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论下《伤寒论》英译本文化缺省对比研究

2019-01-06 17:25袁继红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伤寒论译本英译

袁继红

(西南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医英译在中医对外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乃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之一,中医典籍蕴含着丰富而深奥的文化知识,因此中医典籍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东方医学技术的传播,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传递。《伤寒论》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作为四大中医典籍之一,《伤寒论》条文简约深奥,内含的独特文化因素,使得《伤寒论》的英译如其他中医典籍的翻译一样,中国文化缺省一直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下文笔者从关联顺应理论角度对《伤寒论》两个译本进行文化缺省的对比研究。

1 《伤寒论》译本

《伤寒论》的翻译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伤寒论》的英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91年,这十年出现了四个《伤寒论》的译本。分别为Hong-yen Hsu的译本,Dean C.Epler,JR 的译本,Paul Lin夫妇的译本和罗希文的译本。该阶段的《伤寒论》英译多着眼于阐发《伤寒论》的医学价值,翻译和研究相结合,多以个人为主,分散进行并未提出明显的翻译理论,尚处于实践阶段。第二阶段:1992~2008,出现了三个《伤寒论》的译本,分别为魏迺杰(Nigel Wiseman)译本和黄海译本以及杨洁德译本,这一时期开始确立中医名词术语且英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笔者选取罗希文和魏迺杰的英译本为例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是因为这两个译本是两个阶段影响较为广泛的全译本。罗希文既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又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医医学专业的教育经历,且作为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本族语译者,其译文能较好地引导读者理解中医文化的精髓。魏迺杰(Nigel Wiseman),作为在台湾生活了17年的美国人,汉语运用极为熟练,作为目标语译者,他熟悉中西方文化,其译文注重遵从原文。因此,本文对两位同时熟悉中西文化本族语和目标语译者的译本进行文化缺省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 文化缺省和关联顺应论

文化缺省最早由王东风在《外国语》中提出,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知识的缺省”。作者在写作时往往面向本族语读者、基于双方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而略去共知的文化背景知识,不考虑译入语读者因缺乏相应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导致译入语读者读原作的理解障碍。因此,文化缺省普遍存在于各种文本中,翻译就是对原语和译入语之间缺省元素进行填补,将缺省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信息传播。

关联顺应论国内最早由杨平提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顺应关摸过程,即语言的使用和选择是一个关联顺应关联语境的过程。冉永平于2004年指出包含言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新的“顺应-关联”模式,进一步讨语境顺应的动态性。根据关联顺应理论,翻译包含“两文本(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及三涉者(作者、译者及译入语读者)”,同时还包含双重话语理解和话语产出两个过程。也就是说,翻译是以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为基础,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以多重身份共同参与关联顺应的过程。话语理解涉及关联度,最佳关联(通过语境动态性尽量接近作者的交际意图)、作品风格及译者认知四个方面。话语产出过程同样从四个方面讨论: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译者的意识形态。翻译过程中,以最佳关联指导,关联度为标准,译者以读者身份理解、顺应原文的时代文化环境及语言特点等,使不同关联度的内容达到理解最佳关联;同时以协调者身份顺应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环境,将不同关联度的内容顺应到译入语语境中,并在此期间将译者的意识程度、翻译策略的形式表达,据此完成产出最佳关联。关联顺应论指出翻译是多维度关联和顺应选择,话语理解和话语产出将原语文化折损降到最小程度,以达到最佳关联。

3 《伤寒论》两个译本文化缺省分析

下文通过对《伤寒论》的两个译本:魏迺杰(Nigel Wiseman)译本(简称魏译)和罗希文译本(简称罗译)的比较分析,简要从书名、方剂名,病名、病症几个方面探讨《伤寒论》译本的文化缺省现象。

3.1 《伤寒论》书名的翻译比较

罗译: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Shang Han Lun)

魏译:On cold Damage

《伤寒论》中的“伤寒”在中医中的含义与西医不同。广义上来说指一切外感邪气,而中医中除了指一切外感热病之外,还有两层含义:受寒气而引发的病症和冬季受寒。所以罗译将“伤寒”译为“Treatise on Febrile Caused by Cold”未能将其含义诠尽,而魏译“On cold Damage”也未能将“伤寒”置身于中国文化背景之下,这两种“伤寒”的译法在形式与实质上与原文关联度上都有不尽人意之处。因为理解上的障碍和英语中对应语的缺乏,在目前翻译实践条件限制下,为了保持特有的文化内涵,音译是一个不得己而为之的较好翻译手段。

因此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伤寒论》书名的翻译采用音译,即译为“Shang Han Lun”。(李照国)

3.2 方剂名的翻译

中药方剂数量十分庞大,命名方法也种类繁多,柴卉将其分为以全药命名,以主药命名等十四类。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翻译再到音译的过程。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是以主要药物命名。

罗译: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

魏译:Cinnamon Twig Decoction

罗译中除Decoction外,全部为拉丁文,单词冗长复杂难念,不能传达中医文化内涵。魏译“Cinnamon Twig Decoction”,虽有、然较为简化但仍然糊口。目前基本上采用音译法翻译,以利统一。

3.3 病名翻译比较

《伤寒论》中“温病”指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病。魏译为warm disease,罗译为acute febrile disease。魏译的特点是通过直译仿造中医英文词汇来顺应原文,他认为这样更能反映中医概念,从而达到与中医原貌的最大关联,呈现原文概貌。如魏译风火眼“Wind-fire eye”而不能译为西医的急性结膜炎,这样有利于保持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也是体现魏译特点的典型例子。而此例中罗译更加体现出中医理论中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失和的病理特点。因此魏译在构词、形式上更顺应原文,而罗译在文化上与原文关联更强。

3.4 病症翻译比较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魏译:The pulse is floating,the head and neck are stiff and painful,andthere is aversion to cold.

罗译:A floating pulse,headache,stiff neck and a feeling of chill are always the gener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aiyang(Initial Yang)syndrome.

该条文的翻译“浮脉”都用“floating”,是中医脉象术语,浮和沉是来自脉动的浅深。如果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即谓为浮;如果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即谓为沉。“floating”英文释义魏“stay on or at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and not to sink”,两位译者都以“floating”表现相关事物的物理相似性。头项强痛两译本的翻译差别不大,主要在句式的不同。该条文译本中“恶寒”的翻译差异较大。魏译译语“恶寒”译为aversion to cold而非罗译的“chill”,因为前者不仅包含shivering,也表达对“cold”敏感,病者所表现的不由自主的寒冷感觉。因此魏译更好地遵从了中医词汇“恶寒”在伤寒论中表达的概念,即以自觉症状为主的,寒邪不退“恶寒”始终存在。而罗译在条文后重点对浮脉以及太阳病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的解释。罗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翻译和注释相结合,通常翻完一条,在该条下配以相应的注释对条文中重点难解的概念、字词加以解释或有关知识加以延伸,后标以参考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译文正文中的文化缺省。

4 结语

中医典籍的翻译历经了很长的历史,未来也是一个长久的研究方向。中医典籍如《伤寒论》等的翻译对中医国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翻译的难度也是。本文以罗希文和魏迺杰(Nigel Wiseman)的译本为例,从书名、方剂、病名、病症翻译几个角度探讨了《伤寒论》译本中的文化缺省。魏以原文为导向,采用魏氏直译法让西方读者了解《伤寒论》的汉语原文和了解其内涵,罗以读者为导向,目的是向西方传播中国的医学技术。如前文所述,两个译本在不同程度上都呈现了文化缺省,也都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补偿,这也体现了关联顺应论中话语理解与产出受译者认知、翻译目的等影响,翻译是一个多维的,动态的关联顺应过程。中医典籍的翻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中医英译的方法,更好地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伤寒论译本英译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摘要英译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