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应激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及预防措施

2019-01-06 16:16赵雅楠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瘤胃屠宰肉牛

赵雅楠

(秦皇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自国家鼓励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后,规模化、现代化大肉牛饲养场迅速建立并壮大,但牛源仍多为异地引进、购买,多形成“北牛南调”。这就涉及育成架子牛大量异地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或运输过程后,部分牛只往往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体温升高、采食量降低、体重减少、消化道与呼吸道类型的疾病均可影响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严重的治疗不及时会发生牛只淘汰、死亡现象,类似于这类由于运输导致牛只受到各种应激源的刺激,综合的造成牛生理与心理受到双重影响,从而诱发对生产不利的因素或结果,该现象统称为牛运输综合应激征[1]。运输应激对家畜造成的影响及损失也随之变得凸显,如何减少肉牛运输应激便越来越受到相关行业的重视。

1 长途运输应激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1.1 长途运输应激对入场后饲养的影响

对于异地采购及运输的牛源,在经过长途运输后往往出现活体体重下降,且运输时间越长体重下降比例越大,体温升高,到场后一段时期采食量下降,反刍次数减少或是停止等现象[2]。到场后新购牛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与恢复来进行包括机体代谢调、环境与饲料等多方面的适应及稳定。对于新购牛,在进场后会出现采食量较低、消化率及饲料转化率降低的情况。究其原因,首先前、后不同经营者对同一批次被运输牛出于经营目的不同或饲养方案的转变,造成了运输前后肉牛日粮原料及比例的改变,缺乏饲料过渡期;此外,在长途运输后瘤胃动力的降低,瘤胃内存在异常发酵,瘤胃pH值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瘤胃内微生物、菌群的比例,进而造成到肉牛整体采食、消化、吸收机能的降低[3]。而对于急需补充养分、恢复机体损耗的被运输牛,在没有得到充分细心照顾的情况下,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新进牛出现瘤胃功能迟缓、采食量降低等不良影响。而繁育母牛在经过长途应激后除以上不良反应外,还会由于外界环境刺激与自身机体调节机制原因造成流产、情期紊乱等问题,对于后期生产均产生不利影响[4],对于种用公畜亦可能产生诸如:精子活力下降等繁殖性能影响[5]。

1.2 屠宰牛长途运输应激对屠宰效果的影响

在长途运输的条件下,被运输牛处于封闭环境,易造成紧张不安加之运输车辆的颠簸、车辆行驶惯性造成屠宰牛精神紧张并诱发反射性排泄,极易造成肉牛机体的脱水,故在长途运输后往往造成屠宰牛活体体重下降、胴体屠宰率降低等情况。

肉牛在保持高度的神经紧张下以及由于上车前对于肉牛的限饲或饲喂日粮组成的限制,在综合的应激状态下致使肉牛机体的皮质醇激素分泌量增加[6],导致机体驻存的肝糖原大量分解;与此同时,在肝糖原大量分解的情况下肌糖原亦会主动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但肌糖原并不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而是首先分解为乳酸,乳酸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再形成肝糖原,就在此过程中肌肉及血液的乳酸浓度便会随之升高,使肌肉中的pH值呈现下降趋势,严重的应激即使肉牛屠宰后进行排酸处理也会对冷鲜肉的品质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7]。

在长途与术后屠宰牛肌肉嫩度也会受到影响,芦春莲等[8]在对长途运输后的屠宰牛牛肉的剪切力研究时发现试验运输组的牛肉剪切力高于对照组;Hambrecht[9]在对于猪的长途运输屠宰研究中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故目前大多数屠宰场在活牛进场后需要进行24 h静养以求肉质能得到部分恢复。

1.3 长途应激后易发病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或长途运输后机体体抗力较低时往往会激发出一些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疾病类、消化道疾病类、外伤类。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支原体感染、巴氏杆菌感染等;消化类疾病主要包括瓣胃堵塞、大肠杆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外伤主要包括为运输的刮蹭与磕碰等[10-14]。支原体与巴氏杆菌在家畜体肺部组织内均可以检测到,但由于家畜处于非应激条件下处于“携菌不发作”。在长途运输下机体免疫力下降会出现致病病原微生物几何式增长,故出现病症的显现。支原体与巴氏杆菌发病症状近似,体温升高40~42 ℃的稽留热、呼吸频率增加、肺部组织存在坏死病灶。差异在于前者肺间质增加后者增加不明显,前者发病时间长后者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前者不存在败血症症状后者存在,在解剖后可以发现脾脏与肺部存在出血点。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即使可以治愈,但对于后期增重与生产性能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同等饲养条件下日增重降低、配种率降低等。

2 减少长途运输应激方案

2.1 牛源选择

目前架子牛收中,牛源的购进多以大型的活牛市场或牛源集中中转场为主,这就会出现短时间内牛只多次被倒手交易,并且在倒手出售的同时牛只得不到充分休息、饲喂与供水无法保证,体能损耗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这就出现了运输后牛只体况及机能下降,不利于饲养场饲养。在牛源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况健康的牛,健康牛具有以下特点:精神良好、眼亮有神、警觉性较高、无低头垂耳现象、眼角处洁净无污物、鼻镜湿润、鼻孔内无粘液、被毛具备良好的光泽、呼吸匀称。对于部分牛源的挑选需要注意该牛是否为反复治疗牛或短期内治疗牛。

2.2 到场后饲喂调整

在饲料调整上需要根据运输季节、运输时间、转运前牛只在栏的情况等因素合理调整下车后牛的日粮。在牛下车后应保证充足的饮水特别是在北方的冬、春季更应保证运输牛的饮水,防止出现因饮水不足造成瓣胃堵塞也称“百叶干”;适当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含量可以改善降低运输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15],例如维生素A含量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与机体细胞的介导免疫[16-17];尽量饲喂优质干草,避免马上急于饲喂青贮饲料或酒糟,调整瘤胃发酵后逐渐增加青贮或酒糟的饲喂量,可以适当在饲料中增加反刍健胃类的添加剂;提高日粮中的蛋白含量高于平时2%~3%。可在饲料中添加每头、每日30 g的碳酸氢钠,调节瘤胃pH值并促进饮水。入场初期精、粗饲料配比为2∶8,增加优质粗饲料占比、粗饲料种类以及适当调整粗饲料的长度。在挑选架子牛时需要注意散放牛与圈养牛的区分,因为两种牛的基础饲喂不同,回场后需要根据牛群的特点逐步改变饲喂结构,最大限度降低饲喂差异导致的瘤胃环境改变。

2.3 加强管理

牛舍在安置新牛前需要提前使用火碱消毒,新舍建议使用前用1%~2%的火碱进行场地消毒,入牛前使用过氧乙酸再次消毒并中和火碱;旧舍建议使用2%浓度的火碱消毒3次以上达到杀灭细菌芽孢目的,最后一次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并中和火碱。牛舍的食槽与水槽需要使用0.5%的高锰酸钾进行刷洗,对围栏、卸牛台等固定设施的消毒上选择雾化效果较好的消毒泵进行消毒,消毒不留死角。牛群在入场前准备卸牛台,卸牛台首要注意防滑,可铺垫细沙或干草做防滑使用;其次注意卸牛台宽度,特别是在下坡出口避免出现大牛拥挤;在卸车时注意控制牛的下车速度,不要出现牛群下车时快速俯冲,注意通道防滑避免摔倒。下车后,首先观察是否存在病弱牛及运输中造成外伤的牛只,若存在则需要及时分隔开,便于观察与治疗。下车后对所有新入栏牛只建立档案,并在入栏后5~7 d内,每日记录新入栏牛体温,对于高热的牛只及时治疗。新入场的牛需要按照入场时间、收购地点、品种、体重、性别具体分圈,便于管理。春、秋季温差较大的季节需要注意运输应激诱发支原体感染,特别是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牛源输送。

2.4 活牛运输

肉牛的运输应激会受到包括运输距离、季节天气、运输牛体况、运输车辆车厢内的防滑措施、运输时密度等诸多因素影响[18]。运输季节春秋两季比较适宜,夏季气温较高,夏季运输需要注意防暑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需要注意防寒、防风,由高温地区向低温地区运输时需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入车厢内,可用苫布覆盖车顶部,但要注意切忌车顶全封闭,容易造成车厢内温度过高,在下车时牛只出现温差过大,造成感冒[19]。运输距离不超过800 km,平均体重300 kg肉牛运输密度建议在1.4 m2/头,或至少保留1个空牛位置,便于途中出现趴卧牛对此类情况的处理。肉牛在起运前不建议大量饲喂精饲料,可以保障供给饲草足量饮水。在车辆防滑上最好选择细沙铺垫厚度在10~15 cm左右,亦可使用垫草厚度在20 cm左右。运输车辆需要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与急转弯,车辆也需要在运输前检查是否存在尖锐处、易对牛刮伤处都需要提前处理,防止运输中对牛造成伤害。

3 总 结

对于肉牛长途运输应激的处理,直接关系到肉牛养殖后期经济价值的发挥,正确的处理运输应激并把控牛源选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的损失,发挥家畜的生产性能。

猜你喜欢
瘤胃屠宰肉牛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肉牛口炎咋防治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