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玥,毛 竣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工业设计史》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是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学生正确了解工业设计内在的动力和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通过《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理解工业设计范畴,掌握影响工业设计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加深对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理解,区分现代工业制造与传统手工艺对现代社会的不同影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材料运用与工艺发展、标准化操作、结构优化、设计销售策略、前期调研与情报采集、系统化设计等后继专业内容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演绎创造能力、推理论证能力、逻辑归纳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把《工业设计史》课程当作重要的基础课,更将其视为一门素质培养课。使学生在掌握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尽量多的理解工业产品设计方法,明晰推导方法,建立个性化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积极为学生终身学习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参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案例采集分析教学方法。
通过制定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统一教学行为、统一教学进度。教案要求格式规范,内容体现课程标准,预设进度与教学进度一致,教学进度表填写规范,进度安排合理,课型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一致;同时加强课程的辅导教学,由于严格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具体质量管控措施不仅在教学的严格把控上,也在《工业设计史》考试命题中。《工业设计史》考试命题由理论教研室内部三次循环议稿、校核,确定题型、难易程度,考试目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和课程成绩五部分清晰完善,较好体现课程性质理念;试卷体现考试大纲要求,难度适中、题量适当、覆盖面广、区分度高,题型灵活多样,梯度编排科学,分值分布合理,表述准确简明,卷面规范无误。
采用多种对学生的考核模式:随堂训练、对纵向地对工业设计发展时间脉络梳理,结合教师讲义在课前经行指导性预习。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三个案例的作业布置。第二次课由教师经行范例和对学生完成情况的评点。及时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证明问题的方法等)、强调工业设计史学习方法(笔记法,复习方法)、结合教材和延展阅读材料进行期末考试等。
本课程教学队伍中,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的团队;课程组成员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心强,无教学事故;课程组成员多是长年从产品设计教学工作或完成最高学历前有三年以上大型外资企业专岗设计从业经验,熟悉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娴熟,对教学把控能力强,能够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对问题的讲解熟练;学生能够踊跃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较为默契,氛围专注愉悦,从而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学有所获。课程也在不断合理化,担纲教师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评价达到优良水平,学生对课程的执行满意度高。
5.1.1 《工业设计史》课程作为设计专门史,内容主线较长,涉及因素复杂。内容庞大,需要教师充分展现教学方法,破拆教学难点,搭建系统框架扶助学生高效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国内教材选择面窄,新办专业在教具及资源投入沉淀上还不足,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5.1.2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工业设计史课程内容多、跨度长却又课时不足,学分少不能体现其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对设计案例接触少,在缺乏足够教具设备的情况下一直困扰着课程教学。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将并不适合现代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开展。
5.1.3 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时间短,基础知识薄弱,城市区位展览及专业设计资源稀少。影响了学生对工业产品的认知水平和专业追求。
5.2.1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增加具象案例内容。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工业设计史教学内容庞大,学生要完全充分掌握有相当的难度,常常觉得枯燥、乏味,改进的方法是教师钻研教材,配合自编讲义辅助教学。梳理识记知识,加强案例积累。多元展示其体量、尺度、质感、操作使用状态。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和给予多元视觉刺激。增加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体现课题理论教学内容,或为后期教学活动总的“大体量”教学难点做铺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和示范性。
5.2.2 以案例观摩分析,提高教学质量。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与现代设计史的结合。是可以决定未来学生专业技术水平与认知水平,专业追求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进一步学习产品设计和拓展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寻求自身学习方法,寻找产品设计研究发展方向的基础。但由于本课程内容庞大,横向脉络复杂,与实践结合要求极高,是感到教与学困难的“老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要娴熟专业内容,研究教法,梳理出客观且由逻辑的的框架等。这些虽然必要,但是忽视学习乐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工业设计史是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基础课教师面对是本科层次一年级学生,基础课教师陪伴学生走进大学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家长”和亲密的朋友,基础课教师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专业水准、执业自律性等很多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授课教师自己不热爱产品设计行业,不热爱自己所授的课程,那么在上课时就会缺乏激情,这种气氛会感染学生,学生对所教的课程就很难提起热爱的兴趣,何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最大限度地倾注对数学的无比爱,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感召学生,以自身对专业的执着追求鼓舞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工业设计史产生兴趣。培养学习设计史的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也是教师展现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
5.2.3 优化教学各环节,梳理工业设计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设计学科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设计学教学的共同问题。当教员只能“照本宣科”背书,逻辑难以自洽时,就已经失去了专业教师在敏感的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这样既不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更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加之教学内容专业门槛高,涉及专业内容复杂庞大等特点,工业设计史这门课程的开展极其不适合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那么提产品设计教学质量就需要改进,那就是利用好课题时间。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是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掌握的最佳时间,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对于工业设计史的教学,讲授方法和教学材料尤其重要。适量且训练效果高效的作业练习是巩固、掌握课堂内容的必要手段,在练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知识。所以说,作业是学生课余自我沉淀的一个好的办法。
5.2.4 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当前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由重专业转向重素质,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智能开发。如何塑造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是设计学科教师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一个班的学生在自学能力,学习意愿、学习方法、理解接受能力上肯定是有差异的,加上教学的内容极为丰富,学时少且分散,那么教会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传统文理科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师生互动较少的现状,我们的改进的方法是专业要求不放松、提前发送教师自编《工业设计史导学》和等教材量的辅助阅读材料,由学生开课前现行翻阅,老师指导,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5.2.5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加大建设力度。通过学习和组织观摩课等多种方式领会“教学做统一”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对课程教学进行研究,通过听课学习等方式提高“导、讲、评、研”教学模式的效率,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2.6 编写适合同类院校学生的教材和辅导书;加强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
5.2.7 制定有效的、可行的自测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