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实践教学探索

2019-01-06 03:39许婧婧
艺术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实践

摘 要:本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学校的实践教学政策措施,选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采风教学活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在创作中展现少数民族元素。突出在教学中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和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能,引导大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少数民族;采风;实践

1 背景介绍

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依托学校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资源,立足云南,结合丰富的少数民族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等地域资源及区位优势,旨在进行围绕以文创生活为主线的文创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目前,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共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5个专业。学院致力于将艺术设计教学与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旅游建设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和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调研—创意—作品—商业”的教学体系。

为深入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云南财经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5-2020)》(校教发〔2014〕356号)的要求,学校决定从2015~2016学年开始实行学成改革,每学期设计独立的实习实训周(9~10周)。要求实习实训周工作实施方案必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中心,并有效结合专业培养进行。根据学校实习实训周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安排,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实习实训周安排二、三年级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学习。到目前为止,学院共进行过4次采风实践教学活动,涉及2013级到2018级的1200多名学生。

2 采风实践教学过程

2.1 制定采风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及确定方案

学院制定《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关于本科专业外出采风实践教学的管理规定》,对采风地点的选取、带队教师、参加学生、安全保障、实施计划等进行明确规定,每学年根据管理规定及各年级培养方案研究,确定当年的采风实践教学方案。

例如:大一年级加强造型基础训练;大二、大三年级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制作流程、规范、技术培养,注重专业技能实训;大四年级主要是毕业设计开题指导以及个人面向行业职业化包装和市场项目设计实践,注重整合设计能力的培养。

2.2 考察采风地点

出发前两周,由学院派两名教师及学生代表进行实地考察并和当地有关部门及居民协调好相关事宜,做好准备。

2.3 采风准备

安排布置采风教学任务和要求,根据踩点情况进行分组、准备教学材料、生活物品,对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和教师集中培训,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为师生购买保险,确保安全。

2.4 采风实践

学院安排统一出发、统一返回,为期两周的采风实践活动实行带队教师负责制。师生深入少数民族村寨,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当今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师生们全部携带帐篷、睡袋和洗漱工具,按先前编组住到老乡家,搭帐篷、打地铺,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开展了细致入微的入户调查。同时,紧密结合专业要求,开展速写训练,拍摄大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风貌的视频和照片,为专业创作积累原始素材。

2.5 采风总结汇报

回校根据分组情况进行成果汇报。

3 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教学活动

在2016~2018年4次实习实训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院共组织了两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采风活动,参加学生包含2013级、2014级、2015级和2016级的500多名学生和10余名教师。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亲自带队,并抽调各专业教师、管理干部共同负责组织安排,带领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进行采风。

3.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采风

2016年4月25日至2016年5月6日,为期12天,学院9名教师和239名2013级、2014级学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罗家坪村、坡脚镇和么龙村3个点进行采风。本次采风主要在苗族和壮族村寨,收集到不少民族服饰图形图案资料以及民风民俗。在苗族村寨中,老乡们还把自己存放几十年的嫁妆拿出来展示,把自己的民族服装都拿出来让同学们穿戴,体验民族风情。

3.2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采风

2017年4月20日至2017年5月5日,为期12天,学院7名教师和169名2015级学生分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昆格村、大渡岗乡曼糯村、勐罕镇曼听村、勐腊县勐腊镇曼迈村4个地点进行采风。

2018年10月2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为期11天,学院7名教师和169名2016级学生再次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昆格村、大渡岗乡曼糯村、勐罕镇曼听村、勐腊县勐腊镇曼迈村4个地点进行采风。

采风活动让学生能够与目前人数较少的布朗族两个分支——昆格人和克木人进行交流,从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服装服饰、宗教文化、历史沿革、生活习俗等方面广泛进行调查研究。采风期间,恰逢傣历新年节,师生们积极参与到了傣族节庆活动筹备、节目表演和后勤保障工作中,對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农村的地位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4 运行成效

4.1 收集积累民族特色素材,为专业学习和创作打下基础

教学采风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学生在采风学习过程中,不仅能锻炼思想,磨炼意志,还能搜集大量自然、人文的艺术素材。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及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云南民族特色浓厚地区进行采风,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深入艰苦的少数民族地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周的实践活动完全脱离学校生活与村民同甘共苦,感受农村的艰苦,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感知少数民族的热情和善良,让学生在体验民风民俗的同时心灵上也得到洗礼。最主要的是,在整个活动中能收集到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素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各专业的民族特色教学指明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少数民族特色的乡村规划、传统建筑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民族特色的插画、包装、文创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专业: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服装、旅游产品、纪念品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宣传少数民族的数字产品创作。

4.2 学以致用,服务地方

(1)打造文山州马关县坡脚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期望学校为他们村寨改造寻找或设计一个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和整改的建设方案,村寨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地方,如何能保持本民族特色,又能取缔或改造一些影响村寨发展的陋习。为此,学院联合学校锺正山美术馆、强云集团以及昆明民用建筑设计院,为文山州马关县坡脚镇小马固村委会新寨村、金厂镇金厂村委会罗家坪村、夹寒箐镇么龙村委会岩腊脚村3个村开展“四位一体”的综合设计规划。其中,小马固新寨村进行的各项规划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规划的相关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实施。该建设方案符合马关县实际情况,马关县已决定将这套建设思路,特别是夯土新民居的方案在全县进行试点。

其中,马关县罗家坪、荚寒箐、都笼3个村正在按照我院设计的“四位一体”新农村模式进行建设。新农宅设计施工方案既解决了保留传统乡村风貌的问题,又极大降低了建筑成本(每平方造价500元以内),得到了马关县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成为文山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2)为文山州马关县坡脚镇小马固新寨村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新寨村民居分布在两个小山坡上,村子四周环山、古树环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新寨村是马关县境内傣族语言、服饰、风俗仍保留较完整的一个村落,主要节日有祭祀太阳神、锦库节、六月花饭节等,同时拥有精美刺绣和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如今,傣族老年妇女仍会刺绣和制作民族服装。立足于村内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设计团队围绕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主题,对新寨村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划设计。

4.3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2017年的采风中,学院与所到的4个村寨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这4个点将作为学院开展教学采风、社会实践、项目合作的平台。

5 发展展望

采风是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能极大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采风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存在传统习俗出现淡化的现象,部分少数民族居民以简单汉化的方式生活、劳动,这说明我们的民族民俗急需保护。今后,学院将把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作为重要教学环节,逐步签订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实践教学。另外,注重服务地方,为地方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规划、民居建筑设计等。

作为云南省的高校,云南财经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学校的实踐教学政策措施,选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采风教学活动,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在创作中展现少数民族元素,这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能有效实现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能,引导大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关注与重视,对少数民族资源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许婧婧(1981—),女,硕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通讯作者,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教务管理。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实践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道: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