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首次联演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9-01-07 05:28:48海军研究院张军社
国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指挥所护卫舰编队

海军研究院 张军社 本刊记者 何 荷

2018年10月22~28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中国湛江及其外海举行了“海上联演-2018”实兵演习。10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参演各方对演习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中国与东盟海上务实合作充满期待。此次演练,充分展示了中国-东盟战略协作新水平,取得了丰硕的防务安全合作新成果,为今后各国的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应对安全威胁、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新起点。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之际,中国借此次演练充分释放了愿同东盟各国一道增进互信、拓展合作,携手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的美好意愿。

基本情况

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的参演兵力,包括8艘舰船、3架直升机和约1200名官兵。其中,中国南部战区海军派出导弹驱逐舰广州舰、导弹护卫舰黄山舰、综合补给舰军山湖舰参演,东盟各国参演兵力有新加坡海军“忠诚号”护卫舰、文莱皇家海军“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泰国皇家海军“达信号”护卫舰、越南海军“陈兴道号”护卫舰和菲律宾海军“达古潘市号”后勤支援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派出观察员参演。东盟各国还派出观摩团,视察演习岸基联合指挥部、听取演习情况汇报、参观中国舰艇。

此次海上联演分为港岸活动、海上演练和演习总结三个阶段。10月22~24日港岸活动期间,各方展开多项文体交流活动,围绕军事医学与潜水作业等课题研讨,观摩营救落水人员训练,召开演习计划会,组织战术桌面推演,举行舰艇开放活动等。25~26日为海上演练阶段,各国参演舰艇在湛江以东的海空域重点演练“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使用及海上联合搜救,包括编队离港、编队通信、编队运动、联合搜救、直升机甲板互降、补给机动占位6个科目。27~28日两天,为演习评估总结,举行闭幕式和欢送仪式。

亮点纷呈

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全程呈现诸多亮点,加深了参演各国的友谊和互信,提升了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

直升机甲板互降。海上演练进入第二天,根据演习计划,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广州舰为本舰伤病员请求海上医疗援助,出动舰载直升机模拟运转伤病员。中方直升机降落新加坡海军“忠诚号”护卫舰甲板后,外舰模拟接收伤病员并进行医疗救治,直升机随后起飞归舰。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要求,相关行动信号必须使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内容。约半小时后,舰载直升机返回广州舰起降平台。中外军舰存在诸多不同,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考验了降落在陌生甲板时一国舰载直升机与另一国舰艇的相互配合;同时在对空管制等方面也进一步增进了协同,展示和增强了各国军队之间的互信。

海上演练科目由不同国家海军舰艇轮流指挥。不同参演国家舰艇轮流担任指挥舰,这种设置能够使各国官兵都得到锻炼,提高各国海军指挥协调能力和应对海上威胁的能力。其中,编队离港及编队运动科目由中国海军广州舰担任指挥舰,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由新加坡海军“忠诚号”护卫舰担任指挥舰,编队通信科目由文莱海军“达鲁塔克瓦号”巡逻舰担任指挥舰,航行补给机动占位科目由菲律宾海军“达古潘市号”后勤支援舰担任指挥舰,联合搜救由海上编队指挥所直接指挥。

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的设立与转移。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的设立与转移,是此次演习的一大亮点。指挥所由多国参谋人员混编组成,中国和新加坡各派出一位指挥员共同指挥。与以往不同,此次海上联合编队指挥所是“流动”的。在25日的演练中,指挥所设在中国海军广州舰。26日,指挥员、各国参谋军官和观察员搭乘小艇,由中国海军广州舰转移至新加坡海军“忠诚号”护卫舰上。这种联合指挥不仅是形式上的联合,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充分体现中国与东盟各国海军之间的互信得到进一步增强。

海上联合搜救演练。联合搜救是海上演练的重点科目,也是所有参演国家都极其重视的科目,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科目设定新加坡“忠诚号”护卫舰在划定海域投放落水假人,向各舰通报两个失事位置点,并发布失事船舶信息。编队分为两个群,分区域实施救援。该科目由海上指挥所直接指挥,在接到实施紧急搜救救援的命令后,广州舰发布“救生部署”,随后小艇就位,在舱面人员发现搜救目标后,小艇入水,紧急奔赴目标海域实施救援。其后,中国和新加坡指挥员临时决定增加科目难度,将打捞起来的假人再次投掷到海中。同时,海上指挥所对黄山舰发出命令,让舰载直升机起飞进行紧急搜索、营救。直升机接到命令后,快速抵达目标海域,成功将落水假人救起。

意义重大

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是南部战区首次牵头组织的涉外联演,是中国军队与东盟十国军队首次举行的海上联演,也是东盟首次与单一国家举行联合军演,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彰显了中国和东盟十国致力于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愿望和决心。在2015年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上,中国首次提出与东盟成员国举行海上联合演习的建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此后,中国与东盟各国多次交换意见,就海上联演主要内容达成共识,并在2018年2月中国-东盟防长非正式会晤上得到确认。海上联演的桌面推演已于8月2~3日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举行。举行此次海上联演是践行习近平主席“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务实举措,落实中国-东盟防长共识,深化中国与东盟防务安全合作、增进互信的重要行动。

有助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此次海上联演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熟悉“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使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于2014年4月在中国青岛举行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上通过,旨在减少误解误判,防止发生海上意外事件。2016年9月举行的第十九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军的船舶和航空器在南海意外相遇时的应急处置和操作规范提供了明确指引。通过此次演练,未来中国与东盟海军舰船在南海相遇时,可以利用该规则及时沟通,防止出现误判和意外事件,这有助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

有助于提高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此次演练中,海上联合搜救科目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海海域广阔、航线密集,海况比较复杂,过往的商船和作业的渔船较多,经常发生意外。此次联演中,通过海空联合侦察、搜索和救援演练,研究探索了中国与东盟海军海上联合搜救响应机制、方式方法和运行模式;直升机甲板互降科目演练,也可用于未来海上紧急营救落水人员。未来如南海地区发生海难,中国和东盟国家海军可以立即反应,联合进行紧急搜救,有效保护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军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未来开展海上安全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演习安排了多项文体交流活动、研讨活动,以及战术桌面推演和舰艇开放活动,使各国官兵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从而有了更感性和直观的看法。尤其是增强了外军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使他们直接感知中国军队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决心,减少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这些举措,有益于积累互信,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十国今后更好地开展海上安全合作,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猜你喜欢
指挥所护卫舰编队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
军事文摘(2023年23期)2023-12-17 09:59:08
056型护卫舰
科学大众(2023年5期)2023-04-06 06:05:40
2023年1月25日,美军一次演习期间,空军正在进行编队飞行
军事文摘(2023年5期)2023-03-27 08:56:26
054型护卫舰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3:48
比亚迪护卫舰07
汽车观察(2022年12期)2023-01-17 02:21:24
空中指挥所——预警机
战时指挥所
环球时报(2019-01-10)2019-01-10 06:25:43
基于事件驱动的多飞行器编队协同控制
瞻仰“牛田东路军指挥所”旧址
红土地(2017年1期)2017-06-05 09:37:29
基于预测控制的无人机编队内部避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