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吉品治疗脾胃病经验撷要*

2019-01-06 05:45斌应艺裘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脾阳胃气胃脘

王 斌应 艺裘 磊

1 浙江省慈溪市中医医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 云南中医药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主攻中医脾胃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诊数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概述如下。

1 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黄帝内经》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论述了脾胃,为后世诊治脾胃病奠定了基础。《素问·刺禁论》指出:“藏有要害,不得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脏腑的气机升降出入有赖于脾胃的转枢,脾胃与其余脏腑相互影响。林师临证时也十分重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足,则五脏六腑得以营养,机体强壮,能抵御外邪的入侵[1]。《伤寒论》认为胃气的盛衰决定着伤寒病证的发生、传变与发展[2]。林师在临床治疗中多配伍益气健脾的药物,顾护中焦,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李东垣在继承《黄帝内经》脾胃理论的基础上,对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的病理性质、治疗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3]。他在《脾胃论》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也就是说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

叶天士既继承了仲景顾护胃阴的思想,又得到东垣补脾升阳治疗脾阳不足的启发,针对“脾阳不虚,胃有燥火”的患者,首创胃阴学说,使脾胃学说更加完善[4]。

2 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外邪入侵: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外感六淫皆能侵害脾胃致病,但以燥邪、湿邪为重,燥邪伤及胃阴,津液受损,胃腑失于濡养,胃气上逆,导致胃脘不适、呃逆、呕吐,湿为阴邪易伤脾阳,脾阳受遏,湿阻中焦,难以升清,气机升降失常导致呕吐、泄泻。

2.2 情志不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易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则会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同时,脾胃病的病情也会伴随着情志改变。

2.3 饮食不节:《医经溯洄集·内伤余议》指出:“夫饥饿不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因失节也。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之中兼有余,亦失节也。以受伤言,则不足,以停滞言,则有余矣。”说明食滞胃脘是引起脾气虚的重要原因,脾虚则无以升清,从而导致腹胀、纳呆、呃逆、大便不畅等症。

2.4 瘀血内阻:脾胃病日久,久病伤气,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导致气虚血瘀,阻滞中焦,不通则痛。久病入络,亦可由气及血,导致气滞血瘀,临床症见胃脘部刺痛,夜间痛甚,痛处固定不移。

2.5 脾气虚弱:患者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劳倦所致脾气虚,甚至脾阳虚,脾虚失于健运,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影响胃的腐熟水谷功能,易出现胃痛、便秘等症。

3 林师治疗脾胃病经验

3.1 顺其升降: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化生都离不开气机升降出入,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林师认为在调治脾胃病时以升降结合尤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中焦升降相对平衡,则运化受纳正常。

案1:余某,女,34岁。2018年2月2日初诊。患者呃逆、胃脘胀满数月,近1周因情志不畅加重,呃声连连,伴有嗳气,胃脘胀满、稍有疼痛,胁肋部不适,大便不畅,眠差,经行量少。舌红、苔薄白,脉左寸关濡弦上冲,右关濡弦。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底小息肉。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呃逆(气机郁滞证)。治法和胃平肝,顺气解郁。处方:旋覆花、扁豆衣、丝瓜络各10g,苏梗、佩兰、预知子各12g,桑枝、生瓦楞子(先煎)、金荞麦各1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二诊:呃逆好转,胃脘胀满明显减轻,大便转畅,经行量少。舌红、苔薄,脉左寸关濡浮,右关濡弦。前方加连翘、僵蚕、生龙骨、生牡蛎以散结、安神。再进7剂。三诊:呃逆明显好转,胃脘不适基本未作,大便成形,日1次,经量较前增多,上方加减继服1周,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按:患者呃逆、嗳气、大便不畅,提示气机不畅,升降失调,选用旋覆花、苏梗理气,扁豆衣、佩兰和胃醒脾,桑枝、丝瓜络、生瓦楞子、金荞麦通络散结,胃气以通为顺,选用预知子疏肝理气,使得肝气通达。诸药配伍,脾气升、胃气降,气机畅达,则病情自愈。

3.2 平调五脏:林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五脏不和则脾胃不安,例如肝脾不和导致泄泻,肺气失宣导致胃气不降,肾阳亏虚导致脾阳不足等。因此,林师在治疗脾胃病时强调从肝、肺、肾论治,灵活运用疏肝理脾、宣畅肺气、补肾益脾等方法,皆取良效。

案2:黄某,男,39岁。2018年2月23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原因导致失眠,数月来胃脘胀满,偶有上腹部隐痛,伴嗳气,大便偏稀,纳食一般。舌胖质浊、苔薄腻,脉左寸濡,右尺弦濡。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超声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壁毛糙。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失眠。中医诊断:胃脘痛(肝郁气滞证);不寐。治法疏肝理脾。处方:党参、红藤、茯神、预知子、丝瓜络各12g,白术、首乌藤、炒谷芽、炒麦芽各15g,炙甘草3g,浙贝母、合欢皮各1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睡前服。二诊:患者诉睡眠有所改善,胃脘部无明显不适,大便偏稀,舌稍胖齿痕、苔薄,脉左寸关濡,右尺弦。前方加减继服。

按:由于情志因素,常引起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病症状。由此可见,不寐与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气不降,则失眠头重,头晕胸闷。脾胃正常化生血液,则心有所主。本例通过疏肝理脾调整全身脏腑气机,病因得除,症状得缓。

3.3 用药轻灵:林师认为,临床上有一部分脾胃病病延日久,久病易耗伤阴液,甚至阴损及阳,故用药宜轻灵,清热不可纯用苦寒以免伤及脾气,理气不可过用芳香温燥以免伤及胃阴,养阴不可过于滋腻以免助湿。治疗上应配伍甘凉柔润的药物以滋养胃阴,如麦冬、玉竹、沙参等。

案3:鲁某某,女,39岁。2018年1月26日初诊。患者胃脘不舒,间断反酸、烧心数月,近日因饮食生冷再次发作。患者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10余年,就诊时胃脘部胀满,反酸、烧心,口干,夜间为甚,下肢怕冷,不欲饮食,大便干结,经行量少,夜寐不佳,梦多,舌红质稍浊、苔薄,脉左关缓尺偏弱、右关浊。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寒热互结证)。治法甘润化痰,养血滋肾。处方:南沙参、黑豆衣、苏梗各12g,煅瓦楞子、槲寄生、首乌藤、酸枣仁、炒谷芽、炒麦芽各15g,扁豆衣1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1周后随诊,患者诉胃脘转舒,反酸、烧心亦减,大便正常,前方继服,嘱患者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性食物。

按:患者有多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久病耗损胃阴,因饮食生冷发病,寒邪凝肺,肺失肃降,导致胃腑不通,引起胀满、反酸等不适。选用南沙参、酸枣仁养阴润燥,煅瓦楞子止酸化痰,扁豆衣健脾化湿,苏梗理气宽中,槲寄生祛风胜湿,黑豆衣养血祛风,首乌藤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炒二芽健脾开胃,全方共奏养血滋阴、酸甘化阴之效。

3.4 善用经方:林师十分推崇经方组方立意,认为其方证对应,药简效宏。然临床用药,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重视配伍加减,尤其是结合江南人群多虚、多瘀、多湿的体质特点,适当化裁,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案4:张某某,男,53岁。2018年3月19日初诊。患者胃脘不舒,胀闷胁痛,晨起口苦咽干1月余,时善叹息。素有慢性胃炎史,进食油腻后口苦加重,情绪时有起伏,夜寐多梦,舌红质稍浊、苔薄黄,脉左关弦右关濡。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肝脾不和证)。治法调肝和脾。处方:醋柴胡、炒黄芩、炒党参、八月札各12g,姜半夏、苏梗各10g,炙甘草3g,绿梅花6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药后患者诉胃胀好转,胁痛减轻,口苦较前减轻,夜寐好转。

按:肝脾同处中州,土壅则木郁,木郁则土滞,肝脾不和,肝不能升于左路,则脘痛胁胀,胃不能降于右路,则口苦咽干,林师借用小柴胡汤法,调和肝脾之气机,减姜之热,枣之腻,加用绿梅花、八月札、苏梗等轻灵之品,调肝木和脾土,气机一调,诸症可缓。

4 小结

本文总结了林吉品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从理论渊源、病因病机、临证特点、验案介绍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林师运用气机升降、平调五脏、用药轻灵、善用经方等治疗脾胃病的特色。为中医药临床医生治疗脾胃病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脾阳胃气胃脘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阎小萍教授运用“益脾阳,滋脾阴,健中土”辨治风湿病经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护脾阳、防脾湿脾好身体才好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