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炎,张领丽,付丽娟,袁智宇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心悸病是指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心律失常,后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1]。中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据其心悸、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可归属中医学“心悸”“心下悸”“怔忡”“脉结代”等范畴。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连年攀升的态势。西医学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着各种难以避免的局限。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治疗心律失常,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
袁海波教授从医五十余年,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袁老以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根据心与脾胃之间的生理和病理关系辨治心悸病,依据脾病及心、心病伤脾的病机变化,立温脾、补脾、运脾3法,以理中汤、归脾汤、参苓白术散3方化裁治疗心悸病。笔者有幸跟随袁老侍诊,今录导师辨治心悸病经验以示同道,为心悸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心为阳脏,主血脉,主机体血液运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气、心血的生成有赖于脾胃的化生,如清代钱艺《慎五堂治验录》中记载:“盖心为君主而主血,血不能自生也,赖饮食入胃而脾气散经,奉心化赤,血气周流。”心主一身之阳气,脾的运化功能也要依赖心阳的温煦。清代唐宗海《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可见心与脾之间生理功能的正常是相互依赖的。心与脾胃在经脉上的联系古代医家也有论述,《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又曰:“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经别》曰:“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可见心脾两脏在经络上也密切相关。
袁老认为:心为君主之官,若非先天禀赋不足或邪毒较重,少有外邪直中心脏,引起心悸病,多由他脏功能失调或气血阴阳的损伤,导致心气、心血的亏损,心神失养,形成惊悸怔忡之证。故心悸病虽然分为虚实两端,但临床上虚证多于实证。根据脏腑五行归属,心主火,脾主土,为母子关系,子盗母气,则脾病及心;母病及子,则心病伤脾。故心脾在心悸病的发病机制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脾居中州,化生万物,脾阳上奉心阳,下济肾阳,为一身阳气的重要来源。若禀赋羸弱,或久病亏耗,导致脾胃虚寒,脾阳受损,子盗母气,则心阳失温,心气不足,不能固摄心神,从而引起心悸的发生。正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阴阳反常,闲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的记载。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而藏神,心神的安定,依赖于气血的濡养。思虑过度,可使脾运失常,气血化生不足,心血失养,则心神不安。正如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到的“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可致阴血暗耗,血脉空虚不能濡养心神,则出现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心悸病。朱震亨《丹溪心法》也提到的“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运困滞,一则化生气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失养,发为心悸;二则水湿留而成痰湿,阻滞脉道,血运不畅,发为心悸。
袁老以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辨治心悸病,根据脾病及心、心病伤脾的病机变化,立温脾、补脾、运脾3法。①温脾法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依据,先温脾阳,脾阳充足则一身之阳气健旺,心阳得温,心阳充沛则推动脾阳的生化。清代何梦瑶《医碥》曰:“脾之所以能运化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不行,得心火以化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可见心脾之阳相互化生,温脾则令心火旺盛,心火充足也可使脾阳健运不息,心脾之阳充足则心神安定,达到治疗心悸的目的。②补脾法以补养心脾血虚为立足点,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曰:“惊悸,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补养心血可使空虚之脉道变得充实,心神得到心血的充分濡养,悸动得平。③运脾法多在心脾气虚、水湿不化引发的心悸病中发挥效果。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曰:“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清代唐宗海《血证论·怔忡》曰:“凡思虑过度及失血家去血过多,乃有此虚证,否则多挟痰瘀,宜细辨之。”可见心悸的发生:一为脾胃所生化之气血不足,二为水饮滞化、湿困脾运。其根本原因仍在于脾胃健运失常所致,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因此,脾得健运,停留之水湿得以运化才能化生气血,心神得养,心悸随之安定。
理脾3法用于治疗心悸病,以健运脾胃为根本,脾胃之气充足,气血化生有源。脾胃健运则气机升降有序,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脏腑功能协调有序,气血充足,心神得以濡养,则心悸病可安定。
温脾法以理中汤为代表方,该方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温中散寒的代表方,临床可以用来治疗阳虚型心悸病。方中干姜为君,用之温散中焦之寒;党参为臣,培补中焦之气;佐以白术,用之健脾燥湿之效;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本方以甘温补气之品,从补后天之本中,培补五脏,令五脏之主安定,达到温脾阳而助心阳之功[2]。方中干姜与党参入脾胃,一温一补,使脾之阳气充沛,精气化生充分,精充气足,则一身之阳旺盛,心阳随之得温。
补脾法以归脾汤为代表方,该方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方中黄芪、龙眼肉为君,健脾补血养心;人参、白术、当归益气健脾养血为臣;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安神定志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健脾为使,加入姜枣调和脾胃。临床研究[3]显示: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方中健脾益气之品令脾气充足,生化有源,达到补气生血的目的,使心脉得到气血的濡养,心神安定。
运脾法以参苓白术散为代表方,该方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功效。本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为基础,加入山药、白扁豆加强补气健脾之功效;薏苡仁、莲子、砂仁醒脾助运,渗湿止泻;莲子尚能养心安神;桔梗宣提肺气,祛痰,临床可用于痰湿内阻型心律失常[4]。在临床运用中,脾胃健运,机体亏虚之气得充,心气充沛,阻滞脉络的水湿痰浊之邪得化,脉道通利,心神充足安定。以上3方均从调理脾胃出发,治疗脾胃阳虚、心脾之气血不足、脾虚水湿不运引起的心悸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若中焦虚寒者所诱发之心悸病常用理中汤;若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所致心悸病,可选用归脾汤治疗;若脾胃虚弱,痰湿不化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患者,女,47岁,2018年1月3日初诊。主诉:发作性心慌、气短2年,再发1周。2年前,患者减肥节食后始发本病。症见:心慌,气短,胸闷,腰酸,腰痛,畏寒怕冷,胃隐痛,多梦眠差。患者平素喜食肥甘,面色暗黄,神态倦怠,舌质暗紫,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右沉细、左细弦无力、频结。既往有频发房性早搏病史,行射频消融术后1年。西医诊断:阵发心动过速 。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属心脾两虚弱,阳虚血瘀。治宜温阳健脾,养心活血,给予归脾汤加减,处方:党参15 g,生黄芪20 g,云茯苓18 g,白术20 g,麦冬15 g,炒枣仁20 g,合欢皮18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柏子仁16 g,桂圆肉20 g,山萸肉16 g,紫石英20 g,徐长卿15 g,乌药16 g,丹参20 g,炒枳壳16 g,仙鹤草20 g,炙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3枚。7剂,1 d 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二诊:服上药7剂,心慌气短减轻,胸闷好转,腰酸、腰痛减轻,胃脘痛明显改善,仍有畏寒怕冷,睡眠改善,多梦减少,大便黏滞不畅。舌紫暗好转,苔薄白,右脉沉细好转,左脉细弦无力好转,结消。上方继服7剂,用法同前。三诊:服上方14剂,心慌气短明显减轻,胸闷明显好转,腰酸、腰痛明显减轻,胃脘痛基本消失,睡眠恢复正常,大便黏滞不畅改善,畏寒怕冷稍改善,偶有泛酸。舌紫暗明显好转,苔薄白,右脉沉细明显好转,左脉细弦无力明显好转。
按 患者因节食饥饿致脾胃虚弱,化生气血不足,心血失养,脉行不续,心神失于濡养,则发为气短、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神濡养不足,心中悸动不安,则可见眠差,入睡难等症状;脾气无以化生,胃失所养,胃络瘀滞,发为胃脘痛。气虚阳弱,失于温煦,则见畏寒怕冷。面色暗黄,舌质暗紫,脉细、弦、结等均为脾胃运化失常,血脉不畅,气血运行不利的所致。
根据患者的发病机制,运用温阳健脾、养心活血之法,方中云茯苓、白术、炙甘草具有健运脾胃、利湿安神之效;党参、黄芪补益心肺,健脾助运,促血运行;乌药、紫石英温阳散寒,行气通脉;丹参、炒枳壳宽胸理气活血;麦冬养阴生津;合欢皮、生龙牡舒心解郁,安神定悸,改善眠差、心慌等症状;炒枣仁、柏子仁、龙眼肉养血安神,益阴止汗。服药14剂,患者脾胃之气已复,气血生化充盈,心神安定,瘀血得除,气机升降有序,脉络通达,故诸症好转,继服上方巩固疗效。
心悸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与脾胃有着密切联系,正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的“心劳病者,补脾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气机升降障碍,易产生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现象。运用温脾、补脾、运脾的治法,使脾胃运化有度,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足,心脉得以濡养,心悸得定,心神得安,同时临证加用行气、化瘀、燥湿、化痰类药物,加快病理产物消失,病情得到恢复。总之,在治疗心悸病中以心与脾胃密切的相关性为基础,运用温脾、补脾、运脾的治法,临床可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