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闻
(丹东市第三医院 心理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有行动迟缓、思维迟缓、情感低落等,据调查,有35%~6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表现[1]。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是当前治疗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常用药物,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96例抑郁症伴焦虑患者分到A组(n=98例)和B组(n=98例)。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进行评价,HAMD量表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满分为96分,分值>35分即可诊断为抑郁患者,36~55分轻度抑郁,56~75分为中度抑郁,76~96分为重度抑郁。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HAMA量表)进行评价,HAMA量表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满分为96分,分值>35分即可诊断为焦虑患者,36~55分轻度焦虑,56~75分为中度焦虑,76~96分为重度焦虑。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25~50岁,平均(38.82±5.56)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1.58±3.32)个月;抑郁程度:轻度抑郁22例,中度抑郁44例,重度抑郁32例;焦虑程度:轻度焦虑25例,中度焦虑38例,重度焦虑25例。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25~50岁,平均(38.82±5.56)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1.58±3.32)个月;抑郁程度:轻度抑郁24例,中度抑郁42例,重度抑郁32例;焦虑程度:轻度焦虑23例,中度焦虑49例,重度焦虑26例。A组及B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组患者予以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文拉法辛缓释剂(国药准字H20070269,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75 mg,每日2次,1周内服用剂量增加25 mg,并保证每日服用剂量控制在225 g以内。文拉法辛缓释剂应与早餐或晚餐同时服用,整片服下,避免压碎、掰开、咀嚼或泡于水中。B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国药准字H20031106,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mg,每日2次,服药1周后服药剂量没住增加5 mg,并保证每日服药剂量控制在40 mg以内。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断以HAMD量表、HAMA量表分值增减情况进行评价,①无效:HAMD量表、HAMA量表分值减少<30%;②有效:HAMD量表、HAMA量表分值减少在30%~50%;③显效:HAMD量表、HAMA量表分值减少在51%~75%;④临床痊愈:HAMD量表、HAMA量表分值减少≥75%。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临床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0%(88/98),其中无效10例,有效30例,显效34例,临床痊愈24例;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41%(69/98),其中无效29例,有效25例,显效29例,临床痊愈15例;两组比较,P<0.05。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兴趣丧失、快感缺乏、情绪低落等,且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表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2]。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是当前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常见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结果表明,文拉法辛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帕罗西汀。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帕罗西汀属于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可升高突出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对组胺H1受体、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受体缺乏亲和力。而文拉法辛缓释剂属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发挥快速的抗抑郁、抗焦虑作用[3]。
综上所述,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