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调控鱼体的微生态系统 初探

2019-01-06 01:49:15洪云钦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鱼体乳酸菌益生菌

洪云钦

如何人工调控或干预鱼体内部和外界的微生态系统,促进微生物的良性功效,是水产养殖效益获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

鱼体肠道菌群受破坏的因素比较多,如:水体环境恶化、原料品质差、饲料配比问题、滥用抗生素、季节交替水温骤变、流行性疾病等因素均能破坏鱼类肠道菌群。其中,因配合饲料引起鱼类肠道菌群失调,导致鱼体肠道损伤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修复鱼类肠道损伤的方法

1.微生态制剂(水产益生菌)

是指有益细菌或益生菌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具有改善内部微环境,定向补充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升肠道消化吸收和免疫能力等功效。

2.多糖和寡糖

是指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不易被肠道吸收,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一类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不仅能维持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而且还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具有安全性、稳定性、长效性等优点。

3.酵母培养物及核苷酸

酵母细胞发酵时产生的细胞外代谢产物。作为“全价营养底物”直接滋养胃肠道微生物,稳定代谢平衡,促进“消化因子”分泌等功效。核苷酸是一种安全型饲料添加剂,对肠道的生长、发育、损伤修复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黏膜免疫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使用可促使小肠绒毛高度增加、肠壁增厚、促进肠道再次发育等作用。

二、环境中的微生物

除了鱼体微生态系统外,微生物在养殖环境中无处不在,它是整个养殖系统正常运转的核心。残饵、排泄物、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的分解、硝化、反硝化以及异养转化反应均离不开它。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调控养殖环境中的微生物,是生态高效养殖的核心技术。

1.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混合菌,一般包括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类,益生菌具有提高鱼虾禽畜的免疫力,控制有害病菌生长,除异臭,净水质,提高饲料效率等功效,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

光合细菌 在无氧条件利用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氢和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光合细菌含有鱼类体内生长发育所需的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增强鱼类的抗病力,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养殖过程中光合细菌可利用排泄物、残料、硫化氢、酸性物质作为基质大量繁殖,形成优势菌群抑制其他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降低氨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含量。

芽孢杆菌 有机质分解力强,增殖的同时,会释出高活性的分解酵素,将难分解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产生丰富的代谢生成物,合成多种有机酸、酶、生理活性等物质。抑菌能力强,快速繁殖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的生长繁殖。除臭,对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可被分解在无毒无臭的物质,改善养殖环境。

乳酸菌 以前乳酸菌主要通过口服促进肠道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目前,水产养殖业中使用乳酸菌产品泼洒在水体中的量远大于拌料内服的量。乳酸菌菌体能产生乳酸、抗菌肽等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泼洒于水环境后能直接或间接的分解有机质、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物质,具有肥水、调节水质和诱食等作用。

硝化细菌 是一类自养型细菌,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能源,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分为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两种。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化细菌是好氧型,光合细菌是厌氧型,所以2种菌最好不一起使用,相互抑制作用,以免降低了水质净化效果。

2.使用增氧机、增氧粉、颗粒氧

100亩需微孔增氧机(7.5kW)2台,300个气盘,叶轮增氧机(3kW)15台,颗粒氧每个月使用2-3次,每次1-1.5kg/亩。

3.投放一些滤食性动物

大量投饵,导致水体中有机悬浮物、藻类和浮游动物剧增,适当投放一些滤食性动物将有利于提高水体透明度和稳定性,套养鲢鳙鱼和河蚌,通过食物链,间接净化水质,使水体中的生物量保持动态平衡。

4.生物浮床技术

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提供青饲料,降低饵料效益,水生植物根系发达,增加微生物附着空间,形成生物膜系统,净化水质。

猜你喜欢
鱼体乳酸菌益生菌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5:18
益生菌别贪多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45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中国酿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