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辉
一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朱自清《背影》
阅读心得
作者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交卸,需借钱办丧事,这一切使父亲疲惫不堪。开篇有了这样的背景式铺垫,我们在下文看到背负家庭重担、赋闲失业的父亲,在车站送别时事无巨细地照顾已成年的儿子,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处境艰难的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真情,才使得后文作者看着父亲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过铁道、爬上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时落泪的情节更具有合理性。
二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阅读心得
后文全家躲于勒的情节发展与前文铺垫盼于勒的情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式铺垫,让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意蕴深刻,很好地突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冷酷无情。
三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茅盾《白杨礼赞》
阅读心得
在白楊树出现之前,先描写黄土高原,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给人以“雄壮”“伟大”的感觉,这是对白杨树生长的地理环境的铺垫。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让“雄壮”“伟大”变成了“单调”, 这是通过作者心理的变化为白杨树的出场做进一步铺垫。这样铺陈式的铺垫,就为不平凡的白杨树的出场奠定了基础。作者对白杨树赞美的感情进入高潮,对白杨树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写作借鉴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从而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换句话说,先铺陈描述的内容不是文章的重点,而是为主要内容的出现“热身”,打基础、作陪衬,为文章主要情节的发展蓄势。运用铺垫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铺垫是“显性”的,一般出现在文章开头,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但铺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把主要内容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有意蕴,所以,在运用铺垫手法时,一定要先明确文章的中心,再根据中心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起铺垫作用,交代背景缘由、描写环境、铺陈渲染等,但作为铺垫的文字不能过多,否则会冲淡文章主旨,喧宾夺主。
2.大多数情况下,起铺垫作用的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所以,运用铺垫手法时,前面起铺垫作用的内容要和后面的人物、事件衔接自然,过渡顺畅,不能为了铺垫而铺垫,使文章不能浑然一体。
3.好的铺垫可以加强故事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事件的完整性。所以,运用铺垫手法时,“前铺”和“后垫”的写作对象、表达重点要前后一致,贯通融合,这样才能更有力地表达中心。
绽放幸福之花
◎李清华
云朵的幸福不一定源于舒卷的肆意,而是因为天空给予它一片湛蓝;青草的幸福不一定源于枯荣的淡定,而是因为阳光给予它一缕温暖。
——题记
上初中后,繁重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日晚睡早起,我仿佛活在梦与现实的变幻中,学习效率极低,成绩如过山车般起伏。父亲见我整日这般,便把午睡给我作为铁定的规矩。可父母中午都不回家,我自己在家时,却在好不容易睡着后迟迟醒不来,导致上学迟到、挨批,使我好不郁闷。
一日,我正在昏昏大睡,突然电话响起,我被惊醒,抬头看了一下表,该起床上学了。一接电话,是父亲。
“起床了,上学别迟到。”
“嗯。”
“挂了。”
通话在父亲的不善言谈中戛然而止,而我却在原地怔怔地站立。原来,有时爱也会换一种形式来表现。
从那以后,我不再因睡过头而迟到,电话铃响三声成了每日午后我最安心的闹铃。我常常望着电话线那一圈圈的缠绕感叹,那其中包裹的不是冰冷的金属线,而是父亲用沉默的爱编系成的幸福。当父亲发起爱的呼唤时,一阵电流便沿着电话线涌至我床头,响起幸福的三声电话铃。
原来,父亲平日里只是习惯了沉默,他只得依靠电话铃声来表达对我的爱的心声。过往的记忆被时间的风吹来,父亲有太多太多的沉默,我只感受到幸福,却忘记在接受爱的时候也应该用爱去回馈。
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而幸福正在悄悄地蔓延,绽放出一朵最美的幸福之花。
(河北秦皇岛市第八中学)
点评
开头,“繁重的作业”“晚睡早起”等铺陈出小作者的极度疲劳,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我”因为午睡迟到,父亲中午打电话叫“我”起床铺垫蓄势。小作者在生活的小事件中理解了父亲,理解了这种沉默的父爱,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感情达到高潮。这就是铺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