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伟,张 帅,张有福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12)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人为研究对象,以阐述不同体质病理生理及疾病变化机制为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体质辨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1]。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中广泛开展,现将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中医体质学说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有“是人者,素肾气胜”“此人者质壮”等描述,即是古人对体质的初步认识。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王琦等研究者构建起了独立的中医体质学说体系,体质的基本概念得以明确,即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此后,针对各种疾病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增多,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中的优势也逐渐突显。
国外也有对体质学说的相关认识,早在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便提及四体液说。随后涌现出很多学说,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克瑞奇米尔的体型学说、谢尔顿的胚胎说及血型说、内分泌说、高级神经类型说等。西方医学在体质方面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尚不能用于指导临床[3]。
中医体质学说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有赖于较为成熟的体质分型出现,体质分型在中医体质学说的框架中属于基础地位。2004年,姚晓天等[4]指出,当前对体质分型的研究是一种体质病理分类,因为各家的体质分型都是以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虚实变化为划分依据,包括匡调元[5]的六分法:正常质、腻滞质、晦涩质、燥热质、倦质、迟冷质;何裕民[6]的六分法:强壮型、偏寒型、偏热型、虚弱型、瘀迟型、偏湿型;王琦[2]的九分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其中,王琦的九分法因为理论成熟,贴合临床实际,应用方便,为众多学者所认可。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对我国21 948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我国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规律。中华中医药学会以王琦的九分法为框架,编制中医体质量表,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7],此后,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逐渐科学化、合理化,临床和基础各项研究也都以此为标准展开。
疾病的发生与否受到自身体质和致病因素的双重影响,《黄帝内经》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对此最恰当的概括。从疾病开始到结束,体质因素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决定了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患病率的高低。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体质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临床研究涉及内科、外科多种疾病,均不同程度提示了某一种或某几种类型的中医体质在不同疾病中分布广泛,大量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证实了体质与发病的相关性。胡竹元等[8]指出燥红质、迟冷质、晦涩质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好发体质。李柱等[9]对300例头痛患者进行体质判定,发现气郁质、阴虚质在头痛患者中最为常见,得出头痛的发生与体质有关。王皓等[10]对20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结果显示,阳虚质、特禀质、气虚质、疲湿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最为常见,尤其特禀质所占比例最大,提示特禀质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最大,这与现代医学对过敏与支气管哮喘具有遗传性的研究一致。罗辉等[11]对10 318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分布最为广泛。满艺等[12]对317例腹股沟疝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腹股沟疝组中以气虚质和平和质分布最为广泛,其中斜疝患者中气虚质和平和质所占比例高,直疝患者中气虚质、平和质和湿热质所占比例高,复合疝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所占比例高,得出结论为: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患者均以气虚质分布最为广泛,气虚质与腹股沟疝的发生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遗传与腹股沟疝的发病密切相关,家族史是引起腹股沟疝的诱因,这与中医体质的易感性不谋而合。
基于体质与发病的相关性,通过体质辨识,可以帮助确定不同疾病的易感人群,加强日常生活调摄及相关理疗保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是对中医“未病先防”理论的极大丰富与发展。
通过对中医体质的判定可以认识体质,优化体质,通过对个体进行体质干预,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成杰辉等[13]对509名志愿者进行饮食、经络等5个方面的中医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显示受试者临床各项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得到改善,较干预前相比,平和质分数提高3.67分,其余偏颇体质分数均显著降低。彭莉丽等[14]将128例66岁以上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体质治疗干预,为期6个月,结果发现干预组的满意度较高,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张松兴等[15]对228例低中危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分为常规降压组和中医体质干预组(中医药干预),随访1年,结果显示两者在血压控制率上有差异,干预组优于对照组,提示程度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体质干预改善预后。
以上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了体质的可调性,为临床工作从体质入手,恢复已病人群的生理状态提供了研究依据。体质不同,对于治疗效果及耐受程度也不同,临床上要“因人制宜”,其关键在于体质辨识。认识体质,优化体质,通过中药、针灸、中医适宜技术(食疗、药膳、推拿、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情志干预、行为生活方式等进行综合干预,调节已病人群的偏颇体质,改善其病理状态,加强对疾病的诊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还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16]。
纵观中医体质学说近年的发展,很多研究成果都应用于临床,对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和预防都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但从现今研究状态来看,中医体质的研究仍缺乏广度和深度[17],临床及实验研究少于理论研究,中医体质学说的相关内容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尚需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的验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疾病的预防和个体化诊治是现代医学关注的重点,关注体质差异,优化体质,契合时代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在未来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