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坤
(天津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300402)
作为蛋鸡生长发育、生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磷缺乏会引起蛋鸡营养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蛋鸡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要认识到磷缺乏症的严重性,保证饲料中磷含量充足,防止蛋鸡机体发生吸收障碍,做好蛋鸡磷缺乏症的防治工作。
蛋鸡磷缺乏症的临床症状是早期病禽不愿走动,表现为喜欢蹲伏,食欲不振,嗜睡,出现生长发育迟滞等症状。对于患病的幼禽,其喙和爪更容易弯曲,跗关节肿大,肋骨末端出现念珠状的小结节,会出现蹲卧或跛行的症状,有的会伴有拉稀症状。高产鸡的产蛋高峰期是主要发病期,其发病初期会产薄壳、软皮蛋,产的蛋越来越少,蛋的孵化率也大大减少,通常产蛋鸡饲料中的有效磷含量在0.29%以下,其产蛋率就会减少,降低种蛋孵化率。后期病鸡的胸骨就会直接S 状弯曲变形[1]。这一病症骨骼、关节为主要病变部位,全身各部骨骼的肿胀程度不同,骨体折断的概率增加,出现骨密质变薄、骨髓腔变大的情况,所以有的病鸡肋骨会变形,胸骨呈S 状弯曲。有的病鸡会出现较大的软骨缺损或附着的纤维样物,胸骨和肋骨骨折,雏鸡的胫骨、股骨、头骨比较疏松。通常蛋鸡缺乏磷就会表现为厌食、倦怠、生长迟缓、骨骼发育不良等,如果病情严重也会发生软骨症和佝偻病,表现出和缺钙一样的症状。因此,必须要在发病后第一时间改善饲料成分,适当增加VA和VD等用量,骨粉、磷酸氢钙、贝壳粉、石粉和鱼粉等也可以补充,而且不能使用磷酸氢钙,要选择优质的骨粉。
蛋鸡磷缺乏症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喂养的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磷,因为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阶段需要大量的磷,一旦磷含量不足可能患磷缺乏症。而且很多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会对两种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通常雏鸡和产蛋鸡饲料中钙、磷比例在1:1~4:1[2]。磷缺乏症也是因为缺乏VD,其为磷吸收和代谢起重要作用,一旦缺乏VD就会引发磷缺乏症。现在很多蛋鸡日粮中出现蛋白质过高或脂肪、植酸盐过多的情况,而且其居住环境温度高、运动量不足、日照时间少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磷缺乏症。当然,疾病、生理状态对磷的代谢和需要量也会产生影响,可能引起缺乏症。
必须要提前做好蛋鸡磷缺乏症的预防,家禽日粮中磷的供给量必须要足够,保证食物中磷的比例,产蛋鸡和雏鸡日粮中磷必须要达到正常量。舍饲笼养的家禽还要保证其可以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如果蛋鸡已经患缺乏症,饲料中的钙、磷水平就要增加,通过对钙、磷比例的调整来化验饲料。磷的补充可以通过磷酸氢钙、骨粉、贝壳粉等原料,如果非产蛋鸡缺钙,就要提高钙水平1%,产蛋鸡缺钙,磷水平必须要提高,钙水平也要提高3%,病禽还需要加喂鱼肝油或补充VD。
蛋鸡磷缺乏症预防要做好早期诊断或监测预报,因为家禽日粮中缺磷,最初最明显反应就是血清无机磷浓度会下降到2~3mg/100ml,浓度比较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并伴有血清钙浓度的轻度上升。在产蛋鸡低钙日粮中,血钙浓度降低症状48h 内就会出现,超过一定时间血钙就会出现更大幅度下降。蛋鸡磷缺乏症早期诊断或监测预报要通过血磷、血钙浓度测定,同时进行骨骼X 射线检查,这样才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经济损失继续扩大。
对于患磷缺乏症的蛋鸡,要在其日粮中补充骨粉或鱼粉,这样可以提高这一病症的疗效。如果日粮中的钙多磷少,在补钙时补磷就可以通过磷酸氢钙、过磷酸钙等进行。如果日粮中磷多钙少则补钙就是重点,病禽需要加喂鱼肝油或补充VD3。现在病鸡饲料通常同时运用磷酸氢钙与其他钙源饲料,这样其吸收率比较高。如果饲料中磷太少,会引起蛋鸡发生肾病变和痛风,这就要求必须要注意饲料中的钙、磷比例。
各品种和年龄段的鸡都有可能缺乏磷,这一病症没有季节性,其日粮中VD、钙、磷的含量和比例是引发这一病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病症防治的重要性,其会影响蛋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所以必须提前做好预防,把握引发病症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蛋鸡安全、健康的成长,提高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