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远晟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但茶以文化的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在先前都是药用,在隋朝全民普遍饮茶,也多是认为对身体有益。隋朝基本是初步形成中国茶文化。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陆羽写出了《茶经》,成为唐代茶文化形成的专有标志。这部书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以及将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文化之中。日本茶道文化中,认为茶树源于菩提达摩,而这一传说,也说明了日本茶道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镰仓时代的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这些思想在日本茶道领域逐渐得以普及,并成为了日本茶人所追求的四个境界。
在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宗的兴起息息相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据日本史书《类聚国史》记载:弘仁六年(815年)四月二十二日,嵯峨天皇驾幸梵释寺前停舆赋诗时,高僧都永忠亲手将煎茶敬献给了天皇,这也是最早关于日本饮茶的文献记载。此后随着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将唐朝种茶、制茶的技术带回国内,使饮茶之风已在日本上层贵族中流传开来。
南宋时,荣西法师所写的《吃茶养生记》。它是日本一系列茶书中最早的一部。目前,有关从中国传入日本,并引领平安时代贵族饮茶的记载均散见于当时贵族或文人的诗文中,而无完整的记录。但《吃茶养生记》却是首次以饮茶专著的方式出现,这类似于中国陆羽的《茶经》。而荣西法师的三大功绩是:一是延续遣唐使时代中断了的中日交流;二是将中国禅宗思想传入日本;三是将中国禅院的饮茶风俗传入了日本。荣西禅师生于永治元年(1141年),专研天台密教,称为叶上流派,被叫作叶上上人。仁安三年(1168年),二十八岁时来到宋朝,与之前入宋的重源法师相遇,并一同登上天台山。文治三年(1187年),荣西禅师再度人宋,拜万年寺的虚庵怀敝为师。文治五年九月,四十九岁的他授菩萨戒。五十一岁时,别了宋朝回到肥前国平户岛韦浦。荣西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学习禅学之外,还切身体验了中国的饮茶风俗和其效用性,深感有必要在日本推广。于是他带回了茶种以及制茶和饮茶的方法,并以他自身的体验和学习到的知识为基础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作为养生良方进献给当时的大将军源实朝,方中主要强调了茶的药用价值。随后又将茶种赠予华严宗的明慧上人在高山寺种植,于是茶便在日本各地得到了普及,饮茶也在上流社会中散播开来,这便是饮茶文化的开端。
南北朝时期(1336-1392),茶又从寺院传播到了武家,成为贵族武士娱乐的项目之一,并作为日常饮料被广泛接受。他们在特定的场所聚会举行“本与非”的猜茶游戏,出于对进口自中国茶器的崇拜,唐物茶器作为舶来品,吸引着众人的欲望。因以唐物换取输赢的“斗茶”赌风十分盛行,后被足利尊氏下令禁止,这也从另个角度说明了当政者对茶精神面追求的严苛。
到了室町时代(1336-1392)的中期,贵族大兴土木建造书院住宅,贵族之间聚会,并在举办艺能活动的“会所”举行茶会,日渐兴盛,足利益满将军把收集来的唐物茶器进行展示,装饰书院造的房间,自此足利益满、足利义教、能阿弥的书院茶会成立。应仁之乱(1467)之后,被荒废的京都里“幽寂茶”萌芽勃发,饱受绚烂奢华“书院茶”薰陶的知识分子们,在参禅的影响下,也淡淡浮现出了残缺美、枯淡美、简素清洁之美的风气,“茶禅一味”的概念逐步确立。学习能阿弥书院茶的村田珠光引入当时庶民简朴纯质的“地下茶汤”样式,鉴赏茶器为主的饮茶风潮转向对茶品的欣赏辨识上,师从于大德寺一休宗纯的村田珠光,更是将参禅体会从精神和艺术面上升华和发展起来。
村田珠光之后,富商的武野绍鸥遵循村田教诲,把优雅精致的唐物茶器换成简素质朴的日常杂器,扩展“幽寂茶”精神的同时,也在茶汤、茶道具、仪式和制作工艺上分别规制,将“形而下者谓之器”上升为“形而上者谓之道”的阶段。“茶道”随后被武野绍鸥的弟子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逐步完善,并确立了“幽寂”的深邃思想。千利休被尊为“茶圣”,他的七位高徒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依据不同茶风和茶汤的系谱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后世便以他的名号称高徒们为“利休七哲”。
镰仓时代,著名茶人千利休(1522年-1591年)提出了“和、敬、清、寂”的思想,这也成为了茶道思想重要来源。以中国禅宗的思想方式看,禅宗思想不仅强调以和为本,而且提倡淡泊无为,而修禅过程则需要使用清静的本心对禅宗思想进行体验,以平和的心态感悟“我心即佛”的真谛,只有如此,修禅之人才能获得“佛我一如”的“和”境。
“和”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它是茶道思想当中重要的精神精谛。无论是形式或是情感,都是通过“和”建立起来的。所以,千利休提出的“和”的观念指的是不同地位的人只要来到了茶室喝茶,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社会地位以及高低贵贱之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以和为贵”、“以和为本”概念。“敬”是指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侪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髓。“清”是指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在利休百首中也咏道“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而炳杓则可以洗净内心”。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寂”是指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由此可见,“和、敬、清、寂”四谛是以“寂 为根源,以“寂”为最高层次而体现的禅宗法则,也可以说三谛最终归结于“寂”这一谛。所以,对于日本茶道来说,禅宗和四谛是统一的茶道精神所在,四谛的境界与“禅”的精神境界是一脉相通的。这样,浸润着禅宗出世思想的茶道自然就成为人们追求心境恬静、精神超脱的不可或缺的媒介与心灵寄托。
在中国古代,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种植。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莱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此外,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的“悟道”精神,很是适应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的要求,同时佛教宣传的善恶因果、追求来世幸福的思想也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此外,作为日本茶道的主要精义来源的中国茶文化,其实早在东传日本之前就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东传日本后,也自然与佛教文化相联系,使日本的茶道在其创立之始就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逐步融入自我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茶之道。书院式茶道的四叠半茶室的创立者村田珠光曾跟随高僧一休宗纯“参禅”。传说,一休宗纯对村田珠光的静心“参禅”而又致力于茶道的境界非常感兴趣,一次为考验珠光,一休宗纯有一次乘村田珠光品茶之机,突然用铁如意将其手中的茶碗打落,而珠光仍稳如泰山,俨然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故而,一休宗纯非常钦佩,称赞道:“禅也在茶中”。
综上所述,日本饮茶方式源自于中国禅茶,并通过留学僧人而传入日本。只不过当时的饮茶只是作为药来使用的。平安时代之后,饮茶渐渐成为当时贵族中的风习,与很多文化活动相连。直到镰仓时代,饮茶之俗才发展成为颇具仪式感的茶道,形成独特的“精神真髓”,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并通过“一期一会”等茶会方式慢慢衍生出一整套的修养身心与社交礼仪的学问。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