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长增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畜牧兽医站,733011)
育成猪脱肛是猪直肠后段黏膜层脱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3月龄的仔猪及育成猪,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多以寒冷冬季出现,轻微脱肛的影响育肥猪生长,严重脱肛的会导致死亡。不同月龄的育肥猪都有可能发生脱肛,1.5—2.5月龄的猪发病率最高,一般情况下发病率约0.5%—1%。但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发病率最高,可达10%。
本人在动物疾病诊治期间发现育成猪时常会发生脱肛。治疗过程中主要用到了整复法、荷包缝合法和中药治疗,病猪均痊愈。后来随着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较多猪只发生脱肛是由于其肠道机能紊乱所致,若同时伴有频繁、剧烈咳嗽,使得脱肛更为严重。因此在西北地区冬季做好保温与通风的协调、加强饲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病猪的直肠末端脱出于肛门外,呈暗红色半球形,粘膜淤血、水肿,污秽不洁,患猪频频怒责。直肠后端全层脱出(即直肠完全脱垂),呈圆筒状垂于肛门下,粘膜高度水肿,粪便、泥土等致使粘膜干裂。据更进一步的判断,病例为单纯性直肠脱。可见圆筒状肿胀脱出弯曲下垂,手指不能沿着脱出的直肠和肛门之间向骨盆腔的方向插入,有伴有肠套叠的脱出时,脱出的肠管会因为后肠系膜的牵拉,致使脱出的圆筒状肿胀向上弯曲,质地坚硬且厚实,手指可沿着直肠和肛门之间向骨盆腔方向插入,不会有障碍。
2.1 外科整复法:因为病例的直肠壁及肠周围蜂窝组织水肿不明显,只是在发病的初期,这样可以容易的使脱出的肠管恢复到原位。为了减轻疼痛和挣扎,先给其进行了直肠后神经麻醉。在这基础上将其两后肢提起以便保证顺利地整复。用0.2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把患部清洗干净,除去污物,然后用洁净的手指小心地将脱出的肠管回复原位。之后在肛门处用温水浸泡过的纱布予以温敷以防再脱。如果第二天再发生了脱出,在整复的基础上进行了直肠周围酒精注射:在距肛门孔2-3cm处,肛门上方和左、右两侧直肠旁组织内分点注射70%酒精3-5ml、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3-5ml。注射的针头沿直肠前方刺入3-10cm。
2.2 荷包缝合法:若脱出较久,水肿严重,在对其进行清洗后,用三棱针点刺水肿部分,撒上适量的明矾粉揉擦,脱去水肿液,剪去破碎的粘膜,轻轻送回脱出的末端直肠。之后在肛门周围做荷包缝合:在距肛门孔1.5cm处,做一肛门外围的荷包缝合,收紧缝合线,留1—2个手指大的排粪口,打成活结,便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肛门口的松紧度,约7天后待其不努责后,将缝线拆除。
2.3 整复后的治疗
2.3.1 654-2治疗法:对患猪进行了患部常规处理后,直肠注入 654-2 10-20ml(每 ml5mg)轻揉脱出的直肠,待脱肠开始收缩时轻送至腹腔内。整个治疗过程约15分钟(654-2又名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除平滑肌痉挛、止痛、消肿等作用,类似于阿托品,但毒副作用较小)。
2.3.2 止脱散治疗法:将患处用0.1%高锰酸钾液或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将止脱散(明矾、五味子、云南白药、消炎粉研磨混匀)均匀地撒于患处,保持经常有药,轻度的2-3天即可恢复正常。此法对轻症病例效果明显
2.3.3 药柱烟熏法:将已制成的药柱卷(取干艾叶50g,石菖蒲25g,冰片粉少许,三者交替混放,用粗纸卷成圆柱形,用胶水粘好,烤干即可)点燃后吹灭明火,以烟炙熏脱出的肛肠表面,刺激病灶部位的神经血管,促使已脱出的肠管收缩,自动复位,且不会再脱出,病猪便随之停止努责。
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现在同群中有许多猪出现了咳嗽现象是因为空气流通不畅,饲养密度过大所致。因此在白天温度较高时,打开门窗,以利于空气流通,同时降低饲养密度。
直肠脱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病猪直肠的韧带松弛,直肠黏膜下层组织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和机能不全。根据调查,育成猪发病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 饲料因素 给猪饲喂的饲料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变性,产生了霉变。另外饲料中粗饲料(缺乏麸皮、大麦等)含量过低。
3.2 环境因素 圈舍内的环境温度下降,气温低时猪只容易发抖,低温导致猪扎推。另一方面,在冬季由于猪场设备方面落后,为了保持圈舍内的温度往往紧闭门窗,这样舍温是保持了,但是会造成圈舍内的空气流通不畅,圈舍内湿度过大,空气污秽不堪,容易引发猪的咳嗽而造成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