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019-01-06 03:36袁婉生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电算化实务会计专业

袁婉生

[摘           要]  会计信息化是新时代会计人员的职业需求,会计电算化实务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也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项基本会计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堂效率;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98-02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是每一位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会计电算化实务是学生接触会计信息化的入门课程,通过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实务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会计电算化实务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会计电算化实务是一门将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课程,任课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目前有部分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对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备课内容不够细致,对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探究新知识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学生学习缺乏激情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会计电算化实务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授课,此时,学生经过一年会计基础的学习,进入了学习的乏困期,对知识学习不太感兴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部分学生过于沉迷手机,甚至不惜违反课堂纪律,偷偷在课堂中玩手机,导致上课容易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学生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在“老师布置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老师没给他布置任务,他就不做……”的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不够。另外,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文化课基础差,也不能学好专业课,因此学习越来越散漫,缺乏学习动力。

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策略

(一)以手机为媒介,布置课前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应以专业技能为主,文化基础为辅,但是大部分学生以文化基础来衡量自己的专业技能基础,他们认为“我的成绩就这样了”“我的基础差,怎么也学不会”,同时科任老师对中职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较少,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集中在手机上,那么要想充分发挥手机的作用,就让手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课余时间或晚自习指定时间,通过微信、QQ等通信工具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前复习与预习,并且由科代表跟踪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笔者一般布置三项课前作业:(1)复习与指定新课有关的会计基础知识。(2)预习教材新知识操作步骤。(3)观看课前微课,自主学习。如授课“采购现结业务”时,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1)复习单货同到基本会计处理以及复习普通采购业务操作流程。(2)预习教材采购现结业务处理操作步骤。(3)观看微课“采购入库单处理”“采购发票现结处理”。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应付课前作业,每节课花10分钟时间进行复习回顾,并且通过默写、抢答、上台操作演示、小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并记录为平时成绩,然后根据学生平时成绩评选六位“学习积极分子”,在每个月的月初给予学习积极的学生颁发奖状、学习用品等以示鼓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前作业,让学习带有计划性、目的性,借助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二)翻转课堂,化被动为主动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实务授课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授课形式是“教师讲授或演示新知识—学生依葫芦画瓢—相似操作练习—教师评讲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主导教学,學生习惯地被告知“怎么做”,只要完成老师课堂布置的任务就完事,从而缺乏积极主动探究专业知识的能力,永远被老师牵着走,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乐观。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让教师担当引导、辅助的角色。由于学生完成了课前作业,课堂上学生根据教材以及微课视频,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沟通、提问等方式探究完成新知识的操作,教师巡堂引导完成操作。如学习“设置会计科目”内容时,教师通过抢答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会计科目种类、性质、设置科目明细等内容,利用引导法提醒学生基本操作流程“总账—财务—会计科目”以及“增加、修改、删除”功能,再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新知识。相较于传统的直观演示方法,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占领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一点一滴地掌握新知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发挥了学习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进步。

(三)巧妙设计练习,让学生爱上思考

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中,教师在增加练习时常常变动一下账套的信息或者将数据稍做更改就作为一次练习,学生在练习时毫无难度可言,这样乏味的练习让学生没有成就感,也让学生失去探究思考的动力。要提高课堂效率,热爱思考是学习的源动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设计练习时,特意设计陷阱,让练习变得有趣,让学生爱上思考。如在设计“填写凭证”练习时,在建立账套时故意将“银行存款——美元户”会计科目不选择“外币核算”内容,制造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特意设置的这些障碍激发学生思考,串联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在顺利完成练习后,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了。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思考成为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

(四)加强自我锻炼,实现自我价值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或者练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填写采购专用发票时,不能进行发票制单;在进行工资变动时,弹出计算公式不合法或者实发合计数出现负数;计提折旧时,科目、金额不相符等。在这45分钟的课堂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遵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自我锻炼,实现自我价值。在课堂中,分小组合作,任何一名学生都是一位小老师,以优辅差,多讨论,敢于表达,活跃小组的学习氛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给学生展现的舞台,在每一节课的小结时,由学生总结在操作中出现哪些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怎么样解决,加强锻炼学生自我总结与善于总结的能力。

(五)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肯定中进步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堂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是否善于交流、是否勤于思考,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1)在职业素养方面,要诚实守时,不说谎,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要有责任心,如每次课堂结束后要求关闭电脑,摆好桌椅;要沉着冷静,做事要稳当,遇到困难不退缩。(2)在职业技能方面,要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能灵活运用知识;要学会交流沟通,能与人相处融洽;要敢于表达,敢于质疑,能大胆发言,积极回答问题。(3)在行为修养方面,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管理;要服从安排,不起哄闹事;要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以日常教学活动为依据,参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以学生、小组组长、教师为评价主体,依照30%、30%、40%的比例分别评选一位“学习积极之星”“学习进步之星”和“学习能手”,并颁发奖状,还有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设置手机二维码扫码,以红包抽奖的形式奖励给获得荣誉的学生,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的价值得以体现,成长得到支持和动力。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从思想品德、职业修养、行为习惯方面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上,通过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热爱思考、敢于表达,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展现学生的才能,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优质的土壤,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突出了中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的实用化特色,有助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优化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伟华.中职会计岗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實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4).

[2]汪晓欣.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9(4).

[3]张洋洋.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电算化实务会计专业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