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贺
(沈阳七三九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脑出血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致病率及致残率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1]。在没有微创手术到来之前,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开颅手术而不得不选择保守治疗,而预后往往很差,即使血肿能够吸收,随之而来的康复治疗也十分艰难。近些年来,微创手术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其中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因其安全性高、快速简便等优势,在颅内血肿清除方面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2]。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6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22例,男性41例,年龄在39~73岁,平均年龄为(58.65±4.73)岁。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存在颅内血肿,且出血量在30~70 mL。
1.2 治疗方法:术前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及手术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明确出血部位、颅内血肿的大小以及判断有无多部位出血及活动性出血,根据血肿大小及中心位置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并做好标记,测量颅骨厚度和引流管留置的深度。将穿刺表面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予2%的利多卡因5~10 mL做局部浸润麻醉。在穿刺点做一长约2 cm的切口,切开头皮全层,露出颅骨,用骨锥锥透颅骨,将穿刺针小心刺破硬脑膜,注意避免触及颅内组织及血管,而后将带芯硅胶导管缓慢向血肿腔刺入,硅胶管内流出陈旧性血液提示穿刺成功,可拔出导芯,继续向深部置管,直至将其放置在预先设定的位置上,即在血肿的大致中心位置。到达相应位置后,接上引流袋并引出约血肿总量的50%。随后进行头皮伤口缝合。术后2~3 h后,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复查头颅CT,进一步明确管道位置以及残余血量。术后24 h后给予尿激酶3万U+生理盐水3 mL进行血肿腔的冲洗,冲洗后夹管3~4 h后再开放引流,每日冲洗2次。一般于5 d后复查头颅CT,若颅内血肿已清除,可拔出导管。同时术后给予常规换药及其他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查后颅内血肿的清除情况。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6.4±3.8)d。术后出现再发出血者共2例,占3.17%;出现脑脊液漏者共3例,占4.76%;出现颅内感染者共4例,占6.35%;出现硬膜下血肿者共6例,占9.52%。术后5天复查头颅CT观察血肿清除情况,其中完全清除有46例,占73.02;清除50%~99%有13例,占20.63%;清除50%以下有4例,占6.35%。
急性脑出血中,最常见的为基底节区出血,而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快的清除颅内血肿。临床上常用且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开颅手术虽然能够将病灶更为清晰和直观展现在术者面前,使血肿的清除和术中止血更为彻底,但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再出血风险都很高,再加上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开颅手术或是家属考虑时间过长导致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可以看出开颅手术已经无法满足脑出血患者的救治需求。随着微创手术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所认识并接受,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因其创伤较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常用术式之一[3]。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清除颅内血肿的患者在术后第5天复查头颅CT时,有73.02%的患者颅内血肿能够完全被清除,大部分血肿能够被清除的患者占20.63%,仅有6.35%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不佳。因其术后预后较好,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在院时长,一般2周左右即可出院,不仅减少了患者家中人力资源的消耗,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来看,术后再发出血及颅内感染的风险与开颅手术相比明显降低,出现硬膜下血肿的患者相对较多,但发生的概率也仅仅是在1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微创软通道置管的安全性十分高。软通道微创手术所应用的为软性优质的硅胶管,能有效避免对颅内组织及血管造成损伤,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术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它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长,快速清除颅内血肿,更为有效的避免和防治了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护人员来说,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清除血肿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创伤,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脑出血的预后,也加快了医院床位的周转,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