往往会“被糖尿病、被脑瘫或被颅内感染”。本文同胞2例中,姐姐一开始即被诊断为普通“癫痫”患者,予口服“丙戊酸钠口服液”治疗,而该药可能导致患儿体内产生更多酸性代谢产物,加重病情。跟本地处在边疆、既往未见过该类病例、临床医师知识面窄有关,而在弟弟发病后,因已总结了一些经验,经过查阅相关资料、请省级医院专家会诊等方式,积极帮助家长调整患儿饮食、加用生物素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近年来,由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有机酸检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早期诊断率。但因丙酸积聚亦可见于甲基丙二酸代谢缺陷患者,故酶活性测定才能最终确诊。患者白细胞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为一般正常人的1%~15%,不能将C14标记的丙酸变为二氧化碳[5]。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更为先进的基因诊断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产前检测,本病除了传统的饮食疗法、左旋肉碱促进酸性产物代谢、排泄及降血氨药物的使用外,肝移植也开始应用于临床。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本类病例报道的增多以及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深入,今后更多患儿会得到更早的诊断及合理治疗。

总之,本病无显著临床特点,临床遇到抽搐、喂养困难、肌张力异常、酸中毒表现等患者时应注意排除此类患者。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发现病例年龄必然越来越小,为患儿的早治疗提供了机会,预后可能会得到根本性改善。而患儿预后取决于病理分型、诊断早晚与长期治疗三方面,为提高患儿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基层医院可积极借助引进的第三方检查、诊断及治疗技术,提高本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随着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更深入研究,必将为本病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肉碱查体丙酸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肉碱为宝宝健康造福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2:06
L-肉碱对热应激大鼠机体脂质代谢的影响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化工进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07:41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H3PW12O40/Y-β催化丙酸异戊酯的绿色合成
应用化工(2014年3期)2014-08-16 13:23:50
吃左旋肉碱能够减肥吗?
查体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