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颢,陈淑荣
(1.北华大学,吉林吉林 132000;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戏剧在当今社会存在不存在危机?回答是肯定的。戏剧的“冷”、“热”或是“滑坡”、“兴盛”这样对立的两个面,成了戏剧生存状态的一个论式。许多文章和调查报告都证明了危机的存在。为什么有这种危机感?要从两方面去考察:一是人,二是戏剧。
人的因素。环境条件的激变使人失去了心理上的一种平衡,因而容易敏感、激动、亢奋、兴致勃勃,有时也伴随着一种危机感。因此,人在某种时代的激烈变化期间,就会产生某种危机感。可以说,危机感是某种时代的产物。
戏剧的内因与外因。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危机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就外因来说,电影、电视、轻音乐、体育运动、舞会等新型娱乐形式的兴起,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戏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就内因来说,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决定了危机的产生。追溯到四百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即便当时没有电影、电视之类,许多剧种也同样不断面临着危机。
正如戏剧理论家王骥德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世道江河,不知变之所极矣”。其实每一次“变”,都是戏剧危机的结果。早在20世纪80年代,戏剧危机初露,仅繁荣了三五年光景的戏剧形势日趋直下,一些剧种就此消失,一些剧种则进入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徘徊期。针对当时中国戏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有人提出了“让戏剧回归民间”。经历了又一轮世纪转换,戏剧的民间存在如今早已不再是口头上的呼吁,也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引人注目的文化风景线。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戏剧的生存与发展又面临新的问题。如果说当时是“每三十年一变”,现在的变化速度应当是更快了。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是从自身中不断产生危机,外界诸多因素可能加速危机的到来或者是加深危机的程度。中国戏剧的生态格局发生着重大的调整与变化,戏剧事业既有滑坡也有兴旺,对之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清醒把握其当下命运,并思考未来的发展。
当前戏剧危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需求,戏剧节奏,观众问题。
戏剧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必须要适合文化市场的需要。社会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
当前,社会文化生活样式丰富,艺术、娱乐和体育活动的种类及其普及程度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因而,必然引起戏剧艺术需求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文化品类之间形成了竞争,这意味着对包括戏剧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戏剧艺术一定要不断提高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且对各剧种的剧团数量、剧团编制也要加以调整,以与社会需求量相适应。
有人认为,音乐茶座、舞会、电影电视等各种娱乐形式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担心未来的社会可能不再需要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但是,笔者认为,如今在高度知识化、高速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反而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加迫切,而剧场艺术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它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情感的交流。因此,未来社会有可能刺激剧场艺术的发展。
社会需求带来了许多对戏剧的新的艺术要求,如对戏剧节奏的要求。这里的“节奏”,主要是指剧情表演、推进的速度。最突出的表现在传统戏曲表演节奏的缓慢,与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节奏格格不入。但是,笔者认为,节奏问题不能绝对化地看待。有时恰恰因为生活的节奏过于急切,反而需要在闲暇时间寻找一种节奏舒缓、柔美的艺术来缓解这种紧张的情绪,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一种平衡。
戏剧是立足于实践,面向观众的艺术。观众问题,主要是指观众减少和观众“老化”。
观众减少,一是指总体上的,一是指某些剧种的。关于戏剧观众数量总体有所减少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社会需求总体减少的表现。关于针对某些剧种观众数量的减少,例如曾经是全国性的大剧种,现在突然“好景不长”,观众已不大爱看这个剧种的演出了。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注意努力提高剧目的质量,适合新时代的观众的审美要求,努力争取观众。另一方面,也要明白观众“口味”的变化与分化也是一种客观规律。这种规律不是人为行动可以强行改变的,这种变化与分化是有增无减的。因而,不必强求观众“口味”的单一化,也不一定重温“大剧种”的旧梦。反而,应该让不同的剧种去适应不同的观众圈。
观众“老化”主要是指传统戏曲的观众往往是以老年人为主,而不为青年人所喜爱。生活于现代信息社会的青年人,对于戏曲古老的舞台表演形式并不感兴趣,或者说存在一定的断层性。他们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切实的感受、了解、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戏剧所表现的思想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似乎也格格不入,因而造成观念上的差异。因此,有人断言,某些剧种将随这些“老年人”的消亡而消亡,这是一种过于绝对的观点。笔者认为,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人罢,实际上都是一个“观众圈”的问题。有些剧种适合老人观众圈,有些剧种适合青年观众圈,有些剧种适合儿童观众圈,这不是绝对化的,也恰恰是因为不同的剧种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而,每个剧种一来要进一步扩大观众面,二来也要去适应新时代的观众特点,找到自己的基本服务对象,即戏剧如何传达给观众并被接受与整合。对于地方剧种而言,较之传统的京剧、评剧等这种大型的、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大戏,存在着受众面相对小、个性特色并不突出、品种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等问题。加之这些戏曲文艺工作者没有很好的结合现代社会的切实内容进行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把握好传统与现代这对矛盾体的关系。因而,很多剧种应该在改革中寻求发展,尤其是处于“危机”之中的剧种,更加注重在变化中求振兴,化危机为转机。
危机即转机。危机未必就是坏事,甚至可能是好事。没有危机,就不会想到改革,也就没有创新的转机。我们思考‘戏剧的明天会如何?’,这就是戏剧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可以说,未来的戏剧一定是从当代戏剧危机中产生的,因此,危机与转机应是相辅相成的。
危机与转机在某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事物发展中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存在于事物的生存、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发展趋势可以是直线型的上升,也可以是曲线型的上升。并且,在发展到顶峰时期,就渐渐趋于平淡,最后衰落变成下滑线式的存在,乃至消失。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同样适用。对于戏剧来说,其发展就应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危机与转机总是在一定时间段交替出现。
今后的戏剧,无论是表演形式、表演内容、面对的观众群体等都将是多样化的。因为面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观众,其审美要求也将是多样化的。而戏剧的多样化,便是为适应这种现代审美要求而出现的。当然,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演特点、表演程式,不可以一味追求多样化而超越、打破各自的特点和程式。戏剧的多样化,也只能在这样的特点和程式之内去追求和探索。在演出形式上,它可以是古典的、现代的,也可以在这两极之间有更多的层次与形态。在艺术方法上,它可以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或者是其他什么主义的,不拘一格。在艺术风格上,不但有因剧种而形成的不同风格,还有因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流派。而且,这种创作风格、创作个性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重视,因而将越来越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技法的运用上,也将益趋丰富与完善,综合性的程度也将大大提高。这样,戏剧创作的题材、样式、手法、风格、流派等均趋于多样化。
同时,以这种崭新的姿态去进行竞争的戏曲,仍应要坚持各自的表演特色、表演程式、主体意识,必须突出地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戏剧为实现“化危机为转机”而进行的这一切改革、创新,又不能割断自己的传统,而是要把这种创新与传统充分结合起来,这不是向传统回归,而是传统的升华。我们对于传统进行再认识,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进而得到升华的传统。这种传统因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而富有新意,它在更高意义上显示了我们传统艺术的特色与光芒。
曾有人担心戏剧会慢慢变成一种“夕阳艺术”,表示它已经是日落西山了。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对于戏剧的未来进行展望,这种艺术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笔者认为,危机即是转机。至于如何在危机中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促成转机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