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影
(沈阳市红十字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因尿酸盐沉积造成的病损及炎性反应。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国内痛风性关节炎患病人数不断增多[1]。该病早期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极易导致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诊断及治疗难度较大。以往,临床上多采用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但CT、X线早期诊断准确性较低,MRI虽然能早期检出骨侵蚀、痛风石,但也具有价格昂贵、耗时长等弊端[2]。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认为其具有价格低廉、敏感度高、可重复等特点[3]。本研究旨在探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肌肉骨骼超声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A组,在同期收治的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B组。A组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制定的分类标准[4],排除其他关节疾病。B组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排除痛风性关节炎。两组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A组男74例,女6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0.21±5.87)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6.21±1.04)年。B组男72例,女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0.45±5.6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病程(6.37±1.10)年;57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为骨关节炎。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均行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LOGIQ7、西门子ACUSON Antares 5.0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选择高频探头,探头频率8.0~13.0 MHz。选择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参数,低速血流。对所有受累关节前、后、内侧及外侧面进行动态扫描。密切观察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骨及关节周围组织等。血流信号分级:滑膜内不存在血流信号,为0级;滑膜内存在血流信号,数量为1~2处,为1级;滑膜内存在短条状血流信号3~4处,且分布范围≤1/2滑膜面,为2级;以滑膜内存在网状、树枝状血流信号,且分布范围>1/2滑膜面,为3级。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出关节数及超声表现,并对组间差异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χ2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A组检查关节数为132个,B组检查关节数为128个。超声表现上,A组滑膜增生91个,血流信号39个,骨侵蚀15个,骨化59个,附着点骨面侵蚀16个,滑囊炎75个,软组织肿胀3个,腱鞘炎34个,痛风石10个,平行线72个,滑膜上高回声点7个,韧带内高回声6个。B组滑膜增生93个,血流信号38个,骨侵蚀15个,骨化54个,附着点骨面侵蚀22个,滑囊炎72个,软组织肿胀4个,腱鞘炎39个,痛风石0个,平行线12个,滑膜上高回声点0个,韧带内高回声0个。A组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检出率高于B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χ2=8.140、60.628、5.098、4.110,P=0.004、0.000、0.024、0.043)。A组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其中一项或以上关节80个,B组12个,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4.598,P=0.000)。
痛风较为多发,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及其他组织中出现尿酸盐沉积,造成的病损及炎性反应。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方法较多,包括X线、CT、MRI、超声等。其中,X线检查费用低廉,但也具有早期诊断敏感性低的弊端,往往在出现较严重损害时才能检出关节病变。CT能观察痛风石沉积,且能对关节病变程度、骨质破坏现象进行观察,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CT检查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价格昂贵、辐射损伤等。MRI能对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现象进行观察,特别是在评估滑膜炎中效果理想,但难以对骨质浸润程度进行准确显示。此外,MRI还具有价格低廉、耗时长、特异性差等弊端,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肌肉骨骼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肌肉骨骼超声能经由线阵探头观察各关节病变程度,且能经由高频探头对指间关节等小关节情况进行观察,可清晰显示关节病变程度以及关节腔、软骨等形态,反映炎症部位、滑膜增生情况[5]。而且,肌肉骨骼超声对血流探查敏感度较高[6]。此外,值得注意是,肌肉骨骼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可能导致出现一定创伤。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诊断方法,必要时联合应用X线、CT、MRI等检查方法,以提升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肌肉骨骼超声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A组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检出率高于B组,差异显著。而且,A组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其中一项或以上的关节数多于B组,差异显著。提示相较于非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的概率较高,而肌肉骨骼超声的这些超声表现在诊断鉴别痛风性关节炎与非痛风性关节炎中具有较高特异度,出现上述任意一项或以上表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痛风石、平行线、滑膜上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任意一项或以上表现均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