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 30038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大国地位的提高,以及一带一路的影响,以前的西风东渐,变成了如今的东风西渐。西方人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顿中餐,他们更想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中国茶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对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探讨,也成为当下的时尚议题。本文将从中国茶外传过程中,对日本茶道的塑造,来对比研究一下中日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神农本草经》里确实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唐代陆羽的《茶经》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2007)。 然而,“我国茶叶外传,最早始于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国时,茶叶亦随之传入朝鲜半岛。茶叶东传日本有可能始于汉代,但有确切的文献记载还是在唐代。茶叶西传欧洲在16世纪,1517年,葡萄牙人从中国带回茶叶,几十年后饮茶风已很流行。茶叶也在17世纪初,北传俄罗斯。茶叶南传时间较晚,印度在1780年首次引种中国茶籽。锡兰(今斯里兰卡)在1841年因咖啡遭受虫灾才开始引种中国茶树。20世纪60年代,非洲才开始有了真正的茶叶栽培。”(陈文华:2008)。
在历史上,中日交流的主体,是由一次次的遣隋使,遣唐使,遣宋使来完成的。茶叶最早传入日本,也是由当时的留学僧带回到日本的。
“《茶经详说》说:“本朝圣武皇帝,天平元年,召百人僧讲般若,第二日有行茶之仪。”由此可见,日本的中国茶种的传入,早在空海以前很久的时代里就开始了,只是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千宗室:1992)。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奈良(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留学僧空海,从中国唐朝带回去的茶种。在空海之后,留学僧,最澄,永忠,先后留学唐朝,并将当时唐朝人的饮茶文化带回到日本。由于当时嵯峨天皇的支持,极力模仿唐风文化,在古代日本出现了一段饮茶的黄金时期,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然而,随着嵯峨天皇的去世,弘仁茶风也终止了。日本饮茶文化的复兴,要等到日本的镰仓时期(1192-1333)。两次留学宋朝的日本禅僧荣西,将大量中国茶种与佛经带回到日本。他送给高山寺明惠上人的五粒茶种,明惠上人将其种植在拇尾的茶园里,拇尾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尊称为“本茶”—非拇尾产的茶叫“非茶”,以说明拇尾茶地位之高。荣西禅师,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陆羽,他用汉文书写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2003)。这时的茶,还是被看成药物,书中还将宋代的点茶法介绍到了日本,奠定了此后,日本抹茶道的发展基础。
中国,是日本文化上的母国。日本文化,日本茶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所以日本也是中国文化的小博物馆。因此,要对比研究两国茶文化,那么可以对比研究之处甚多,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选择如下两个层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2.1.1 从发展层面上看,茶在传入日本的时候,是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一种艺术的,最初,只有天皇、贵族、高级僧侣才有机会接触到茶,所以茶在日本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相反,在中国,茶的传播,是自下而上的,它老百姓口中的开门七件事;也是文人士大夫口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品茗只是“评书,品画,瀹茗,焚香,弹琴,选石”诸雅事之一而已。
2.1.2 在中日茶文化发展史上,以茶行乐的现象都出现过。当然,茶的游艺性—“斗茶”,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末,兴盛于宋代。“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某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形成最盛期之后200年,才会在日本文化史上发生影响。”(滕军:1992)。在日本,“斗茶”出现在日本的室町时代,比中国稍晚。
在这里,我们要对比研究一下,中日两国在“斗茶”内容上的不同。在中国宋代,点茶法开始风行。饮用方法为:捣碎,磨成粉,将少量茶粉(上等散茶)放入茶碗,点入少量热水,用茶筅(竹制茶刷)搅拌出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然后品饮。“中国宋代的斗茶,不仅要斗色斗浮斗味斗香,还要鉴别出官焙与民焙的品质。这给了日本斗茶以重要的影响”(滕军:2004)。
“斗茶”也叫“茗战”,既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色,香,味。汤色指茶汤的颜色,当时的标准是以纯白如乳为上,其他色泽则等而下之。”(《茶艺师》:2004)。斗茶时选用的茶碗,是福建建窑产的兔毫盏,此盏色黑,与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最适合斗茶时使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就是宋人点茶的写照“鹰爪新芽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除了斗汤色和汤花,宋人茗战时还斗,是否能鉴别出茶官焙与民焙的品质。
日本室町时期的斗茶,在鉴别茶是官焙还是民焙这点上应该是效仿宋人的。只是在叫法上不同,当时斗茶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一就是是否能鉴别出“正焙”—北苑茶和“外焙”。另外一个决定胜负的因素就是斗“本非”,是否能鉴别出“本茶”—拇尾茶和“非茶”—非拇尾产的茶。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日本极力效仿中国的时代里,室町时代的日本人,没有继承宋人斗茶时,斗汤色,汤花这点,原因也许有三:一是室町时期,日本的制茶工艺远远落后于宋朝,无法生产出宋人点茶时所用的高品质茶;二是斗茶时要用的建窑的兔毫盏,在当时的日本,作为舶来品的“唐物”,数量上应该有限,且地位很高,所以在使用上不能形成风气。三就是点茶技法。从现今的资料不难看出,当时的宋人点茶技法之高超,甚难名状,如:今已失传的“分茶法”。所以,当时的斗茶,也就没有了斗汤色,汤花地内容了。
2.2.1 茶类
如今的中国茶,几经完善后,按照茶叶的加工工艺可以分为六大茶类:红茶,黑茶,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这六大茶类都是叶茶;而在日本抹茶道里,只分成薄茶和浓茶两种末茶,而这两种茶都属于中国的绿茶类。经笔者研究发现,中国的六大茶类,完善于明清时代,唐宋时期,还是以绿茶为主,所以日本现在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蒸青绿茶工艺。
2.2.2 茶道具
陆羽在《茶经》第四章里介绍了行茶需要的24种茶道具,这是关于茶道具最早,最权威的介绍了。遗憾的是,有些道具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所幸,在日本茶道里还保存了一些《茶经》里描绘的相似的茶道具。比如:风炉,灰承,火筴,釜(鍑),巾,碗,漉水囊,涤方,水方等。像风炉和釜(鍑)还保持着当年的基本形制。现今的中国茶艺,继承的是明清泡茶以后的茶道具,所以除了则,滓方,涤方,巾外,其他茶道具已难觅踪影了。日本茶道的高级别点茶,如“台子”点茶,“四头茶礼”(根据宋代“径山茶宴”而来)中,还可以看到从中国宋代传去的“茶具架(台子)”,建盏(或者吉州,等黑盏),盏托,执壶。可见,点茶级别越高,越有唐宋古风。日本人对于传统的保护,对于唐风文化的重视,还在于,这些高级别点茶,都是秘传,很少示众。笔者认为,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对日本茶道的理解,认识比较片面的原因,只有修习到较高级别才可窥其究竟。
2.2.3 品饮过程
日本茶道在抹茶的品饮上,只能说有饮而无品。在饮上,茶道礼法上有明确细致的规定:以喝薄茶为例,在喝茶之前,要先吃茶点心,点心有名字,做的像个艺术品;喝茶用茶碗;右手将茶碗放在左手上之后,右手扶着茶碗,将茶碗稍稍举高过头顶,表示感谢;然后右手顺时针转动茶碗两下,将茶碗正面转过去;然后分三口半饮尽碗中抹茶;饮完茶后,用手把碗边喝过茶的地方擦拭一下,然后逆时针转动茶碗两下,将茶碗正面重新转回来,欣赏茶碗,日本茶道的品饮过程是饮茶加器物鉴赏的过程,不光对茶碗,还要对茶勺,棗(存放薄茶粉的小罐)进行欣赏。
相对来讲,中国茶在品饮过程中缺少器物鉴赏环节,但是既有品又有饮。以台式乌龙为例,冲泡好的茶汤,主人先缓缓倒入闻香杯中;然后客人将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这时候,客人有一个闻香的环节,闻茶的热香,中香,冷香;闻香过后是品茗,右手以三龙护鼎式拿起品茗杯,先观茶汤颜色,然后分三口慢慢饮尽。所以,中国茶在品饮上讲究闻香,观色,品茗。
不管是日本茶道还是中国茶艺,一次茶事就是一次艺术创作,而且无法被复制。在这次艺术创作中,中国茶艺,是主泡和副泡一起来完成,客人不必参与其中;而日本茶道,讲究的是主人和客人一起参与到这次艺术创作中来,所以在日本茶道里,对客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客人对茶道的了解程度也决定这次艺术创作的成败。这也是,除以上三点外,在品饮过程中的一个不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尚有很多议题值得去研究,而本文所列几点也有继续深究的必要,比如茶道礼法,茶道具。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为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可以为此领域研究有所贡献,借助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不光滋养着华夏儿女,也滋养着整个东亚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