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症29例

2019-01-06 07:33俞晶晶范军铭赵胜杰
中医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灵枢心神肝火

俞晶晶,范军铭,赵胜杰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河南 郑州 450004)

失眠亦称“不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睡眠相关性疾病。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不寐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其发生常与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1]。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同时易于继发焦虑、抑郁甚至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及精神疾患,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危害。因此,本病的研究对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29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9例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门诊收治的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男13例,女1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观念;③对睡眠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社会功能; ④至少每周发生3次,病程超过1个月; ⑤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即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1]中关于肝火扰心型失眠的诊断标准。主症: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次症: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象:舌红苔黄。脉象:脉弦而数。

3 治疗方法

给予穴位注射,采用丹参注射液(由四川升和制药生产,批号 Z51021303 ,10 mL)。取穴:双侧安眠穴、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或碘伏进行局部皮肤及针具常规消毒,用5 mL的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1 mL,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 mm并缓慢进针;待出现针感,抽吸无回血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注射0.3~1 mL;出针后用无菌辅料覆盖胶布固定。隔天1次,1周3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加针刺治疗,取穴:双侧神门、四神聪、申脉、照海、心俞、厥阴俞、胆俞为主穴。还可以根据临床症状,辩证配伍其他穴位。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或碘伏进行局部皮肤及针灸常规消毒,选取双侧神门、四神聪、申脉、照海、心俞、厥阴俞、胆俞等穴。选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0.25 mm的毫针(由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82531)待针下得气以后,予神门、四神聪、心俞、厥阴俞、胆俞施以平补平泻法;泻申脉、补照海,针刺的刺激强度以患者的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5 min行针1次,隔天1次,每周3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 d。治疗1~5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至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5 结 果

痊愈1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9.66%。

6 讨 论

在历代医籍中,对不寐的论述诸多,《黄帝内经》称其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灵枢·邪客》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素问·逆调论篇》曰:“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学上认为不寐的病因虽多,但主要是因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心失所养所致。且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因此不寐的治疗以调整脏腑阴阳,安神定志为原则。病性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实证多因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虚证多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宁所致[1]。

《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阐述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心主神明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生命和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功能[4]。心神正常,各脏腑功能有序,阴阳调和。《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着谓之心。”阐述若情志所伤,首伤心神,导致五脏六腑气机失调,功能紊乱;若心神失养,可见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症状。心神受损,血不归心,心无所养,气弱无以行,气机运行不畅,血无以推,神不安于室,心神不宁,则发为失眠[5]。《灵枢·本神》记载:“肝藏血,血舍魂。”若肝失疏泄,肝火旺盛,魂不守舍,则出现烦躁易怒,夜寐不安;若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则见失眠多梦。且心主神明,主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两者协调,可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肝气条达,有助于心神内守[4]。临床常见肝火扰心型,心火与肝火母子相及,相互影响;肝气郁结,肝失条达失其疏泄,肝郁化火,则上扰心神,神失所养,脏腑阴阳气机紊乱,则出现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甚则彻夜不眠,伴目赤耳鸣,口干口苦,头晕脑胀,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等症状。

《类症治裁·卷之四》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灵枢·根结》谓:“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和形于气,使神内藏。”说明了针刺可以起到调整脏腑阴阳,安神定志的作用。临床大量研究也证明了针灸在治疗神志、意识等疾病方面,诸如心悸、失眠等病症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心主神明,神门为心之原穴;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穴,通过阴维脉,可治心、胸、胃疾患,与神门穴相配为原络配穴,可奏和胃宁心安神之功[6]。《灵枢·脉度》曰:“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寒热病》谓:“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共同濡养眼目,主司眼睑开合,故取阴阳跷脉的起始穴位照海、申脉,并以泻申脉,补照海的方法来调和阴阳平衡,而达到安神利眠。安眠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有效穴;《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曰:“惊不得眠……三阴交主之。”三阴交为肝、脾、肾经的交会穴,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穴,既可调节先天和后天之本,又可益气养血安神;足三里为全身保健之要穴,可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使心血得养,则心神得安;四神聪,位于巅顶,从巅入络脑,且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发现,刺激头部穴位可使脑血管痉挛得到解除,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同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异常放电得到抑制,人体达到真正放松状态而睡眠[7];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故选取背俞穴的心俞、厥阴俞、胆俞来改善五脏六腑功能,调和阴阳气血平衡,醒神开窍,镇静安神以利眠。

总之,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且操作方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而且长期口服易让患者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的安定类药物,致服用药物剂量不断增加,长久依靠安眠药入睡,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且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失眠。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可以发挥针刺和药液的双重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临床发现验证,证明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一般多年的失眠患者,经过穴位注射和针灸结合系统治疗后,在短期时间内,病情即可有所好转,失眠症状减轻,睡眠逐渐恢复正常;长期失眠症患者,多有焦虑抑郁的表现,因而,在治疗期间,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情志状况,正确的诱导患者减轻心理障碍,放松心情,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灵枢心神肝火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微信在线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