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鹏
摘 要:在小学由于同伴对学生的成绩、行为及思想品德影响最大。因此,德育教育应遵循学校的行为规范、校风、校纪等道德规范,制定出《小学生德育伙伴效应量化考核细则》,充分发挥德育伙伴效应,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伙伴效应;量化研究;实施
德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的身心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学校这个大群体中,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会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邻近平等个体之间在与各种社会关系产生作用时,其中某一个体的行为与决策会影响到另一个体,被称之为“伙伴效应”又称“同伴效应”。
著名的科尔曼报告首次将同伴的作用运用到教育研究中,研究发现,除家庭背景外,同伴对学生成绩、行为及思想品德的影响最大。将“同伴效应”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小学德育教学中,让同龄之间有相同爱好和成绩相仿的小学生互相督促学习,小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同伴和朋友们的学习意见,对小学生心理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然而,目前许多小学德育教学现状不尽人意。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内容过于知识化、学科化。目前很多教师在小学德育知识传授时,依然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将课本中出现的知识按部就班教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只是一些道德语言信号和知识气泡,德育教学的内容过于知识化和科学化,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此,必须要将德育与生活化的内容相衔接,通过同伴的互相影响提升德育效果。
(二)德育模式過于僵化。由于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学生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许多教师把学生只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和体验尝试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体验德和感受德育的魅力,通过德育伙伴效应,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二、利用“伙伴效应”,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原因
对于小学生而言,同伴的拒绝、首肯、榜样等对其道德建构起着极大作用;也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尊重、互助,协同发展主观评判能力。利用和同伴交往开展主动需求的德育活动,发展自律道德,促使学生的他塑地位被转换为主动的自塑地位。犹如学校开展文明礼仪的同伴互评、小组互助、班级自主管理等活动一样,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自主评价的良好自主交流空间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从教师、学校的他律,逐渐转变为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道德自律,提升德育活动有效性,实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三、完善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系统的激励和约束能力
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对小学德育工作和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一方面表现为规范和约束力,另一方面表现为激励和引导力量。
(一)健立健全小学德育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的约束力。首先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善、针对性强的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使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评价有章可循。
(二)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系统,约束功能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的养成,仅依靠小学生自身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切实约束力的评价系统对小学生形成外在的压力,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不自觉性因素。
小学生同伴交往的核心是处理学校同伴之间的关系,它比较深刻、根本的体现是社会道德的行为准则。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要遵循学校的行为规范、校风、校纪等学校道德规范。因此,必须制定出“小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细则”,运用德育伙伴效应提高思想品质教育效果。
三、小学生德育伙伴效应量化考核细则
(一)加分细则
1、凡为班级或同学做一件好人好事者,每人每次加1分。
2、一周内未扣分者加1分,一月内未扣分者追加3分。
3、当月单元测验及格的同学加3分。
4、大型考试成绩优秀者,按以下加分:①各科前3名,分别加5、4、3分;②总分前3名,分别加7、5、3分;③各科平衡发展,五科均在A段的加2分。
5、参加校运会或艺术节的同学每人加1分,获奖的按名次分别加5、3、2分。
6、由班委或同学评出每天值日完成最出色的同学,加1分。
7、拾金不昧,每次加5分。。
(二)扣分细则
1、考勤:①迟到:每次扣1分;②早退:每次扣2分;③旷课:每节扣3分;④旷操:每次扣1分。
2、仪表、卫生:①在校佩带首饰、头发不符合学校要求者,除首饰暂时没收外,每次扣2分;②值日劳动迟到或没按时完成者每次扣1分,缺席者扣2分,并补做值日;③劳动不符合要求,每次扣2分;④乱丢垃圾者每次扣1分。
3、课堂纪律:①上课被科任老师点名批评者每次扣1分,若情节严重,被老师批评两次以上者扣3分。②自习课讲话、走动或有其他违纪行为者每次扣2分。
4、作业:缺交和书写乱画1次扣1分;单元测验不及格的按段分别扣3、2、1分。
5、在教室内打球者,扣2分,并没收其球类;若造成损失者,加倍扣分并赔偿损失。
6、放学违纪被记名一次扣3分。
7、严重违反校纪班规(含打架、偷盗等),给班级造成名誉损失者每次扣10分,并请其家长到校协助教育。
总之,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同伴交往活动进行良好的道德引导和品质培养,让学生与同伴交往活动在正确的引导下趋利避害,实现德育的有效提升,促进小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于班主任而言,了解并掌控班级的同伴教育,将会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的完善,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