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畜牧兽医站,734000)
仔猪白痢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由于此病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泛,且常年均可出现,严重困扰养猪业的发展。仔猪一旦发生腹泻,其药费开支上升,成活率下降,而且仔猪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严重影响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拉稀病,发生于生后20天左右的仔猪。排灰白色,浆糊一样的稀粪,灰白色,并有腥臭味。在病理剖检上,以肠道炎症为特征。它的病原体广泛存在被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等,动物吃过本菌后,一般不致病,当仔猪的抵抗力降低时,特别是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仔猪白痢的发病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炎热季节发病较多,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则趁机发育繁殖,使动物发病。
仔猪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尾和四肢被粪便污染,粪便呈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绿色内含有黏液而呈糊状,严重时排水样粪便,有气泡,随后腹泻次数增多,粪便腥臭而稀薄。病猪一般体温不高,精神好喜走动,初期食欲正常。这时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下痢逐渐加剧;尾部及后肢、肛门周围被稀粪沾污,患猪食欲废绝,脱水消瘦,走路不稳,打寒战,喜钻入垫草中,精神萎顿、恶寒,吃奶减少、口渴,严重脱水,眼窝下陷,目光呆滞,终因昏迷虚脱于4~6天死亡。
仔猪白痢的发病因素复杂,至今没有理想的疫苗,对此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本病的治疗药物较多,治疗的原则一般是抑菌、收敛和助消化。一种药用一段时间后,换另一种药,这样灵活用药能够提高治愈率。
(1)给仔猪喂0.1%的高锰酸钾水,每头每天2~3 ml,连服 2~3 天;
(2)每头猪用磺胺脒 0.5 g,次硝酸铋 0.5g,胃蛋白酶1 g,龙胆末0.5 g,混合散剂,一次口服,每天2次,连用3天。
(3)脱水严重的仔猪,可静脉注射等渗糖盐水和抗生素加维生素C。
(1)白头翁散:白头翁 2g、黄连 1g、黄柏 1g、秦皮1g、丹皮1g,水煎分2次口服(为一头仔猪的剂量),连用3d。同时给母猪口服中药方剂:白头翁20g、黄连10g、黄柏20g、黄芩20g、金银花20g、诃子 20g、乌梅 20g、神曲 10g、山楂 10g、甘草5g,研末分2次喂母猪,早晚各1次,连用2-3 d。
(2)用大蒜 500g、甘草 150g,捣烂后加白酒300 g,浸泡 6d;取原液 100g,加冷开水 50g,供 10头小猪一次灌服,每天1次,连喂2d。
(3)金银花 35 g、马齿苋 30g、白头翁 25g、甘草 20g、陈皮 25g,全部研碎混匀,每头小猪 5~7g,每天1次。
(4)马齿苋 100g,加明矾、面粉少许,煮成糊状,用来喂10头病仔猪,每日2次,连喂3天。
(5)鲜马齿苋 500g、大蒜 50g(去皮),共捣碎取汁,用水稀释4倍,视仔猪日龄大小,每头灌服10~30ml,每天 2~3 次,连服 4~5d。
(6)山药、苍术各 31g,白芍、泽泻各 63 g。 将药烘干碾细末喂服或水煎内服,每日2次。母猪每次用药量减半,仔猪每次服粉剂10g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