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龄
(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辽宁 丹东 11800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导致的以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痴呆原因,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1]。脑梗死后VD属于一种常见的VD类型,占所有VD的8%~12%。当前关于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方案,笔者旨在探讨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2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到观察组(n=86例)和对照组(n=8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50~80岁,平均(73.32±6.0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男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50~80岁,平均(73.36±6.09)岁。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均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予以积极控制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般治疗,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尼莫地平片(国药准字号为H33022285,由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生产)口服,每日30~120 mg,每日2次。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尼莫地平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吡拉西坦(国药准字号为H19983039,由湖北神农制药公司生产)每次0.8 g,每日3次。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作为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以配对t检验作为组内比较的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ADL评分分别为(25.34±5.73)、(25.37±5.8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8.69±6.74)分、(38.71±6.85)分;MMSE评分分别为(24.96±4.27)分、(20.08±3.14)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6.25±3.04)分、(16.24±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86.05%,其中无效12例,有效34例,显效4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65.12%,其中无效30例,有效30例,显效2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老年人群是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高发人群,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是指机体在发生一次或多次脑梗死后出现脑功能障碍致使痴呆的发生。研究显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与机体脑动脉闭死引起脑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脑功能兴奋阈值降低而引发的机体代谢降低相关[2]。当前临床关于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脑梗死的治疗、改善脑血流治疗、改善及缓解痴呆治疗等。尼莫地平属于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类药物,其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膜钙通道产生阻滞作用,从而调节机体内细胞钙的浓度,临床常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研究显示,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机体的认知障碍,并能有效改善海马区域受损后的记忆、学习能力。吡拉西坦是α-氨咯酸环化衍生物的一种,其可有效提高机体大脑对ATP/ADP的利用率,并能增强促进多聚核糖体在机体内的合成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增加乙酰胆碱的合成,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力,改善学习能力的作用[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施以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