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进会
(平山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平山县生产食用菌的历史悠久,其中黑木耳在清朝咸丰年间已有生产记载。平山县食用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提升阶段。目前已发展建设了三汲乡、大吾乡、营里乡、合河口乡、温塘镇等多个黑木耳生产基地,共推广黑木耳种植专业村50个,带动农户达到2 000多户,平均每个种植户增收2 000元以上。目前,全县黑木耳3 000亩、香菇300亩。黑木耳干耳产量1 500吨,产值0.9亿元;香菇鲜菇4 500吨,产值0.27亿元。合计食用菌总产量6 000吨,产值1.17亿元。其中黑木耳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认知度较高,目前平山县已成为周边县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之一。
2.1 各生产基地技术积累不足。近年来,平山县共引进推广液态制菌技术、高压灭菌、恒温培养等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10多项,其中新品种及配套技术5项,提高了产量及品质。但在生产中发现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在液态制菌过程中,仍然存在制菌质量不高,或是多个批次大量杂菌染污的现象;高压灭菌不彻底;装袋机等相对简单的设备出问题后不能自己进行维修;在出耳过程中出现问题,不知道怎么及时应对等问题。在出现这些问题后,各园区及基地往往需要咨询外部专业技术人员或厂家才能解决,说明其技术积累不足。
2.2 生产管理不精细。各园区及基地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管理较为粗放,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影响。相对普通农作物来说,食用菌生产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特别是菌棒制作到出菌这个环节。因此,各企业既需要懂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又需要一般技术工人及大量的熟练工。但由于企业生产管理上及内部制度等问题,企业很难把各种层次的人才及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有效运作,导致生产中出现各种问题。
2.3 生产设备、设施利用率低。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平山县多数园区及基地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生产设施、设备,其中润众、国脉、菌聚园等基地采购了自动化菌棒生产线,建设了恒温育菌车间等先进生产设施、设备。但全县各个基地设施、设备总体利用率仍较低。原因主要有:因缺乏资金,影响生产资料采购、设备维护等,导致不能开工或不能全力生产;因技术或是管理问题不能有效整合各类新旧设备进行生产,导致大量设备闲置;因菌种污染等技术问题导致生产连续性出现问题,被迫降低产能,降低设备利用率;因出耳基地面积较小、菌棒销售市场开拓不力、不能有效吸引农户种植食用菌等原因,被迫降低产能。
2.4 生产效益相对低下。一是食用菌产量、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菌棒生产技术、制菌、灭菌、出耳等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导致单位面积出耳产量、质量相对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需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作为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二是产业链较短、从事深加工企业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
3.1 加强业务培训。加强食用菌业务培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与各大院校合作,积极和组织合作社、种植基地、种养大户合作,定期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高他们的食用菌生产水平,从而实施标准化生产。
3.2 提高管理能力。平山县食用菌产业处于提升发展阶段,发展尚不成熟。因此,要多学习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可由农业部门组织企业及基地相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兄弟县市及先进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管理经验,从而为我所用,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
3.3 进一步完善县内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内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知识培训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消除劣势,构建各地有序管理、服务及生产的格局,促进产业健康、高效的发展。
3.4 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强食用菌初加工能力,发展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可利用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扩大龙头企业规模,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品,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着重品牌建设战略,增加产品附加值,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搞好品牌建设。在搞好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带来的附加值。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组织生产和加工,注重产品质量,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绿色有机生产,提高产品美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