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刚
[摘 要] 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础,其关乎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态度等教育活动。职业启蒙教育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对学生的职业体验、认知以及未来活动规划带来巨大影响,是学生踏入社会的基石。职业学校借助实训条件和师资基础,面向周边中小学生开发系列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34-02
职业启蒙教育是实现个体到社会人的导航仪,更是在教育与职业、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也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构建的重要环节,重要性等同于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不过,因为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处于劣势,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教育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未从思想意识上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职业启蒙教育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职业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第一道关口。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推进,职业启蒙教育的外向延展责任重要性不断显现。不过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滞后性,并不只是体现在理论或实践单方面,而是双方面均落后。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首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含义进行了解读,继而对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对策,望能推动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启蒙教育的含义
(一)启蒙
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启蒙”是这样定义的,指让初学者获取基础的入门知识,广义上来讲是利用宣传教育让社会能够接受新事物,得到进步的运动。“启蒙”这个词汇最早在元代,就由儒生劉埙进行过阐述,他在《隐居通议·论悟二》中写道“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指的便是经过宣传教育让社会能够接受新事物。翻阅我国的国学史料,古代所说的“开蒙”年龄通常为4岁左右。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启蒙的特点:首先,教育的内容掌握程度相对较浅;其次,教育的受众群体欠缺社会阅历。另外,启蒙具有纠错的作用。在人的成长时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的身心在这一时期会有显著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能够更好地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发挥出自身优势,是需要时刻关注的。如果学生在实践中没有得出相应的结论,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给予他们指导,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知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蒙教育。古往今来,国内外的诸多案例都可以表明,在中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启蒙教育,可以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高等教育的开展也能够更加顺利,是学生人生得以成功的必要准备。
(二)职业启蒙
职业启蒙的含义众多,其主要包括职业生涯指导、职业意识培养与儿童劳动技术课程三项。具体如下:
“职业生涯指导”是由美国的著名学者罗斯维尔与莱斯德提出的,他们将职业启蒙视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同时,他们还以职业发展的相关规律为依据,将人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职业探索阶段、立业发展阶段、职业发展阶段、职业衰退阶段,他们将人15岁之前称为职业探索时期。
职业意识培养,指的是在职业启蒙阶段,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职业意识,深化对职业的认知,挖掘他们的兴趣点,寻求良好发展的契机。例如生涯理论的研究学者舒伯认为,因为人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所以职业生涯的内容应该有所差异。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主要就是对其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我形象,对社会、工作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认知,并且能够了解工作的意义何在。日本的著名学者上官木子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是让学生了解和职业相关的基础性内容,进而让学生能够懂得社会生存法则,对自己的未来早做规划。还有部分学者以思政教育的视角切入,认为职业启蒙的作用主要包括五点,具体为:(1)植入“劳动最光荣”的理念;(2)树立职业平等的意识;(3)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辨别能力;(4)个人潜力的挖掘与拓展;(5)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儿童劳动技术课程,这个论点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的李俊博士,他认为职业启蒙教育指的是教育部门在初等教育时期应用的教育手段,主要是为学生更好地进入职场奠定基础,做足准备,让学生可以保证心态,更好地从学校走入职场,为社会做贡献。
(三)职业启蒙教育
以上主要是对“启蒙”与“职业启蒙”含义进行了阐述,本文所说的“职业启蒙教育”含义可以概括为:其主要是将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体,将成长环境视为教育的媒介,以他们的职业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目标,将职业的科学辨别、职业类型的正确判断、职业技能的掌握、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职业道路的科学规划作为基础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行启蒙。
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旨,职业院校的职业启蒙教育应该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中心,以此展开活动。综合职业能力涵盖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在专业领域中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能力,这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技能,在能力结构中占据中心位置。通用能力指的是无论何种职业,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不管是课程体系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训基地的建设或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都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目标,为教学奠定基础。
(二)课程资源的收集
课程资源的大量收集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资源的丰富性与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呈正比。所以,教师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收集启蒙教育的教学资源,将收集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汇总,落实好分类工作。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文字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或是活动资源等,进行分类整理,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教师在职业启蒙教育的相关资料收集中,也可以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实际案例或是工作视频等资料,作为课程内容的辅助。不同形式的资料能够让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刻,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三)资源利用的制定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课程资源真正实施教学过程中,解决的是在什么阶段应用或者是应该怎样应用更好的问题。具体如下:(1)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课程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是整体的布局,这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做出相应安排。课程资源何时利用、怎样对其应用是由各时期的课程性质与内容决定的;(2)职业启蒙教育目标具体细化,形成中小学各年级的职业启蒙教育分层课程,形成菜单式资源库,供中小学自由选择。在这些课程指导中,依据中小学各年级开展的职业启蒙教育,精心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包括体系、途径和方法),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设计社会职业启蒙教育游戏,更好地引导中小学生接受与当前社会职业相关的简单认知、技能和道德的教育,构建职业启蒙更详尽的教育体系。如安排中小学生到实训岗位亲身体验,开展职业模拟游戏,游览职业学校,邀请在校中职生及优秀毕业生演讲,开展职业咨询活动,设立职业启蒙教育网站等。
(四)课程资源的评价
课程资源的实施是教师将已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利用课程资源要有利于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有利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否恰当,效果如何,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效果加以检验,并以此做自我评价,如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中,教师运用课程资源在“教”的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学”的过程中是否與教师互动学习,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操作过程是否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因此其最终效果评价以学生是否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应以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
(五)课程资源的共享
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经过教学实施和检验评价后,通过教师的总结分析和反思进一步完善,它既是教师完成下一次教学工作可再开发利用的资源,可供其他教师借鉴,也可供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思考,因此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双师”教师团队或教师与企业专家联合开发的优质课程资源,要网络化、视频化并分类入库共享,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最大化。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够摆脱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例如,可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职业启蒙教育资源的开发,将此作为研究的方法之一。现在的网络异常发达,想要网络资源的优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要对资源进行筛选,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之所以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是因为:一方面,网络载体的信息来源多种多样,信息的真假与科学性都未被证实,部分网民会利用网络散步不实谣言或不当言论,那么教师就需要对信息的真假进行辨别,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传授给学生,与学生实现共享;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碎片化现象严重,如果想要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整理。经过教师筛选过的信息资源,其真实性更高,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大,能够辅助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
总之,职业启蒙教育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阐述了职业启蒙教育的涵义,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过想要让职业启蒙教育能够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还需要多方努力,如政府的宏观调控、职业院校的敢于尝试与社会提供的环境辅助等,都是职业启蒙教育疆土开辟的重要因素。职业启蒙教育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多方携手合作,才能够让职业启蒙教育在实际中加以落实。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与专家学者的合力研究,让职业院校中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合理高效。职业学校也需在中小学生实践活动中主动辐射职教资源,健全职业启蒙教育功能,促进普职教育双翼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蓉,刘鹏.目标设置对工作记忆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1(2):332-336.
[2]薄晓丽.从英国职业指导计划论及我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9-80.
[3]刘涛,陈鹏.中外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职教论坛,2015(12):39-4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