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姣
(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600)
部分产妇由于胎儿或自身原因,必须实行剖宫产手术,因此对于麻醉也有较高要求。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为常见麻醉措施,布比卡因为常见麻醉药物,具有较好的阻滞效果[1]。但临床发现,罗哌卡因相比较于布比卡因,毒性更低,弥散效果更好[2]。因此,以我院剖宫产产妇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对比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中基本体征指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剖宫产产妇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于此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以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法实施椎管内麻醉患者;②存在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患者;③具有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妊高征、妊娠期胎动异常患者。观察组中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8.62±2.14)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46±2.58)周;对照组中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8.67±2.51)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39.54±2.63)周。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麻醉前均提供常规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产妇保持水平右侧卧位,实施麻醉。对照组实施布比卡因麻醉,在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0.75%布比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 020018;生产单位: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L∶25 mg;剂型:注射剂)2 mL中,产妇将大小便排空后,对产妇L2~3椎间隙进行穿刺。经硬膜外使用针内针方式进行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产妇顺利流出脑脊液后,进行布比卡因葡萄糖混合液麻醉。观察组实施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60897;生产单位: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L∶119.2 mg;剂型:注射剂)麻醉,在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0.75%罗哌卡因2 mL中,产妇将大小便排空后,对产妇L2~3椎间隙进行穿刺。经硬膜外使用针内针方式进行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产妇顺利流出脑脊液后,进行罗哌卡因葡萄糖混合液麻醉。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包括新生儿窒息、排尿阻碍、产后大出血等。血流动力学包括MAP(平均动脉压)、SPO2(血氧饱和度)、HR(心率)。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MAP、SPO2、HR等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良反应状况: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例(1.66%),排尿阻碍1例(1.66%),无产后大出血状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例(3.33%),排尿阻碍4例(6.66%),产后大出血3例(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P<0.05)。
2.2 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组麻醉前MAP为(93.16±10.36)mm Hg,SPO2为(98.46±1.34)%,HR为(80.34±8.64)次/分,对照组麻醉前MAP为(93.45±10.24)mm Hg,SPO2为(98.47±1.56)%,HR为(80.63±9.47)次/分,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t=0.154,P=0.878;t=0.038,P=0.970;t=0.175,P=0.861);观察组麻醉后MAP为(86.57±10.21)mmhg,SPO2为(88.49±9.68)%,HR为(88.49±9.68)次/分,对照组麻醉后MAP为(81.26±10.03)mmhg,SPO2为(78.67±9.52)%,HR为(64.25±10.11)次/分,经对比可知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t=2.874,P=0.005;t=5.603,P=0.000;t=7.294,P=0.000)。
腰-硬联合麻醉指在一个穿刺点进行硬膜外麻醉及腰麻两种操作的方法。需要使用针内针完成。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明显,药物剂量应用低,起效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可有效缓解产妇生产中的疼痛,提升新生儿良好结局,促进胎儿顺利娩出[3]。
产妇因为自身因素及胎儿因素,无法顺利生产,需进行剖宫产手术。剖宫产又称为剖宫产,属于一种外科手术,指手术切开产妇子宫及腹部,进行婴儿分娩[4]。使用水电平衡知识、输液、输血、麻醉学等措施,挽救婴儿及产妇生命,解决部分产科合并症及难产的有效方法。在剖宫产过程中麻醉药物对胎儿及孕妇自身均具有较大影响。罗哌卡因属于较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运动阻滞时间长,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小,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强的作用[5]。相比较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优势显著:①罗哌卡因药理学特性阻滞感觉神经纤维效果高于运动神经纤维,可明显分离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②相比较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对心肌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明显减小。③对产妇子宫胎盘血流影响不明显。罗哌卡因麻醉方式可降低产妇疼痛,为产妇分娩胎儿争取时间[6]。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罗哌卡因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说明相比较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安全性更强,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可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安全性强,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