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田
40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看似短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时候40分钟的课堂也会让学生倦怠不已。当教师精心为孩子准备了知识大餐,等着孩子去品味时,却发现孩子们渐渐“食欲不佳”。这种“失宠”的课堂这就提示我们教师,要想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尽可能多的专注和兴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有特色的课堂活动。这些特色活动既要成为充分调动孩子课堂积极性的“调料”,又要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得力帮手。
一、现状:课堂上,学生“跑路”了
青年女教师小王正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着生字的读音和写法。可下面的反应却着实令我吃惊。满教室的学生竟有一半以上正乐不思蜀地干着与课堂毫无关系的“正事”。有的在咬笔头,有的在发呆,还有的在讲小话……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跑路”现象随处可见,这个现象引起了我这个一线语文教师的忧虑,也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二、活动: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对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赢得孩子的青睐,我们必须知道孩子在课堂上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什么不喜爱我们的课堂,是读书疲惫、写字厌倦,还是背诵恐惧,抑或课堂缺少成就感等等。知道了课堂“失宠”的具体原因,我们就能有针对地设计课堂活动,改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在孩子哪里成功“逆袭”。
(一)设计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活动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經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的《人有两个宝》时,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边读边做”这个活动。我让全体孩子都站起来,我边读边加上动作,用双手比画出“人”“两个”“宝”等词,非常简单又直观,孩子们非常有兴趣地参与进来,孩子们一边比画,一边读,兴致高涨,孩子们不仅读得好,课文还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教学目标圆满达成。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迁移到更多的课堂中去,还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段特点配上更多的手段,比如音乐和舞蹈动作等,这样的特色朗读会让孩子们保持更多的新鲜感和更高的参与度。
(二)设计适合操作的教学活动
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提早发现课堂上孩子的疲倦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有趣的竞技比赛活动
课堂是40分钟的时间,有的孩子会在上课伊始就没有劲头。有的孩子会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认真之后渐渐疲倦。还有的孩子是在课堂的某一个环节中会失去兴趣。他们在某一固定的环境中注意力会自然减退。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在孩子遇到问题之前及时地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孩子兴趣,放松孩子身心,给孩子成就感,这样就预防了孩子的疲倦和失去兴趣,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保持尽可能多的专注和兴趣。
比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上册《小雪花》这一课时,课前通过调查我发现这课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难点是背诵。听说要背诵,优等生都苦恼不已,后进生纷纷拖拉偷懒。于是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光头强”PK“熊大熊二”这个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师生比赛当堂背诵,在规定的时间内,老师背诵出来,全班60个孩子只要过关率达到50%以上,就是孩子们赢。听说要和老师比赛,孩子们积极又专心,要与老师一比高下。结果一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孩子不认真背诵的,气氛还相当紧张,最终有40多个孩子成功背诵下来。
激发孩子们的斗志一定要注意全体性和竞技性,教师和孩子比赛的由头可以随便换,孩子喜欢的人物、熟知的事件、身边的焦点人物都可以作为PK的标题。另外除了师生PK,还可以男女生PK,南北PK,姓氏PK,身高PK等等,无论什么形式的PK ,一定要分成团体,便于孩子们互相帮助和集体拼搏。最后就是PK的奖惩方式,一定不要破坏班级氛围,引起不满和分裂,而是要激发斗志,引导孩子们学会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在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时,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能很好地运用教育机智处理问题,但是一些新教师却茫然无措,一节课上得很辛苦,或者处理不当,破坏了师生间良好和谐的关系。所以教师不仅要有精准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时,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而不是纯粹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来处理。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学生喜欢且有效的教学环境,应用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互动,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减少学生各种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