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剑
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甘肃 兰州 73004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1]。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与脱贫攻坚一体化推进工作,把支持生态保护脱贫作为7项扶贫内容之一,列入《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加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定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2],这既是环境保护的行业特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的稳固基石。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实现生态宜居。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多数贫困村位于大山、草原深处,由于交通闭塞、远离城市、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了实际贫困的发生,然而正是缺少工业化污染的侵蚀,往往贫困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优美,水土质量较好,生态多样性保存较完整。正是这些优势和宝贵财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基础。在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实施乡村振兴必然对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3]。贫困村行政区域占地面积大,可用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多数以林地、草原、滩地、戈壁为主。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符合实际情况,对贫困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种养殖业无序发展,草原散养过载超载这一现象仍是制约贫困村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制定结构合理、科学有序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更有利于各产业良性发展。
加强贫困村污染防治,实现产业生产清洁化、产业生产生态化。贫困村生产生活污水污物污染现象还存在,畜禽散养普遍,排泄污染物集中控制与监管难度大,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划定散养区域,集中管控、集中处理粪便排泄物,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清洁化、生态化生产发展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可有效实现土壤肥力恢复、减少污染。
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4],文件是生态环境部指导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的方向性、纲领性文件。在文件的指导下,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村级水土环境防治机制,保护生态完整性、多样性机制,土地轮耕轮作机制,退耕还林还草等机制,这就可以确保在出现问题时,开展工作有章可循,稳定有序。
贫困村所处地区山大沟深,信息传导相对闭塞,久而久之造成一些主观意识下形成的风土民俗。看风水建房屋、老宅不拆迁、秸秆就地焚烧、入土为安等等风土民俗习惯影响制约着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此类问题要加大科学化引导,进行科普宣传,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首先做好带头人、能人的工作,让党员干部、能人带头改变不合理、不科学的风土民俗习惯,并带领集体长期保持。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日游、自驾游已成为老百姓愉悦身心的不二之选[5]。厌烦了大城市机械性生活的白领蓝领们,在周末及节假日都在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天地,去放松自己。远离大城市,风景迷人、环境优美,原始气息浓郁的村落正是城市白领蓝领向往的地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贫困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风土民俗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旅游业的介入必定会给积贫积弱的贫困村注入一剂强心剂,同时,旅游业的到来会带动包括住宿、餐饮、购物、服务等行业的全方位经济增长。一方面可以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收入,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另一方面利用发展旅游业的收入可以反哺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6],进而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
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人群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来城市发展新意识、新理念。贫困村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人文文化发展缓慢,保持着憨厚朴实的人文底蕴优势,正是这种优势极大的吸引着城市群体前往体验感受。同时,这种优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又变成了劣势,一味地继承,缺少交流,缺少创新,缺少品牌意识与市场意识,造成农业服务意识不足,农产品价格保护意识不足,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进而呈现出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的现象。借助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城乡人群的思想交流,更新了贫困村对新科技、新理念的更新储备,另一方面促进了贫困村对服务、品牌建立、价格保护、市场竞争意识的强化更新。这无疑是促进贫困村意识形态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省贫困村绿色生态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口帮扶贫困村仍存在土地肥力减弱、畜禽粪便污染、熏制大黄砍伐林木等现象,以及垃圾运输与处理点不足等问题。为立体式、全方位实现贫困村乡村振兴,补齐绿色生态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开展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刻不容缓。围绕上述观点,可逐步实施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耕地、草原、湿地等用途管控,禁止一切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建立耕地质量监测和评议制度,建立农产品产业准入黑名单制度,明确种养殖业开发程度及方向。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护性耕作等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垄膜沟灌、深松耕技术等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改良土壤环境、提升土地肥力。
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现精准用量、精准施肥。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以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引导废旧地膜回收企业完善回收体系,建立新型“以旧换新”回收模式。加强田间地膜残留污染监测,进行新型地膜实验研究。
推广秸秆原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以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贫困村沼气、生物天然气提供处理途径,将秸秆次生产品作为农用肥、农村能源,加快探索新型循环农业模式。
围绕有潜力、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和专业合作社,培养发展骨干力量,引导树立品牌意识,协助建立农产品品牌,并进入品牌目录,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价格形成行业内、区域内保护,使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依托贫困村乡土文化与田园风光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特色民宿、户外探险、野外写生等休闲度假产业。加强对贫困村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非遗保护,借助历史特点、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等特色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贫困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加大对贫困村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对贫困村风土民俗科学化引导,加快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抓住乡村振兴对贫困村旅游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新机遇,实施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稳步实现贫困村经济收入增长,并实现贫困村意识形态发展转变,符合市场化发展模式要求,增强了贫困村市场竞争力,保证了人文交流、意识形态交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良性循环。这充分证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贫困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