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辉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林业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543)
巴音温都尔沙漠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北部,是全区五大沙漠之一,主体分布在乌后旗的西部和北部,由本巴图、海里、巴音查干3片沙漠组成。总面积约100万hm2,是华北地区风沙危害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扬沙和沙尘暴的主要增尘区之一。沙区内的牧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均收入减少,个别地区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且巴音温都尔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两大沙漠呈现出“握手”之势,给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已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心腹之患。
从2000年开始,乌拉特后旗结合当地地广人稀、劳力少、交通不便等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尝试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省劳力、规模大特点的封育、飞播措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沙漠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
飞播、封育作为乌拉特后旗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成立了由旗政府分管领导挂帅,林业局局长负总责,分管局长抓落实的旗飞播造林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集中实施。通过典型的成功实例,积极主动在群众中宣传,提高了群众对飞播治沙及封沙育林的认识,使飞播治沙、封沙育林在沙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后续工作带来群众的支持。
乌拉特后旗飞播区封育都处在牧区,林牧矛盾突出,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一是对飞播区、封育均采取架设高标准机械围栏,在飞播区周界明显处树立坚固的标牌;二是林业局与各苏木镇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明确权利、职责和奖罚措施,设有专人管护,严禁在封禁期间放牧、砍柴等人为活动。
生产建设季节,市旗两级林业局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把科研、推广与生产相结合,及时积累了科学数据和经验,及时下达飞播封育的各项技术标准和要求。
2.3.1 播区选择坚持“三不选”:沙丘高大的不选、禁牧有困难的不选、规模面积小的不选。重点选择了沙化严重,植被稀疏,林牧矛盾少,有覆沙条件,降雨在100mm左右巴音温都尔沙漠东南边缘,紧靠阴山山脉北麓的相对平缓的沙丘地带。
2.3.2 飞播种子筛选严把“五关”:一是严把种子调运关。采购的飞播种子都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和标签。二是严把种子质量关。采购的种子进行发芽率、净度等质量检验,完全合格后用于飞播造林。三是严把种子处理关。飞播用种经过精选机净选后,全部采用多效复合剂、ABT生根粉包衣、丸粒化技术,有效地防止动物的危害,种子位移、闪芽、鸟鼠驱避等问题,提高了种子保存率。五是合理掌握种子混播比例关。根据乌拉特后旗飞播区的环境特点杨柴、花棒、紫蒿混播的适合比例为3∶3∶2。
2.3.3 飞播作业方式力求高效。采用Marpsoure和GPS导航,取消了地面信号;同时为防止漏播,采用交叉式飞行作业方式。
2.3.4 播期选择宜早不宜晚。根据实地情况,每年6月中下旬定为飞播造林的集中时间。
2.3.5 加强飞封管护管理。林业局与苏木签订防治合同,并提供相应的药械和防治经费,根据兼职测报员定期提供的病虫鼠害情况,适时防治。飞播区、封育均采取架设高标准机械围栏,在飞播区周界明显处树立坚固的标牌,与各苏木镇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明确权利、职责和奖罚措施,设有专人管护,严禁在封禁期间放牧、砍柴等人为活动。
一是从2003年开始,乌拉特后旗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对飞播区用种子、围栏、刺丝、加强柱、水泥杆和安装施工等内容开展了公开招投标工作。10多年来,先后开展飞播招投标10多次,通过工程招标和专业队伍施工,保证了种子和围封材料质量,节约了工程资金,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二是严格按审批作业设计施工,无作业设计及作业设计不合格的不准施工;三是按国标《规程》要求,搞好成苗成效调查,建立并完善飞播、封育技术档案。
一是依法管护,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建立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伍;加强巡查守护,对重点火险区实行专人看守,严禁火源进入飞播区,从源头上消除火险隐患;二是通过明确责、权、利,用利益机制调动农牧民自主治理与管护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病虫鼠害预防与防治。林业局与苏木签订防治合同,并提供相应的药械和防治经费,根据兼职测报员定期提供的病虫鼠害情况,及时防治;四是种子全部进行鸟虫驱避剂包衣。几年来已完成大粒种子包衣15万kg,使用包衣剂21t,有效控制了鸟虫危害;五是实施了PVC管防治大沙鼠试验,PVC灭鼠技术,且能避免羊、骆驼等家畜和有益天敌的直接误食,解决了化学灭鼠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通过实施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乌拉特后旗现在在巴音温都尔沙漠实现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9.82万hm2。同时,结合全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草原生态奖补、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的实施,乌拉特后旗已累计转移牧民1377户4824人,休牧牧民136户468人,进一步加快了巴音温都尔沙漠的林草植被的恢复。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乌拉特后旗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契机,始终把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作为改善巴音温都尔沙漠生态环境、增强当地农牧业发展后劲、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工程,坚持从强化管理和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8.67万hm2,其中集中连片实施飞播、封育6.67万hm2以上,飞播项目区形成了3.33万hm2集中连片的绿洲,有效地固定了边缘流动沙丘。飞播造林成效面积率稳定保持在55%以上,固定了流动沙丘,飞播造林取得了初步成效。
自飞播、封育以来,飞播、封育区集中成片、长势喜人。在沙地中形成团块状相互交错的防风固沙林草体系,发挥着强大的防风固沙作用。植被的增加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了有机质含量,灌草长势旺盛,单位面积产草量增加,缓解了其它草场压力,使茫茫沙海变为绿州。不仅治理了沙化土地,改善了环境,也为乌拉特后旗进一步加大治沙力度奠定了种源基础。
实施飞播、封育即改变了沙区的自然面貌,也为沙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牧业生产条件也随之转变,有力地促进沙区的畜牧业发展,使牧民收入增加,生活得到改善。
今后巴音温都尔沙漠治理将进一步发挥飞封治沙的潜力和作用,把飞封做为巴音温都尔沙漠治理的主要措施,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治理含中、高大沙丘的技术和模式及适宜乌拉特后旗不同沙地类型的综合治理模式。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