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辉
摘 要: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行为素养、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关键词:家庭教育;沟通交流;多方位;彩虹桥;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的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家庭教育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的密切联系,工作中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准则,积极地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主动加入,并在学校的带领下以提升家长素质为目标,加大力度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家长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环境,提高家长科学教育的水准。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架起一座彩虹桥,让孩子多方位地成长。
一、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人的一生中最早期的奠基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联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与纽带,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深感觉到在家庭教育方面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大量阅读当前最新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并结合学生的现状给每一位家长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介绍针对孩子个性差异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使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也使自己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家庭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班上的小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其感情较为脆弱,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常要同学让着自己,易与同学产生矛盾,觉得自己很可怜。学习时遇到困难后很难振作起来解决问题,成绩不稳定,甚至有时有逃学的念头。于是,老师和孩子家长沟通交流,除了让家长平时生活中多关心孩子,还给家长推荐阅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单亲妈妈教子方案》《常青藤式精英教育》等书,一学期之后孩子的变化特别大。
二、尊重家长,加强家校沟通
我认为完美的教育应当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构建而成,学校始终处于引领作用的位置,尤其是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而言,学校和老师更具优势,因此,我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当作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首先是尊重家长,加强沟通。现在班里有50多名学生,学生家长的组成也非常复杂,我先是摸清家长的具体情况,再因人而异地提出一些符合每个孩子和家长实际情况的家庭教育建议。我也会利用每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尽量多和家长沟通,给他们讲述孩子在校的表现,让家长根据孩子近期的情况开展家庭教育,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所长。我建议家长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尽情玩耍;一学期一定找出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认真读两本书;一学年利用空闲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会一项体育技能;让孩子知道他在家长的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玩耍时,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心情而非应付,让孩子知道你非常乐意与其在一起。除此之外,还利用学校搞活动和放学时的零散时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现在作为班主任的我已成为家长们的知心朋友,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问题,都能第一时间打电话和我交流。
目前孩子们已经进入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家长们也普遍为孩子难管而头疼,尤其是一些生了二胎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显力不从心。班里有一部分孩子在家里生了二胎之后,学习和各方面有了明显的下滑,面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地为家长排忧解难,使家长和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经过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许多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仅在学习上更努力了,还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了。
三、开展丰富的家教实践及亲子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升温
记得孩子们刚入学时,我就要求家长和学生共同制作了一张关于家风和家训的图表,让家长和学生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班级的家委会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家校互动亲子活动,我也会以这些活动为契机,增进孩子和家长的感情,让他们都看到对方更好的一面。上学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亲子拓展活动,活动中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了一些竞赛项目,在比赛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与家长一些奋力拼搏的激动;感受到家长和自己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爱;家长在活动中看到了孩子勇敢、坚强、友爱以及不服输的一面。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收获颇丰,感觉深受教育。
总之,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方面,作为教师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契机,不断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内涵,为推动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继续努力!老师和家长为我们的孩子架起一座彩虹桥,让孩子们多方位地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红,周俊华.家校共育,成就学生:家校联动教育案例分析报告[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216-218.
[2]傅国亮.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9(3):94-96.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