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相联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阐述了在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叶开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镇九年制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91-02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应用性。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全面考查学生情况和学习需求,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其学习能力。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简单地使用一些符号、公式去解决问题,学生记忆不深,难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且可以接触到,学生就会有热情投入数学学习。
2. 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已经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教师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将数学生活化,如学生到银行取钱,或到超市做促销等。也可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明确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能促使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拓展教学视野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首先,生活化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思维,数学考试和成绩不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目的。提升学生的生活参与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秉持生活化教学理念,纠正错误的数学教学习惯。其次,生活化教学在备课、讲学、评价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思考、反思机会,引导教师加强生活认知,不断加大生活和数学结合的力度和深度。这对教师未来的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意义,能够保障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是兴趣教学的一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要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中走出来,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和实践,使数学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学科。对于后进生,教师更要以兴趣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发给每个小组一套积木,要求学生利用积木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测量、记录和计算不断地学习数学知识。积木是常见又有趣的玩具,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比赛,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通过书、本、笔等奖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的快乐。
2.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案例相结合,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讲解“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假设班级有100名学生,男生62名,女生38名,那么女生、男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出问题:“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男生还是女生的比例高?怎么比较大小?”学生交流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能够快速掌握并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创设数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问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激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师生合作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证明结论,发现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共性。例如,在“统计和概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条状、折线、扇形等图形,让学生进行全面探索。如在折线统计图中,引导学生思考冬季棉服、短袖、衬衣的销量,统计结果即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通过从生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 丰富教学形式,培养生活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活是实际问题的发生地。基于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必须要从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着手。生活化教学既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也需要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数学感悟能力。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扮演顾客,学生扮演蔬菜小贩,教师在“菜市场”中问各个“小贩”蔬菜的价格,然后给钱找零。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使学生熟悉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既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教学既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措施。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观,不断加大生活化教学力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冬侠.生活即教育,玩乐促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23).
[2] 杨凌.构建生活化课堂 培养创造性思维——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8,(12).
[3] 罗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华夏教师,2019,(9).
[4] 盛晓燕.让数学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责任编辑 钱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