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强,指导老师:苏娟萍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030012)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白扁豆、山药、砂仁、薏苡仁、莲子、桔梗、甘草组成。苏娟萍教授,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苏娟萍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夹湿型口臭病案1例。
患者,男,44岁,2018年11月6日初诊。现病史:口臭,自觉全身沉重不适,面部及后背部出油多,伴后背痤疮,大便偏稀,每日2~3次,纳眠可。既往体健。自诉半年前胃镜检查结果为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舌质淡边有齿痕,脉弦滑。诊断:口臭,脾虚气滞夹湿。治法:健脾行气利湿。处方:太子参15 g,麸炒白术15 g,茯苓15 g,砂仁10 g(后下),桔梗10 g,炒扁豆15 g,薏苡仁18 g,山药15 g,莲子6 g,泽泻10 g,蒲公英30 g,荷叶10 g,薤白10 g,防风6 g,秦皮10 g,甘草片6 g,7剂,每日1剂,早晚饭前分服。二诊:患者诉诸症好转,口臭减轻,后背痤疮已消大半,大便尚可。舌质淡,苔白厚,脉弦滑。处方:上方加苍术10 g,青皮6 g,木香10 g,14剂。三诊:口臭较前明显缓解,精神佳,余无不适,舌质淡苔薄,脉弦。上方加藿香10 g(后下),继服10剂后告病痊愈,随访半年后未复发。
按语:患者为中年男性,平时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饮食上偏食冷饮及肥甘厚味之品,日久损伤脾胃,脾阳不及无以运化水谷,湿浊内生,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胃不降浊,湿浊之气夹胃中酸腐之气上逆于口,则发为口臭。湿阻气机,气机阻滞不通,则感全身沉重不适。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上犯于皮肤,则可见面部、后背部油腻不适,或伴痤疮;脾虚不能升清,清浊不分则大便偏稀。舌质淡边有齿痕、脉弦滑皆为脾虚气滞夹湿之象,故治当健脾行气利湿,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兼以祛湿,共为君药;山药、莲子加强健脾涩肠之功,白扁豆、薏苡仁加强健脾利湿之功,且薏苡仁与茯苓相配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意,共为臣药;佐以砂仁醒脾化湿,桔梗载药上行,升提肺气,通调水道;甘草调和诸药。本例患者兼有气滞及化热之象,故加薤白行气导滞,秦皮、泽泻、蒲公英清热利湿,加防风、荷叶升清阳,兼祛一身之湿。诸药相合,共奏健脾、行气、利湿之功,兼顾主要病机,故能获效。二诊时口臭缓解,背部痤疮已消大半,结合舌脉,故在原方基础上加苍术增强利湿之功,加木香、青皮增强行气之功。三诊时已无明显不适,仍有口臭,加藿香芳香醒脾化湿,诸药合用,疾病痊愈。
现代医学认为,口臭在临床上分为病理性口臭和非病理性口臭。非病理性口臭是在生理状态下产生的,通常是一过性的。病理性口臭可分为口源性及非口源性,非口源性口臭通常被认为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1],如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不良及胃食管反流病,对非口源性口臭常给予抑酸及根除Hp等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既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又有复发率低的优点。
对于口臭的中医病因病机,多数医家认为与胃热积中有关[2],正如《医宗金鉴》云:“口出气臭,则为胃热。”苏娟萍教授认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饮食上偏食冷饮或肥甘厚味,日久易损伤脾胃,脾气不足,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浊气上逆于口则口气秽浊,故口臭不单与胃火有关,亦可由脾虚导致,尤其常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如《景岳全书》云:“口臭虽由胃火……亦犹阴湿留垢之臭,自与热臭者不同,是必思虑不遂及脾弱不能化食者多有之。”故治疗上常运用参苓白术散健脾行气、利湿化浊,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加减,口臭严重者加藿香、佩兰、荷叶,兼有气滞腹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气滞腹胀者加枳实、厚朴,湿重有热者合四妙散,饮食停滞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大便不畅者加秦皮、槟榔、枳壳,中气不足者加小剂量柴胡、升麻升提阳气,脾虚及肾者加补骨脂、巴戟天,睡眠不佳者加石菖蒲、远志。在日常生活中,嘱患者劳逸结合,适度运动,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饮食清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