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19-01-06 08:21康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分析研究

康丽

摘  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走向更大成功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尽快提升他们思维水平的保障。具体实践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自主分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特定情境中发现数学的魅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当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也可以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后续实践活动计划的实施才将变得异常顺利。本文主要做了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創设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他们虽然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但思维能力却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来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锻炼学生自主创新;可以搭建互动平台,满足学生认知需求;或者说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有意义。具体选择还看教师,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话,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令人期待。

一、旧中引新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是有很强的连贯性的,某一部分知识学得不好,学生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所以说,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他们一边认识新内容,一边反思和复习。另外,应该结合旧的知识,让学生减少对于新知识的陌生感,二者之间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有的放矢[1]。如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的题目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情境的创设。比如说有八个苹果,每个盘子中放四个,其需要几个盘子,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先是对除法进行巩固。教师在进行问题的创设,有13个苹果,每个盘子中放四个苹果,一共需要几个盘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三个盘子,有的学生会说四个盘子,这种问题形式的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探究下去的欲望,这就很好的显示出问题情境的效果。

二、问题情境的游戏化创设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寓教于乐这种教学方式,而且得到了小学生的一致认可。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可以投其所好,将游戏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答案,进而实现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的效果[2]。如在对“表内乘法”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背诵乘法表,只会让他们感觉到枯燥乏味,如果组建一个“我问你答”的小游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我问你答”也就是教师进行提问,而学生则依次展开回答,教师说:“四六”,学生则说:“24”;教师说:“七九”,学生则说:“63”,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更好的掌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一问一答,使游戏的开展变得更有趣。

三、情境中提高思维活跃度

每一项问题的解答都能充分了解学生在数学思考中的思维活跃度。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效引导学生推算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正确公式,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用长方形面积推算出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底是长方形的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理解,不仅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来求得,而且还得知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与长方形的关系。由此便很轻松地推算出了“底乘以高”即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利用创设性的问题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四、创设有趣味的问题情境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呈现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3]。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颖”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对“有用、挑战”的任务更感兴趣。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尽量与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相适应。另外,还应注意选材内容及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其中的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等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引用故事吸引学生注意

一些故事和典故,在某种程度上会反映出数学问题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体积与体积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并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向学生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了水?”学生的好奇心很快被调动起来。通过直观感受、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很快就明白了石子占有了原来瓶子里的空间,水被挤出来的道理。然后带入学生进入本节课体积的学习,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向学生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一定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问题表达出来,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佳丽.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数学课堂活力[J].华夏教师,2018(09)66-67.

[2]许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5)122-123.

[3]沈一鸣.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5)49-50.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分析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