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李 剑
(接上期)
1.《中医学概论》问世
1956年卫生部修订高等医药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时,增列的中医药课程时数为:医疗专业144学时,儿科专业139学时,卫生专业60学时,口腔医学专业64学时,药学专业51学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高等医药学院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通知.医学教育资料汇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学教育司编印,1958:26.)。而中医研究院中医教材编辑委员会正在编修的《内科学》、《外科学》、《针灸学》、《本草》和《中国医学史》5部中医教科书,也计划供给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之用[33]。
同年9月,新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的吕炳奎提出编修《中医学概论》,以配合“西医学习中医”的需要。此议得到郭子化副部长赞同后,吕炳奎将其委托给江苏省中医学校。吕炳奎“要求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俗易懂地阐明中医理论体系”[34]。
1958年10月,《中医学概论》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随即被卫生部定为高等医药院校(非中医专业)试用教材。该书初版分上、中、下三篇,系统介绍阴阳五行、藏象、病因、诊法等中医基础理论及常用中药250种、方剂208首,并分述内、妇、儿、外、眼、喉科及针灸、按摩、护理、气功等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同年12月,《中药学概论》也出版了。《中医学概论》初版发行了68万多册,《中药学概论》发行37万多册。从1959年春开始的两书修订工作至当年底完成。《中医学概论》修订本改为上、下两篇。在初版上编阴阳五行章之后,增附“五运六气”一节;初版中编改为下篇,新增内科概要、眼科概要、气功概要三章;初版下编全部内容及附录中“医德”一章,则被删去。对于上编的经络、病因、诊法、治疗法则及下篇的针灸、外科、儿科、伤科、按摩等各科概要均做了较多的增补和修改。经此番修订,该书已达到吕炳奎当初的设想,适用于医学院校中医教学。《中医杂志》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将使西医学习中医,医学院校增加中医课,以及中医温课、中医带徒弟的教材困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35]《中药学概论》新增药物70余种,并对每种药物的配伍用法做了较详细的说明[36]。
2.“大跃进”氛围中的二度推进
进入1958年,各行业都在酝酿或开展“大跃进”,医学教育也不得不有所动作。1月17日,卫生部发布中医学院试行教学计划,这是在1956年版教学计划(修正草案)基础上,卫生部又组织中医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和在京中医专家讨论和修订的[37]。
同日,卫生部发出通知[(58)卫教崔字第41号],要求高等医药学院增设中医药课程。通知指出,“1956年修订医药学院教学计划时曾增列了中医药课程,但由于师资、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困难,卫生部对各校具体帮助不够,要求不明确,目前已开设中医药课程的医药学院为数很少。卫生部认为,经过两年来的酝酿讨论、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可以在有条件的医药学院逐步增设中医药课程。”其要求是“使学生对中医药学术理论及医疗技术具有初步的基本概念,为毕业后学习中医药打下基础”。中医药课程的时数初拟为60~100学时,各校可按具体情况自行掌握。当时《中医学概论》尚未出版,遂要求医疗、儿科、卫生、口腔等专业开设“祖国医学概论”,药学专业开设“本草学概论”。通知规定:1958年度,除已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高等医药学院外,再在北京、上海第一、上海第二、中山、四川、南京医学院等6校开设中医药课程,其余各校均在1960年以前逐步开设。“目前尚未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高等医药学院应为学生开设关于中医政策和中医药基本常识的讲座。”[38]
关于师资,通知提出3项措施:(1)从1958年度结业的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中分配一部分补充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地医药学院,每校2~3人;(2)1958年起,委托北京中医学院举办“中医教学研究班”,吸收各省市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医师集中培训1年半,3年内基本补足各校所需师资;(3)调配或聘请各地具有教学能力的中医师到高等医药学院任教。对于中医药教研组的设立和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中医工作问题,通知中也提出了具体意见。
上海第一医学院原拟在1958年秋季开设中医药课,在此形势下,便提前在春季开课,授课时数由原定的36小时增至72小时。苏州、河南和西安医学院则先后开设了针灸课程[8]。开办年余的上海中医学院则在该学院“跃进”竞赛指标中提出:“积极支援兄弟医学院校,开设中医课程,不接受兼课金。”[39]
6月,“大跃进”已呈一日千里的态势,卫生部医学教育司也检查了“迷信西医、怀疑中医”的思想,承认“对医学院增加中医课程问题,这种情绪也暴露得很突出”,表示“我们已着手组织医学院和科研机构的部分教授,系统学习中医,并计划在1960年前所有的医药院校均开设正规的祖国医学课程。”[40]
8月11日,卫生部年内第二次就在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课程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全国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尽快研究施行[41]。通知强调,此举“是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措施,是当前医学教育中带有根本方针性质的任务之一”。要求尚未开设中医药课程的高等医药学院,力争在1958年暑期后开设中医药课程,医疗、卫生、儿科、口腔等专业以讲授《中医学概论》为主,药学专业以讲授《中药学概论》为主。师资方面,“应大胆依靠当地中医力量,并可采取与中医教学、医疗、科研机构统筹协调的办法解决。”通知允许各院校根据不同条件采用各自办法,亦可按照“会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暂时先讲授一些中医药的常识。“一二年后再逐步增加系统的中医药课程。开课时数:医疗、儿科专业一般不宜少于100学时;卫生、口腔专业不宜少于80学时;药学专业不宜少于60学时。”
至于中等医药卫生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1958年开设(个别学校确实有困难的可稍行推迟)。课程内容:除药剂学专业开设《中药常识》外,其余专业均可开设《中医常识》课,目前只开设《针灸学》的学校亦宜逐步增设《中医常识》课。上述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则参考《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的大纲和教材自行制订与编写。课程时数参考卫生部1956年所颁发各专业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对各种干部进修院校(班),通知并未统一要求具体做法。
上述通知发出后,江西、山东、上海等地的中等医药学校迅速作出回应[42],其他院校也不敢怠慢,纷纷跟进。
随后的中医教育行业“大跃进”中,全国由原来的4所中医学院、7所中医学校,发展到15所中医学院、23所中医专科学校[43]。其中有12所中医学院是在中医进修学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47。为跟上形势发展,由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院制订的《中药学概论》教学大纲于1958年国庆节发出[44];南京中医学院还组织校外教学组,并制定《中医学概论》教学进度计划供给各有关单位学习参考[45]。
3.全国中医中药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行
1958年11月17日—12月2日,卫生部在保定举行全国中医中药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保定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对第一批西医学习中医脱产班工作报告的批示公布,开展更大规模的“西医学习中医”运动遂成为会议部署的诸项工作之首。徐运北在会上提出,“全国各医药院校、中级卫生学校,都要加中医中药课程,这不仅是西医学习中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医药院校教学政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46]。
保定会议结束10天后,中共陕西省委发布了关于大力开展中医中药工作的指示,提出“各医药院校立即增设中医课程”[47]。河北省卫生厅则提出“各医学院校和医士、护士学校要适当增添一部分中医课程”[48]。总后勤部卫生部也发出学习中医中药指示,“军医大学和军医训练班要增设或加强中医课程”[49]。
除了开课,中山医学院“新的教学计划把祖国医学的课程增加到500个学时。按原来的教学计划,各个年级的中医课程都增加了70~100学时。四年级的66学时中医课程,基本上学完了《中医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几种常见病的诊疗和部分的中药的性能”[50]。上海第二医学院1959年中医学教学时数也超过360[51]。中医同行们也积极配合,广州中医学院进修部主任罗元恺、教师邓铁涛和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院长梁乃津等都承担了中山医学院中医教研组的教学工作[52]。
西安医学院的中医课程是1958年10月开设的,以《中医学概论》为主要教材,分两段授课。第一段在一年级讲授,主要内容是绪论、《内经》概要、病因、证候、诊法、治疗法则、药物方剂、针灸、伤寒和温病等,配合示教实习,共计200小时。第二段在三年级下期和四年级上期授课,主要讲授《金匮要略》,集中一个月授完。这一个月中,除听课外,学生还要在中医科病房和门诊实习。除增设中医课程外,该院还在原有各门医学课程中普遍增加中医内容。为此,“该院从院外聘请了有经验的老中医17人来校工作,并调派了其他教研组的教授、助教、和住院医生5人到中医教研组学习和工作。另外,还聘请了本省、市著名中医10人兼任中医教研组的教师”[53]。
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学院[53]、山西医学院、长春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青岛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福建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铁道医学院也纷纷开设中医课程,将《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作为主要教材。教学时数则从540(北京铁道医学院)至740(山西医学院)不等[54]。
师资问题也因此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安徽医学院在保定会议后成立了中医教研组,“除由省卫生厅中医副厅长陈粹吾、王任之和省中医进修学校和该院中医担任教师外,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的部分学员和学习过中医的西医都将担任教师或辅导工作”[53]。西安医学院“访贤求贤,聘请中医来院工作,中医师资由二人增加到十多人,还聘请了兼任教师,加强了中医教研组”[55]。
“大跃进”时期,山东新办了4所医学专科学校和17所中等医药学校。1958年决定在高、中等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课以后,中医师资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山东省卫生厅于1959年开办了一期中医教师讲习班,抽调各医药院校和教学医院的中医师系统学习《中医学概论》,结合交流教学经验,拟定《中医学概论》教学大纲,才使中医教学质量有了提高[56]。
除开设中医课程外,部分医学院校在现代医学课程中增加了中医学内容[57],贵阳医学院则增设了祖国医学系。
4.“大跃进”后对学时数的调整
1961年11月,卫生部召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会议,要求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着重讨论和研究高等医学院校如何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报道中未提及中医课程[58]。次年4月,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召集参加“两会”的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提高医药院校教学质量也是重点议题,此时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学秩序已经改观[59]。“三基”教学重新得到加强[60]。
1962年7月13日,卫生部发出《对高等医药院校调整中医中药课程时数的意见》[(62)卫教崔字第218号],指出高等医药院校各专业“学习中医中药知识是必要的,但主要应学好‘西医药’课程,中医中药课程时数不宜过多。学习中医中药课程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中药的一般知识,掌握针灸技术(药学专业不要求掌握针灸技术)。为此,五年制、六年制高等医药院校单独开设中医中药课程以100学时以内为宜,其中医疗、卫生、儿科、口腔各专业的中医学课程以80~90学时,药学专业的中(医)药课程以70~80学时左右为宜”[61]。
1963年8月卫生部召开的全国中等医学教育会议[62]和1964年1月召开的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63]都将加强基本训练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主题,均未提及中医课程安排。
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课程,是改进中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项措施在出台4年后仍无法全面落实,说明对当时中医行业的基本判断并不准确。实际上,直到1957年底,合格中医师资的增速仍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由于中医进修和中医温课、“西医学习中医”、开办中医学院等同时并举造成的供需缺口,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实际上也知道无法硬性要求。1958年下半年后中医药课程教学时数的攀比,具有那个年代的典型特征。后来吕炳奎也说:“医学院校的中医课有一百至二百学时就够了,多了无用,还会影响西医课。”[64]
南京中医学院对中医教材和师资的巨大贡献是这一历史事件中唯一的亮点。《中医学概论》和《中药学概论》的面世,有效地解决了医学院校的中医课程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急迫需求,而中医各科教材的成书也帮助新办的中医学院建立起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该校通过培养师资稳固了中医高等教育的根基,并总结和传播了中医教学的南京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