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津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汉绣蜚声三楚,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据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刺绣。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省的荆州、荆门、武汉、洪湖、仙桃和潜江一带。屈原的《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弱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是对楚宫丝织品的描绘。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鼎盛时期的汉绣与苏绣、粤绣并称三大名绣,在绣业中独树一帜,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风格大胆多变、色彩浓艳、绣工精细,大雅若俗,是楚绣的基因延续,在审美和应用中都包含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2008年6月7日,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荆楚地区的名片,汉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尚需发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不是“美不美”“贵不贵”,而是“真不真”。保护“汉绣”的前提是坚守“不变”。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强调原汁原味地传承,深入研究汉绣的图像呈现与功能生成,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如果我们对这些遗产进行了改编、改造,就等于我们向后人传递了悖谬的信息。因此,汉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建立在对它妥善珍存的基础之上的。值得反思的是,在当代语境下,“创新”可以说是最具时代气息的语词。时代给予它极大的褒义,而潮流裹挟下不免泥沙俱下。诚然,艺术的发展依赖于创新来推动,但非遗是一项时代传承的事业,创新的前提永远是继承。
汉绣讲究“一画二绣三装饰”,针法、花纹、寓意缺一不可。而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需坚守特色,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阐发:一是汉绣的针法特色;二是汉绣的图样特色;三是汉绣的风格特色。
从刺绣针法上,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整齐,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针法:铺、平、织、见、压、缆、掺、盘、套、垫、扣等方式。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别具一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先生强调说,“汉绣讲究实绣,多用深色做底料,完全是一针针地绣出来的,功夫全在这一针一针上。”以“实绣”为主的汉绣针法,既有先铺底后钩纹的方式,又有异色双面绣的创新针法;既有利用织物的经纬组织特点进行处理后改变织物组织结构的刺绣,又有在平面织物上附加高出表面的浮雕式立体刺绣。根据绣品的图案、质地和花纹,交替灵活地运用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平金夹绣等针法,极大地丰富了汉绣艺术的表现性。
从绣品题材上,汉绣承袭楚风,在图样上多喜龙凤鸟兽、花草,或将两者相结合。《楚辞·大招》曰:“魂兮归来,凤凰翔只”。此外,还喜欢表现虎、鹿、蛇等其他动物,刺绣源本的功能是“锦上添花”,华夏民族力图为刺绣拓展出精神层面的实用性。从这些动物植物图腾崇拜上衍生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全”“四季富贵”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观念,这些丝织品题材体现着荆楚大地人们的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从绣品风格上,汉绣既不像与宫廷艺术接近的苏绣,也不似与剪纸、年画相类似的蜀绣,它立足于农耕文化,极具平民化的特征。在审美意象上具有祈福、纳吉、伦理教化的精神功用,在艺术风格上则具有简洁、明了、鲜艳、追求独立的特性。汉绣的创作理念是“花无正果,热闹为先”,设图造型既源于自然,又不拘于自然形态,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刺绣在观察自然实物的基础上,加入创作者能动性的创造,使其有别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配色上多以中国古代喻意吉利的五种正色为主,即黑、赤、青、白、黄(即红、黄、蓝、白、黑五原色)。强化明度,追求艳丽,以求光艳照人。汉绣底面多以红、藏青等深色为主,杂以其他混合色,通过块面分层破色的处理方法来达到富丽堂皇、热闹喜庆、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非遗视域下汉绣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传承”,而传承的重点在传承人。依托一代代匠心独运的传承人作为活态载体,传承汉绣的针法、题材和审美风格。
作为地域文化名片,汉绣需要继承和推广并举。遵循“文化知根、刺绣知艺、传承知辨”的理念,将荆楚传统元素融入汉绣作品,在推广中需要面对传统所承载的知识体统和情感体系,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过去与现在、艺术与技术三组关系。
作为地域名片,汉绣的推广不仅仅体现在“刺绣品”的“物”的传承上,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资讯的传递,作为地域文化的徽章,重视其作为民间文化的载体价值,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多渠道推广汉绣。包括开发汉绣app,建立数字化虚拟博物馆,拍摄纪录片、短小精悍的短视频,能够通过手机、电脑查询到系统的汉绣知识讯息,内容包括:汉绣的艺术介绍、汉绣传承人档案、精品传世绣样、汉绣原材料、汉绣吉祥寓意、针法、汉绣视频教程等方面,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博物馆、地铁等公共媒介向大众推广汉绣文化。
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与推广,需进一步深耕传统与现代,思考融古通今之道。除了传统图像的传承,也需要对地域文化的当代表达做出考量。通过对“汉绣”民间艺术图案辅助设计系统进行研发,使“汉绣”的图样传承有技术上的保障。比如,对武汉城市形象展开系列汉绣图样设计,并通过图像记录保存,设计系列文创衍生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进而加强大众对“汉绣”作为地域名片的文化认同感,营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总体而言,这些技术手段是应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汉绣”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响应这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汉绣不仅仅是刺绣,它承载的文化内涵已然超越技术的边界。汉绣的开发不仅体现在技艺的坚守、信息的推广,还体现在图文资料的整理、传承人的培养和技艺传承上。让汉绣走进校园,走进弱势群体,多途径培养弟子,让手艺传承星火相继。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任本荣一生致力于汉绣事业,在武汉江欣苑社区成立湖北省第一家汉绣博物馆,整理恢复几近失传的汉绣实物已达数千件,针法纹样图达千余张,汉绣样本数超200种,并在全国率先制定《汉绣省级地方标准》,为汉绣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指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全国78所高校之一,承办传承人群研培班,让非遗汉绣课程也成为了该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受到学生热捧。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山花奖”得主黄春萍多年来凭借对汉绣艺术的坚持和传承,免费培养500多名残疾人徒弟的故事,让汉绣在爱心中发扬光大……本研究认为,应常态化举办“汉绣技艺传承班”,多渠道推动汉绣技艺培训与技艺就业无缝衔接。同时,将汉绣技艺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传承与推广两条路并行,一方面,保存原汁原味的汉绣技艺与汉绣特色;另一方面,深耕汉绣艺术与现代城市形象推广的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树立“汉”化品牌意识。
汉绣艺术具有器以载道的特性,承载了楚地的审美地域特征。从缘起、兴盛到流变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非遗视域下的汉绣传承与推广要做到“保护”与“活化”两不误,想传承人之所想,急传承人之所急,才能为汉绣的活态传承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