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莉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大连 116021)
溃疡性结肠炎属一种慢性非特异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多发于20~30岁。该病的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病程较为漫长,且经常反复发作,常见的表现症状为血性腹泻、腹痛以及便血等[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当对其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治疗,否则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文主要探究了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美莎拉嗪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见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5±3.3)岁,病程6个月~5年;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0±4.5)岁,病程5个月~6年。患者中,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患者、严重肠梗阻以及内分泌系统病变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上的指导,在饮食上给予建议,叮嘱其注意卧床休息和适量运动等。但在药物治疗上区分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药物治疗,即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磺胺药对患者的发病症状进行控制,对于直肠病变严重的患者,可采取含氢化考的松10 mg的抗菌药物剂,连续治疗8周。给予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莎拉嗪治疗,给药时间和剂量需区分患者的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给予1克/次,4次/天,慢性期给予0.5克/次,3次/天,连续治疗8周。两组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括恶心呕吐、胃部不适以及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治疗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其中评估标准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排便正常,无结肠黏膜现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少且排便基本正常,结肠黏膜病变情况减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消失,排便基本正常,结肠黏膜得到一定改善)、无效(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取SPSS 20.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以组间差异P<0.05表示具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不良反应状况比较: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总不良反应例数为15例,对照组占12例,研究组占3例。对照组中,恶心呕吐5例(6.7%),胃部不适4例(13.3%),头晕发热3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例(40.0%);研究组中,恶心呕吐1例(3.3%),胃部不适2例(3.3%),无头热发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例(1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24.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无效为1例,故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无效为4例,故总有效率为86.7%(26/3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6.6,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其多因为多种炎性细胞、介质以及神经免疫相互作用,从而使得其对人体肠黏膜造成了损害所致[2]。该疾病多发生于国外,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发作时,通常会让患者出现血便、腹泻以及黏膜水肿等症状,且该病情过程漫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虽然在治疗上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法,但该疾病极易引起反复发作,且会引起并发症的发生,故在如何才能更好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研究过程中,仍需对其引起重视。美莎拉嗪,也称5-氨基水盐酸(5-ASA),是一种对肠壁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临床常见药物之一。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而美莎拉嗪又是属于柳氮磺吡啶中生物活性的组成成分,它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少PGE2在人体结肠黏膜的释放,故使得结肠黏膜炎症能得到良好改善[3]。本次研究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莎拉嗪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其活性成分对结肠黏膜的病变产生了直接作用,此外,在降低炎性介质活性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肠壁的健康组织的修复效果。研究中,与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较,联合美莎拉嗪治疗不仅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排便状况以及结肠黏膜病变状况,并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美莎拉嗪辅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发生率,并且能够起到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常规药物治疗而言更为安全。该药物辅助治疗方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