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元
最近和一网友进行线上交流,他说自己最近很迷茫,自己是一名乡村教师,虽然才工作五年,但对教育很无力且无助,所以对教育教学丝毫提不起一点兴趣,感觉到自己好像进入了“职业倦怠”, 周围的很多老师好像也是如此。听了他的心里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一般职业倦怠会出现在中老年教师身上,但像他这么年轻出现此现象,不由得使我为他担忧起来。
我和他一起探讨了初学骑自行车的话题,其实要学会骑自行车,除了个人勇气、伙伴鼓励外,自己得掌握一定的技巧:骑上自行车后,首先要身子正,不能斜着身体,不然会不平衡;再是眼睛向前看,选好前进的路线;还有一点就是脚下用力蹬脚踏,这样才能使自行车走得快、走得稳。其实教师的教育人生就如学骑自行车一样,首先得身子要正,其次得眼睛向前,最后得脚下用力。
身子要正,教师要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有自己的职业底线,职业底线就是教师不得触碰的红线。比如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假如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就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肆意践踏学生的尊严,切不可取!教师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私利开设辅导班,有的教师会出现“吃拿卡要”现象,让家长从心里就看不起。虽然这些只是个别教师的所作所为,但却伤害了教师群体的声誉,让其他教师无辜背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守这样的底线:不误人子弟,尽量做到不伤害任何一位学生,创造便利条件,为学生健康发展助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成长。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向师性”,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教师必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或英雄,因此,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身正”,否则教育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并且无法弥补。
眼睛向前,即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创造力。有的老师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总是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自我感觉还得心应手,殊不知学生不同,方法亦不同,应该根据学情进行适当调整。有的教师从来不读书,却鼓励学生多读书,说出来的语言是干瘪的,起不了榜样引领作用。有的教师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疲于应付,出现“忙”“盲”和“茫”情形,逐渐迷失自我。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都是教师“知识视野狭窄”的表现,不会巧干、不会创造性地干、不会智慧地干,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所以,要做一名有智慧的明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識储备外,得多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再把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如此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放眼未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脚下用力,即教师要做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实干家,而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空谈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教师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多读书,多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做一名教学能手、做一名科研先锋、做一名具有思想力的教师、做一名为学生发展而勇于探索前行的智者。在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自己的课程意识和开垦的一片芳草地。脚下用力除了坚持外,还需巧干、智慧地干,这样才会做出一定的业绩。教育工作者们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创造,这样才会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实干家。
当用这三种方法学会骑自行车后,必定会拥有娴熟的骑车技术,即使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也会骑行自如。当教师拥有这三种方法后,再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必定不再恐慌、不再困惑,必定信心满满地行走在自己的教育人生大道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