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浅析

2019-01-06 16:14黄华金彭忠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防洪供水江西省

黄华金, 彭忠福, 孙 倩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昌 330029)

1 概 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需求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与水利建设标准和水利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水利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部分深层次问题尚待破解。为了加快水利发展,破解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瓶颈,不同学者从多个角度、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水生态安全等水安全保障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罗小云[1]通过分析江西省水利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西水利发展、提升江西省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对策措施和重点任务;温美丽[2]等人通广东省河源市供水安全分析,得出总体上近10年来供水能力在不断增加,但供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紧缺,流域内存在多个污染隐患,供水安全存在隐患;李秋娟[3]等人在分析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状况,在了解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的基础上,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黎洲[4]以江西省五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西省五河治理过程防洪标准偏低等问题,提出了保障江西省五河防洪安全的对策;刘建强[5]等人介绍了适合山东省不同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并对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实施具有借鉴意义;席海燕[6]等人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鄱阳湖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及其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生态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得出流域社会经济不合理发展模式是鄱阳湖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重要原因;韩全林[7]等人通过对江苏省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对策。

本文以江西省为区域,在对江西水安全保障现状及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江西省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制定江西省水安全保障对策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对江西省水利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江西水安全保障现状

江西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偏中部[8],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毗湖南,北界湖北、安徽。地跨东经113°34′~118°29′、北纬24°29′~30°05′。面积16.69 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74%,居华东之首。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三大经济发达区域之腹地,与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地的直线距离大多在600~700 km之内,地理位置优越。

江西靠近北回归线,在全国地理分区中处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中原的结合部,位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土地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多宜性。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居全国第二位。

目前江西省已建各类水利工程160余万座(处)[9]。其中:堤防1.3 万km,水库1.08 万座、水电站3 955 座,水闸工程1.13 万座,泵站1.99万座,大中型灌区330处,集中供水工程2.9 万处。水利工程年供水量246 亿m3,其中:地表水源工程237 亿m3,地下水源工程7.4 亿m3,其他水源工程1.6 亿m3;地表水源工程中水库工程103 亿m3、塘坝和窖池工程157.8 亿m3、河湖引水闸工程37.1 亿m3、河湖取水泵站工程63 亿m3、其他地表水源工程976 万m3;全省总灌溉面积2 125 439 hm2,除涝面积422 021 hm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 万km2,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以防洪减灾、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组成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3 江西水安全保障现状主要问题

3.1 防洪减灾体系还不完善

根据初步统计分析,目前全省防洪保护需求人口约1 830 万人,其中约1 250 万人防洪安全可得到有效保障,约占需保护总人口的68%,全省防洪安全保障程度有待提升,其影响成因及具体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域调控江河洪水的能力不足。全省现有水库10 819 座水库中仅5 336 座设有防洪库容,防洪总库容为72.36 亿m3,约占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的4.5%,特别是五河干流饶河、信江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万安水库、江口水库尚未按照设计正常蓄水位运行,水库调度大多基于“单库”模式,水库调控江河洪水的能力不足。

(2)河道治理达标率低。据统计,全省河道治理达标率仅20%左右,还有近1.3 万km河道需治理。全省流域面积200~3 000 km2的中小河流项目仅治理278个,流域面积50~200 km2的仅在8个项目县进行试点建设,许多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仅5~10年一遇,部分甚至不设防。山区河流治理进展缓慢。

(3)病险水库问题依然突出。目前仍有2 000多座病险水库存在防洪标准低,泄洪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固。

(4)堤防工程设施有待完善。堤防达标率低,全省近1.4万km堤防达标率仅31%左右;长江干流崩岸有加剧的趋势,部分3 333.3 hm2以上重点圩堤遇大洪水出现新的险情,仍有103座666.7~3 333.3 hm2堤防(总长约1 355 km)需除险加固,农村66.7 hm2及以下圩堤建设明显薄弱;部分城市新建城区、新园区还未形成防洪封闭圈,防洪能力与城市群发展、壮大和质量还不相适应。

(5)山洪灾害工程治理缓慢。已纳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仅有97条重点山洪沟,目前已安排完成23条山洪沟的治理,还有6条列入今年任务,仍有68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尚未启动。山洪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防御难度大,当前全省急需治理的山洪沟仍有近千条。

(6)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目前,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等4个国家级蓄滞洪区和泉港、箭江口、清丰山溪等3个省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尚未全面开展,围堤隔堤长度、安全区面积、撤退道路和进退水口门数量等内部安全设施满足不了蓄滞洪区运行要求,且长效管理机制。

(7)排涝能力严重不足。排涝建设滞后于防洪建设,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不足问题较普遍,全省现有易涝区面积共1 460 739 hm2,均未开展系统治理。大多农村区域中小型泵站、水闸等排涝设施待全面更新改造,涝区内干渠排水不畅,灾情常现;城市建设侵占河湖水域现象严重,湖泊调蓄能力和城市排涝能力不足,内涝问题突出。

(8)防洪非工程措施不完善。水文预警监测、防汛指挥调度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不够健全,防洪预案和度汛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尚显薄弱。

3.2 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根据初步统计分析,目前全省城乡集中式供水工程2.80万处,设计年供水量20.15 亿m3,实际年供水量13.43 亿m3,受益人口4 120 万人,覆盖率约8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2.4%;全省灌溉面积2 125 439 hm2,旱涝保收面积944 714 hm2,节水灌溉面积544 694 hm2(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1 339 hm2)。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保障不充分,其影响成因及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2017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量248.01 亿m3,约占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 565 亿m3的15.8%,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用水效率也不高,2017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537 m3,万元GDP用水量119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5 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3,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全省现有水库总库容仅320 亿m3,有效库容约170 亿m3,仅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11%左右,2017年实际供水量仅为116.13 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仅有7.4%,水库调蓄能力不足,一些水库供水、灌溉相互争水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3)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境内部分城市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矛盾日益凸显,东乡、德兴、上栗等城市缺水问题突出。全省92个县级以上城市中,目前仅上饶、新余、萍乡三市及安远县、万安县等19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应急供水体系建设外,尚有70个城市无应急备用水源或配套设施不足,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低,一旦发生极端天气情况或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供水安全风险较大。

(4)农村供水问题凸显。一是城乡供水一体化整体进程较慢。据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最新统计,目前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覆盖约2 000 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约800 万,仅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9%,仍有较大需求空间;二是农村供水工程供水水质达标率偏低。现有农村供水工程大多建设标准不高,水处理设施缺乏,普遍存在水质净化设施不全、净化工艺流程难以达到标准等问题,供水水质问题突出。据监测,2018年,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按水样统计,水质达标率为52.4%;按人口统计,达标率为70.9%,与城市达标率90%相比,差距较大;三是工程运行管理困难,维修养护经费缺乏,加上工程建设质量不高,部分工程老化坏损,影响工程正常运行,亟待巩固提升。

(5)水源地保护面临困境。一是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存在“二元结构”。城市饮水水源地保护起步不久,体系还不完善,而近年来新增大量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分布较散、管理难度更大,给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水源地保护区存在突出环境问题。部分保护区标志或警示牌设立不规范,保护区范围内存在可能造成污染的违规建筑及设施、农业面源及生活污染源等。三是水源地抗风险能力仍然不足。主要是湖库型水源地偏少。江西省22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源地仅有2个为水库型,而周边的湖南省43个重要水源地有13个为水库型,湖北省33个重要水源地有17个为水库型;福建省17个重要水源地有9个为水库型。

(6)农田灌溉设施亟待完善。农田灌溉是江西省用水大户,现有灌区灌溉设施中有相当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虽经过近年灌区的各项配套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全省灌溉面积占比小。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 125 439 hm2,仅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8.9%。二是传统灌溉设施老化。大型灌区投入与实际需求有差距,全省仍有8座大型灌区未实施节水改造;重点中型灌区改造进展缓慢,一般中型灌区尚未进行过系统改造;大量小型灌区维修缺乏资金来源,渠道淤塞渗漏问题突出,过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效益发挥。全省仍有约31%耕地面积得不到有效灌溉,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03,节约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有待提高。三是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力量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产转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现有的灌溉水源、设施和灌溉模式滞后于花卉苗木、果业和生态观光等新型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亟待开展。

3.3 水生态安全风险日益加大

(1)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加大。鄱阳湖水生态环境退化。受三峡及长江上游梯级水库运行、人类活动、极端气候等影响[10],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持续变化,鄱阳湖及五河尾闾枯水位降低、枯水季节提前、枯水期延长,枯水期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2013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显示,鄱阳湖水质监测断面全年优于或符合Ⅲ类水的占64.2%,到2015年下降到了25.7%,2017年则只有18.7%。2017年2月鄱阳湖断面(点位)水质达标率仅41.2%,水质轻度污染,水体呈中营养状态。2018年,鄱阳湖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总磷浓度为0.082 mg/L,同比上升5.1%,部分地区血吸虫病出现上升趋势,水环境现状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退化,鄱阳湖枯水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

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突出。部分河道河段断流或生态流量不足,尤其是部分农村水电站缺少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下游部分河段脱水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中挤占河湖水域岸线情况较为普遍存在,自然岸线和湿地面积减少,水系连通受阻,部分河湖污染,流域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2)城市水体污染较为严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多重因素造成了城市江河湖库污染严重,部分河道变成水沟或排污沟,水域面积大幅减少,甚至产生黑臭水体,水资源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不仅损害人居环境,而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是居民反映较强烈的水环境问题。南昌、九江、景德镇、抚州、萍乡、上饶、宜春、新余、鹰潭等城市均存在黑臭水体现象,治理任务艰巨。

(3)农村水生态环境现状堪忧。一是农村河塘淤塞、水系连通性较差、水域被侵占,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乱挖等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农村地区水源恶化;二是水生态环境遭受着农业面源污染压力;三是生态综合治理较慢。受客观条件限制,部分地区水生态修复难度大、进展缓慢,如都昌县58条河流纳入了水生态修复范围,目前仅整治2条。

(4)水土流失现状不容乐观。据《2017年江西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水利部对江西省赣江上游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典型县共12 455 km2区域面积中,土壤侵蚀面积为3 057.4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55%,其中,强烈侵蚀面积49.44 km2。根据已掌握的最新数据,江西省水力侵蚀面积近27 000 km2,其中极强烈达近800 km2。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66 万k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6%,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

4 水安全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问题及成因分析

水安全保障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包含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充分又加剧了发展不平衡,二者密切联系。对照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紧围绕机构改革和管理职责变化等可能给水利系统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经分析,认为江西省水安全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区域水安全需求与江河来水调配能力不平衡。五河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仍偏少,信江干流和饶河干流尚无流域控制性枢纽,万安水库、江口水库尚未按照设计正常蓄水位运行,调控流域江河洪水的能力不足;全省现有水库总库容320 亿m3,防洪总库容72.36 亿m3,占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不足5.0%;有效库容约170 亿m3,仅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11%左右,2017年实际供水量仅为116.13 亿m3,占总水资源量的比例仅有7.4%,水库调蓄能力和洪水调配能力不足。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保护不平衡,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受三峡及长江上游梯级水库运行、人类活动等影响,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关系持续变化,鄱阳湖枯水期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部分河道河段因水资源开发,断流或生态流量不足,尤其是部分农村水电站缺少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下游部分河段脱水严重,水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突出。③水利基础设施在工程类别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治涝明显滞后于防洪和供水,农村水利滞后于城市水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整体水平需要提高;一些城市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内部的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明显滞后。

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水利基础设施发展仍不充分。江西省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水旱灾害将长期存在,江西省防洪减灾体系仍不完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还不健全,大江大河控制性工程不足,仍需要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全省耕地灌溉面积不到耕地总面积的70%,节水灌溉面积约占灌溉面积的25%,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5%。②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约利用不充分。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农业、工业和生活生态等行业用水之间优化配置不够,水市场培育不够;2017年万元GDP用水量119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5 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03,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③行业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为革除“多龙治水”弊端、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和系统管理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防汛防旱防污精准调度、水利工程精细管理、水利服务质效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但水治理体制机制、制度体系等待完善,水利管理投入待加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治理能力仍需加强,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及运用信息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手段等有待提升。

5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全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水生态安全等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成因分析,为未来江西省水安全保障发展“补短板、强监管”指明了路径或方向。分析认为,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水安全需求与江河来水调配能力不平衡;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保护不平衡,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三是水利基础设施在工程类别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发展仍不充分;二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节约利用不充分;三是行业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分析认为建设高质量的江西水安全保障体系,必须统筹解决江西水安全保障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水安全保障程度与质量,为江西水利全面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防洪供水江西省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模拟成真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考了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