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芳
(山西省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033200)
屠宰检疫是动物卫生执法机构对屠宰场(点) 的动物进行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的工作,检疫合格后的签发检疫证明。生猪实行定点屠宰和集中检疫是有效防止动物疫病蔓延,提高肉品卫生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保证肉品卫生质量,严格控制病害生猪上市,保证公众食用放心肉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屠宰管理和检疫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对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关键控制点做一论述。
在实际检疫工作中,检疫人员同生猪所有者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因此,建议工作人员依法进行检疫管理,逐渐加强执法管理措施,为做好肉品检疫工作提供最基本的规范保证。保障定点屠宰和集中检疫的有效进行。同时对管辖的定点屠宰场进行随时抽检,根据抽检情况督促提高屠宰检疫管理。对违反或阻碍检疫工作的有关人员根据我国《动物防疫法》 及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最后主管机构必须定期对屠宰场管理人员法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认真配合检疫机构的定点屠宰检疫工作。
在实际执法过去中,有部分检疫人员缺乏足够专业技能,对肉类卫生状况及肉品缺乏正确的认识,缺少工作责任心,不严格执行检疫工作所有程序,这些都直接会使屠宰检疫过程中容易漏检误判,影响肉制品的卫生质量。由此必须选拔有较高专业素质、责任感和有原则的检疫人员。
所有的动物检疫人员在被派遣驻屠宰场工作前都要进行必要的职业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学习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培养职业道德,综合对检疫工作者素质进行提高。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动物检疫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工作要求,采取竞争激励机制,组建一支专业的检疫部门。定期对一线检疫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对工作质量进行量化管理,与时俱进的提高动物检疫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依法使用证书的指导和监督。检疫人员应指定人员并设置岗位,确定任务,并以目标管理的形式发放。屠宰场应配备足够的检疫人员,以确保屠宰必须检疫,并禁止病害肉流出屠宰场。
宰前检疫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被屠宰动物进行检验,防止患病动物进入屠宰加工环节,是保证肉制品卫生质量屠宰检疫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程序。屠宰前动物疫病检疫能否第一时间检测出病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病猪。同时屠宰过程又可以实现病健分宰,是保证动物肉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宰前检疫主要包括入场消毒、临床活体检疫、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入场检验登记等。
宰后检疫是指屠宰后按照规定和有关规定对动物机体、组织、器官进行检验。通过对这些组织器官的检测可以更进一步检测出生猪在屠宰前没有检查出来的潜在或外在表现不明显的疫病。这是由于常规屠宰前只能通过观察生猪外在状态,如体温、有无怪异行为、采食量、精神状态等生理临床特点来判断是否带有疫病,这样会忽略潜伏期病猪,并与健康生猪共同屠宰。屠宰后的检疫工作可以弥补之前的检疫不足,通过尸检可以发现病猪疫病情况,第一时间对肉品进行规范处理,一方面阻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发展,另一方面又监管了动物产品卫生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食用健康的肉质食品,维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现阶段对生猪屠宰后检疫主要是以下流程,首先对头部和皮肤进行检疫,屠宰完毕后重点检验内脏、体内寄生虫等项目,对检疫合格的产品检疫盖章并签发检疫证明,各地方根据地域流行性疫病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适当增加检疫内容,在肉类产品检疫过程中,屠宰后的检疫俨然成为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环节中,消毒工作一直贯穿始终,也是保证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感染源在外部环境中传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继续蔓延。消毒工作同时也是确保屠宰场内外工作环境健康卫生的重要措施。同时及时有效的卫生清洁工作可保持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减少肉品受污染的概率。通过消毒工作可有效消灭病原存在的空间,消除病害和染疫生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屠宰场消毒的范围包括与病畜及其产品有接触的一切物品、病畜、禽类流通道路和停留的场所。屠宰场、内外环境、具体操作使用的屠宰器具等,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每项消毒工作。另外对动物检疫工作者既要做好常规工作中的检查任务,也要记录好每日消毒,保证整个屠宰运输和操作环节都在消毒达标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