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2019-01-07 02:19崔小茹陈其鲜柴宗文孔建禄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农技技术人员基层

崔小茹,陈其鲜,柴宗文,孔建禄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为实施科教兴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构、队伍、运行机制和设施条件建设,整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助推我省脱贫攻坚,亟待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一、甘肃省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截至2017年底,甘肃省共有种植业农技推广服务机构1348个,农技人员13 61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 369人。省级机构5个,分别为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经作共1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6人;市州农技推广机构41个,人员86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40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232个,人数4 54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 750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 070个,人数8 03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843人。从人员结构比列看省级占1.27%,市州占6.33%,县级占33.4%,乡镇占59%。

从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机构来看,42%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由乡镇政府管理为主;33%的由县级农技主管部门管理为主;25%的实行双重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普遍存在

甘肃省农技推广人员的近60%在乡镇农技服务机构,总人数达8000多人,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乡镇管理和双重管理的农技干部人员工资、考核大多都在乡镇,工作大多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势必对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大大的弱化,甚至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普遍存在。少数地区由于管理责任不明确和指导责任不明确,县级主管部门难以有效组织乡镇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而由县级农技部门管理的农技人员普遍现状要好,基本都能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二)基层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低,知识老化严重

从学历结构来看,大学及以上学历5393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7.4%;大专及以下学历597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2.6%,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从技术职称来看,高级职称1099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9.7%;中级职称379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3.4%;初级以下职称947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6.9%,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了90%,专业技术职称低。加上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培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的机会较少,导致知识更新慢,知识老化严重,总结创新能力差。

(三)部分地方非专业人员比重大,人才断档严重

从全省来看,农技推广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1369人,占总人数的83.5%,非专业技术人员占16.5%。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仍有一部分是非专业转岗、转专业后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科班出生的人员较少。个别地方,农技人员队伍老龄化严重,人才断档现象普遍存在。

(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设施差,待遇低

近年来,甘肃省通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的实施,全省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善,但仍需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补充完善市县两级设施条件。做到两保障:一是保障业务用房,包括农技服务大厅、培训会议室、化验室、办公室等;二是保障必要的仪器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传真机、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调查统计器、土壤墒情速测仪等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方便下乡指导服务和灾害应急处置。同时,我省基层农技部门,工资待遇不高,下乡补贴标准低,绝大部分甚至没有下乡补助,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五)工作量大、面宽,人员少,存在服务不到位现象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8115.35万亩,划定基本农田5985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6381万亩,相当于现有的11369名农技推广人员每人平均服务农作物面积达5612亩,工作量大。加之全省生态类型多样,种植作物杂,品种繁多,致使技术人员工作量大、面宽,难免出现服务不到位的现象。

(六)离退休后工资降幅大,潜在风险多

为了激发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国2009-2010年实施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将事业单位工资调整为“基本工资+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绩效工资部分为增加的奖励性工资,但由于该省财政困难,未增加奖励性绩效部分,而是将原有工资比列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工资扣除一部分作为绩效,但离退休后绩效部分将从工资中扣除,扣除比列占应发工资的20%左右,工资降幅大,这就导致了职工负面情绪多,跳槽严重,队伍不稳。

三、思路、目标和解决的具体措施

(一)工作思路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目标,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广重大技术为抓手,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和引领指导作用,推动“庄浪模式”“山丹模式”等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丰富工作内容,加强产业扶贫服务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具体措施

1.开展星级服务创建,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一是以行政推动为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在星级服务布局上出谋略。二是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做好星级服务创建,在增产增效上想办法。三是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做精星级服务创建,在管理运行上出实招。四是以先进技术为重点,做实星级服务创建,在技术创新示范上下功夫。五是以服务体系为支撑,做细星级服务创建,在人员队伍上夯基础。六是以技术培训为纽带,做活星级服务创建,在服务质量上做文章。

2.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高现代农业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开展技术服务过程中,把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进。二是注重项目整合。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按照“项目融合、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有关项目资金,做到集中投入使用,形成融合效应。发挥农技推广主渠道作用,创新技术模式,筛选服务主体,联合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能人和土专家等社会力量,搭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打造耕、种、管、收、销一体化服务机制,形成分工协作、融合服务的合力,推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总结典型经验。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产业需要、人员水平,不盲目随从、不随意跟风、不简单仿效,彰显特色,形成自己的模式,总结成功的经验。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及时总结宣传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营造良好的的社会氛围。

3.探索开展农业技术评价,降低选用技术产品盲目性。为满足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多样性、个性化需求,降低技术产品选择应用的盲目性,探索对企业、社团、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的技术产品、技术材料、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围绕创新性、先进性、适用性、可持续性及推广能力、推广水平、推广效果、推广成本等方面,评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好的再向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广大农民进行推介,减少尝试成本和风险。

4.全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实现农业科技分层次全方位普及。一是点上试验研究挖掘创新技术。一方面,引进筛选优良新品种,推进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另一方面,组装配套形成集成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绿色高产高效协调。第三,加大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引进研发力度,提高现代装备和技术手段应用能力。二是片上示范提升潜力技术。示范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马铃薯秸秆带状覆盖技术等潜力技术,不断提升改造,形成先进适用成熟应用技术,为上升成省上支持的全省重点推广技术提供支撑和储备。三是面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旱作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覆盖技术等重大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水平,提升技术优势和增产增收效应。

5.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农技人员保障机制。建立由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垂直管理体制,形成县管乡用村服务的服务机制,结合乡镇和村级星级服务创建,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补充农技推广人员,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技推广队伍和机构。基层农技推广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做好三项保障:一是保障业务用房,包括农技服务大厅、培训会议室、化验室、办公室等;二是保障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包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传真机、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调查统计器、土壤墒情速测仪等仪器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方便下乡指导服务和灾害应急处置。三是保障工作经费,预算年度工作经费,制定出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下乡补贴标准,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发放有毒有害岗位补贴、室外作业补贴等,保障正常工作需求、人身安全,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出台相应的工资政策、彻底解决绩效工资降幅大的问题。

6.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充分用好县乡农业示范基地,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果品、中药材等为重点,开展试验示范,把基地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展示基地,成为农技人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舞台。一方面要做好技术服务展示,另一方面要培训好农民,注重以农民为重点,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方法。

四、建议

(一)建议立即开展基层农技人员需求情况调查,调整补充人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建设文件,实施了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我省实施的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推广队伍素质,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但是,由于部分县近年来随着老农技员的退休,加之没有补充新农技人员,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不足。为此建议立即开展基层农技人员需求情况调查,按照地理条件和交通状况、村庄和农户数量、农作物种类和种植面积等因子测算基层公益性种植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进行科学计算。对于缺口较大的乡镇首先在县域范围内予以协调解决,确实难以解决的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招录新人。

(二)着力提高技术的到位率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立的公共服务机构,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要以提高技术的到位率为重点,认真履行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职能。一要选派好驻村农技员。要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厅《关于选派农业科技人员驻村开展技术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农技人员开展驻村技术扶贫工作。二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各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要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各贫困县的农技推广部门要围绕当地产业扶贫确定的产业,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三要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企业、基地、合作社等)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选聘专业水平高、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包村联户,明确其技术服务范围和任务量,以关键农时季节及灾后技术指导服务为重点,做到技术指导服务全程化,确保农民群众有难题时能找到人、找到人后能解决问题。四要加大农技推广信息化。各县要充分利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信通以及中国农技推广APP等新媒体,不断加强农技推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实农技推广数据库,扩大群众使用率,总结推广信息化服务典型模式,让农技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为广大农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三)建议实行农技人员联包制度

由于农技人员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各不相同,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分复杂,面对每一个具体问题不可能都解答好,为此建议相邻包村的农技人员相互间进行联保,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请求相邻村的农技人员予以解决,互相取长补短,给农民提供更加高效满意的服务。

(四)建议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

基层农技人员长期服务农村,信息闭塞,外出培训机会较少,知识结构老化。为此建议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优化基层农技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基层农技人员能力素质,为全省产业扶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农技技术人员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走基层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