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019-01-07 05:35姜家康代博文姜庆辉隋雨桐迟文成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放化疗结果显示艾灸

姜家康,代博文,姜庆辉,隋雨桐,迟文成△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

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系统的健康检查不够普及以及不当的生活方式,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态势,对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生命延续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如何进一步防治恶性肿瘤,已成为医学事业待攻坚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西方科学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外学者在不断深入探索肿瘤的治疗中发现中医中药以及针灸学理论在临床抗癌、缓解肿瘤患者痛苦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综述了针灸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 针灸与恶性肿瘤

古代医者就对肿瘤有了一定认识,随着中医理论发展,认为气郁、郁而化热、邪毒侵犯腠理、痰湿火毒郁结导致功能失调等都有可能诱发肿瘤。脏腑受邪,邪毒存于体内,气血失和,气机失宣,代谢受阻,无法将毒素排出体外,而致癌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营络内外肢体脏腑,行气血营阴阳而络全身,协调平衡和脏腑功能活动。《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与灸在临床治疗中互为补充。

韩宇建等[1]认为灸法能通利经脉、补气养血、通经祛病。目前,全球肿瘤患者量爆炸性增长,患者预后形势不容乐观。患者的早期肿瘤筛查是预防、控制肿瘤疾病的最有效方式。针灸在术后并发症以及缓解癌痛,配合放化疗治疗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冷玉玲等[2]观察临床针刺治疗肿瘤患者出现的血瘀证,显示针刺在降低凝血指标和增进血瘀证疗效方面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并且可靠性较高。

2 针灸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医者在治疗恶性肿瘤时效果不明显、预后较差、中晚期并发症较多而深受其困扰,随着时间推移和临床实践的增多,中医中药、膏方、针灸理论逐渐被认可,在缓解癌痛、放化疗后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2.1 针灸缓解癌性疼痛

恶性肿瘤的疼痛给患者生理以及精神层面都带来了巨大伤害,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压力,是倍受患者困扰的问题之一。WHO所提出的三阶梯镇痛疗法虽然可以缓解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痛苦。但是,临床现存的止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都易产生副作用,大部分患者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等。针灸缓解癌痛由于其承受经济压力低、疗效好、无副作用等在临床治疗中深受青睐。《素问·举痛论》曰:“痛而闭不通矣。”《证治要诀》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素问·举痛论》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医宗金鉴》云:“伤损之证,血虚作痛。”沈秋萍[3]发现耳针及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癌性疼痛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建伟[4]临床观察不同重度癌痛患者。对照组用三步镇痛治疗,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止痛配合针刺治疗,选取合谷以及临床相应腧穴。显示结果经临床治疗治疗组在缓解癌性疼痛方面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较长时间缓解患者痛苦。吴兰珍等[5]运用针灸宁心安神法临床治疗不同肿瘤疾病患者,结果显示止痛药物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更好的缓解痛苦,提高临床止痛效果。

夏玉卿等[6]运用电热针治疗皮肤癌患者,配合毫针针刺,结果显示有效率92%。秦飞虎等[7]临床采用按灸疗法治疗观察肝癌出现疼痛患者,止痛12例,好转13例,结果显示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疼痛。

2.2 针灸缓解放化疗后毒副作用

当前肿瘤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主要通过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去除或缩小局部肿瘤。虽然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伴随的临床副作用也同样影响患者的生产质量。放化疗药物以及靶向治疗等在取得临床疗效同时,伤及患者脏腑,伤气耗血。也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

2.2.1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化疗等副作用伤及脾胃脏腑功能,其中主要以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呃逆等现象为主。文谦等[8]用自身交叉对照观察临床肿瘤患者在接受顺铂方案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化疗间歇期针灸干预降能够有效降低和改善临床患者接受顺铂化疗方案所产生的呕吐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傅洁等[9]临床使用电针结合配合止吐药治疗顺铂介入后出现呕吐的肝癌患者,结果治疗组对患者所产生得急性恶心、延迟性呕吐有着更好的控制和缓解(P<0.05)。黄智芬等[10]选用针刺内关、足三里穴临床治疗选用不同顺铂化疗方案的不同恶性肿瘤临床患者,结果显示针刺组能显著恢复肠胃功能,降低呕吐情况、延长止呕缓解时间。王文静[11]采用穴位注射临床治疗不同恶性肿瘤出现胃肠反应的患者时,结果显示止吐药联合穴位注射较对照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副作用有积极意义。

杨明权[12]临床采用隔姜灸治疗122例化疗后伴发呕吐、便秘的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隔姜灸能够缓解73%患者的胃肠反应,相比单纯使用西药效果较好。张俊涛[13]应用隔姜灸天枢、中脘治疗行铂类药物化疗的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隔姜灸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患者的副作用占86%。濮忠建等[14]选取电针组、温针灸配合电针组、隔姜灸临床治疗术后行化疗的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温针灸配合电针组在控制、缓解延迟性呕吐和急性呕吐方面有较好效果。梁桂花等[15]选用隔姜灸治疗不同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结果显示隔姜灸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缓解患者便秘情况。郭静[16]临床选择不同恶性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两组,采用隔姜灸内关、神阙等,显示隔姜灸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抗恶心呕吐效果,提高食欲,临床达到了96.6%。侯泽辉等[17]运用调肝理脾和胃方配合针刺中冲、期门、阳白等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78例,结果显示患者的胃肠反应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2.2.2 针灸改善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后,损伤骨髓细胞,患者经常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的毒副作用,易于感染,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存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放化疗等损伤患者脏腑功能,伤及脾胃脏腑功能,伤气耗血。针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情况。陈瑾[18]将临床针药结合治疗肺癌化疗后肺脾两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结论显示针药结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各细胞计数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杨嘉恩[19]通过温针灸足三里(双)等临床治疗肿瘤化疗后Ⅰ、Ⅱ度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结果表明温针灸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李昕[20]选取膈俞等做隔姜灸,直刺足三里等穴治疗恶性肿瘤末次化疗患者轻中度白细胞减少者,结果显示针灸后明显加快白细胞数量的恢复。付亚红等[21]临床采用针灸治疗观察化疗后并发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结果显示针灸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白细胞情况。王凡[22]选取内关、关元等穴针灸治疗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针刺后能较好恢复白细胞数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郑剑波等[23]选用自拟仙黄汤配合艾灸治疗出现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结果表明,艾久组显著减轻了患者白细胞减少情况。刘颖[24]以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不同恶性肿瘤化放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患者,观察组数值明显提高,提高白细胞计数有积极意义。张黎丹等[25]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艾灸临床治疗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李文建等[26]选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胎盘多肽,治疗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研究组在白细胞水平、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肿瘤治疗易于出现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成为患者进行放化疗的重要阻碍之一。依据骨髓抑制的临床症状如头晕、乏力、出血等可将本病归结为中医“血虚”“虚劳”。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使患者体内湿毒、热毒搏结。“骨髓强壮,气血皆从。”肾精充盈则骨髓充盈,骨坚髓固,气血旺盛。临床显示艾灸在提高骨髓增生程度和恢复受损细胞等具有积极意义[27-28]。崔瑾等[29]选取普通级Wister大鼠,分别针刺、艾灸大鼠“膈俞”,接连续波,留针连续刺激。同期内针刺组和艾灸组的治疗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白细胞、提升白细胞数的作用。并显著改善了骨髓造血功能。吴国良等[30]临床根据分型不同选择艾灸涌泉华佗夹脊等治疗肿瘤患者,结果发现艾灸能明显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显示针灸的临床应用降低了化疗中骨髓抑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和生命意义。路玫等[31]分别针刺、艾灸小鼠大椎、肾俞等穴,结果显示针灸在改善骨髓抑制、增加白细胞数量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3 肿瘤患者所出现的心理康复问题

随着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面积发病和死亡,病情的确诊和治疗过程都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地心理负担和生理压力,饱受治疗过程和疾病进展带来的痛苦。据国内外学者研究,肿瘤患者随着病情进展以及自身生理等方面恶化,一部分患者产生自杀倾向,恶性肿瘤患者的各种生理问题伴随疼痛、失眠和其他心理紊乱情绪以及家庭带来的压力折磨等,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自卑自怜倾向。以上不良影响因素导致了恶性肿瘤患者自杀意念形成。气血积淀,许多人的疾病都是由抑郁而生的。临床可见并发抑郁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使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失于濡养影响疾病的转归导致疾病进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在黄帝内经时期,“郁”的概念就包含在情绪的停滞中,天时的停滞和脏腑器官功能的停滞。简书《万物》及帛书《养生方》记载了烦心、失眠、健忘等情志疾病,揭示气病其所致的病因。等等为中医郁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灵枢五变”蕴含着“内忧外患”,它是累积的。 首先提出因情志不遂、五志过极所致积聚。元代朱丹溪认为“忧恚郁闷, 朝夕积累, 脾气消阻, 肝气横逆”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医宗金鉴所论肝脾受损、郁气凝结导致了乳腺癌。以上论述均强调了肿瘤疾病的产生和进展过程均与自身情志有关。而郁证的发生, 亦因怒、思、悲、恐等情志过极,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 心神失养, 阴阳失衡,气血失和。二者相存相依,互相影响。明代王安道、戴思恭等精细详解了六郁的辨证及治法,认为外邪、情志皆可致郁,非独五郁,补充和发展了郁证的病因理论。虞抟《医学传记》首先明确使用抑郁症作为疾病证候的名称。张景岳提出关于精神心理治疗的方法,启示了后世医家对郁证的临床认识和诊断以及治疗。《内经》中就有针刺治疗郁证的记载,《灵枢·移精变气论》云:“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气血充盈,神魂得守,则情绪障碍减轻[32-33]。陈军[34]选取针灸治疗各类晚期恶性肿瘤后抑郁的患者。治疗组针刺内关、神门辨证加减配穴, 艾灸关元、足三里。显示针灸缓解肿瘤后抑郁疗效明显好于西药。 张博[35]运用五行针灸理论,临床观察肿瘤抑郁患者,对照组口服中药,结果显示3周后、6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HAMA)量表有效率分别40%和63.3%,差别有显著意义。张传红[36]选用健脾调肝汤配合针灸治疗临床肿瘤抑郁患者,结果显示针灸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肿瘤患者所面临问题已经得到了一些改善。如何治疗、缓解肿瘤后期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生物医学模式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重视人文关怀,与中医“以人为本”的观点相近,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针灸在肿瘤的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减轻癌痛、心理干预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中医中药因其疗效好、见效快、费用低特色能够有效缓解普通民众“因癌返贫”的局面。在西医治疗过程中,伤功能,耗元气。中医在面对肿瘤及其并发症,有中医学整体观、临证择方的特殊巨大优势。在当前以人为本、倡导关怀的大环境下,中西医特色诊疗相结合对于肿瘤疾病防治肿瘤、减毒增效、提高身体机能配合西医治疗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应该充分运用中西医肿瘤治疗特色,完善针灸在肿瘤方向的医疗体系,帮助改善肿瘤患者生活情况,减慢肿瘤的复发和再生长,缓解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提高抗肿瘤信心。针灸对于肿瘤患者各方面的缓解、治疗还有待临床医家的挖掘。

猜你喜欢
放化疗结果显示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婆婆迷上了艾灸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
最严象牙禁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