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能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深入,“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为了适应建筑技术类专业“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基于“互联网+”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 键 词] “互联网+”;实践教学;建筑技术类专业;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60-02
教学评价是一项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找到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有益的经验,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开展提供指导。教学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其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出现了重大变化,这必然要求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加客观地反映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
一、“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高职建筑技术类专业的教学出现了重大转变。在构建“互联网+”建筑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建筑技术类专业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地诊断建筑技术专业在实施“互联网+”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结果的优劣以及学生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等。从而判断当前建筑技术专业的“互联网+”教学有没有达到设想的教学目标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其具体原因为何。
(二)有助于優化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除了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外,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判断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同时,评价的结果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互联网+”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找到后续进一步改变的有效办法,以便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建筑技术专业教学,使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有助于激励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教学评价还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通过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好的教学评价结果是对教师的教学、学生学习的肯定,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与激励。因而,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建筑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励其积极探讨更加有效的“互联网+”教学路径。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得到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变得更加高涨,在今后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二、“互联网+”视域下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模式在建筑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质量评价的需求。将当前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置于“互联网+”视域下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重结果、轻过程
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作为突出的弊端就是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价,对过程的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但是在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评价中,过程性评价存在着走过场、做表面功夫的现象。由于管理不严格,过程性评价部分的分数成为保送学生通过课程考核的重要途径,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最终真正影响学生建筑技术专业课程成绩还是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建筑技术专业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最终的测试结果相比更能反映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而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无法准确评价能力
与建筑技术专业理论课程相比,实践教学课程更加注重技能,或者是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在建筑制图、建筑CAD等与制图相关的课程当中,实践教学占据着很大的课时比重。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先进行理论讲解,再进行软件的操作示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给出的案例,培养建筑制图的能力,最后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在教学评价当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评价重要的参考因素。而许多学生课后作业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法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评价的结果存在较大偏颇。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个完成的评价体系包含着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而当前“互联网+”建筑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不能全面覆盖这些内容。无论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的评价都关注终结性评价指标,而过程性评价指标不够完善,导致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能力与学习能力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
(四)评价主体单一
在“互联网+”视域下,建筑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有多个不同的参与主体。因而在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也必须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然而,当前参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以学校、教师、学生为主,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少,参与程度低。这使教学评价的角度不够多元化,无法从多个层面综合反映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今后教学质量的改进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