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颐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363000)
台湾的祖先分别在不同时期从大陆移垦抵台,传统音乐上不仅有着原乡的痕迹,对大陆的家乡也倍感思念。因此,形成众多的乡愁歌曲,其中以塞外为主题的,莫过于台湾著名画家、诗人席慕蓉(1943~)作词的乡愁歌曲。其主要的乡愁歌曲作品包括《出塞曲》《种子的歌》《狂风沙》《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故乡的歌》等,内容多以长城外、蒙古草原为思乡的塞外乡愁。歌曲创作从1980年到 2017年,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维系着对大陆的乡愁怀念。席慕蓉的诗与散文,擅长以爱情、乡愁为主题,与1975年杨弦作曲演唱,余光中作词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民歌手》等乡愁歌曲比较,席慕蓉的乡愁似乎多了份豪情与洒脱,作曲家在创作上似乎也掌握了此特点。过去在歌曲创作与研究上,大多注意到余光中的作品,对于席慕蓉的乡愁歌曲鲜少关注。
席慕蓉的诗文作品深受许多华人的喜爱,大陆与台湾对于她的相关文章已经有近300篇,硕博士论文有30篇①,可见其受关注的程度。关于席慕蓉的研究大多围绕在其诗文创作上的文学或是少许的绘画研究,对于其诗歌谱成乐曲的音乐研究也仅数篇,如田国平论文 1篇[2](P56-57)以及刘毓婷[3]、张凯婷[4]、刘薇侬[5]等 3篇硕士论文。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在台湾作曲家钱南章与张炫文以席慕蓉的诗作所谱写的歌曲探讨,其中刘毓婷分析了钱南章谱曲的20首歌曲作品,其中包含属于乡愁歌曲的《狂风沙》,主要从音乐理论的观点分析了乐曲,但对于歌曲内容的乡愁意识则未深入探讨。席慕蓉诗作相关的乡愁作品歌曲,目前还没有专文来探讨。本文从席慕蓉的诗文集、访谈、相关史料以及创作手法与乐曲分析,呈现台湾乡愁歌曲的创作描写方法。
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属于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举家迁到香港进入同济中学附小,1954年又迁居台湾进入台北第二女中(今中山女高)就读初二,获国文老师巢静与董秀鼓励甚多,开始写诗即是在此时。1956年毕业后考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9年进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至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1970年回台任教于新竹师专美术科。[6](P192-194)绘画是席慕蓉的专业,诗文写作一直是她自初中以来的兴趣,在后来的求学阶段也不断发表诗文作品,1981年9月出版了诗集《七里香》即受到普遍的欢迎,[7]也开始了其在文坛诗界的试金石。翌年,又出版了散文集《成长的痕迹》与《画出心中的彩虹》,[8]1983年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无怨的青春》、[9]散文集《有一首歌》,[10]此时也与张晓风、爱亚合著小品文集《三弦》,[11]三年间,可看出其诗文创作的丰富性。
席慕蓉的诗作擅于描写乡愁,也长于爱情抒怀,深得青年的喜爱;席慕蓉多愁善感的乡愁,一直存在她的体内。她甚至感觉自己的诗好像是“预留的书信?”她的乡愁描绘,在她日后踏上蒙古草原时,即一幕幕呈现。大学四年级在溥心畬老师的习作作业上,她写下了一首诗:“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12](P10)这是她最早对原乡的惆怅书写。她著名的乡愁诗《乡愁》与《出塞曲》,分别写于1978年与1979年,而《出塞曲》在1980年即被谱曲录制成唱片,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尔后,她的诗作被许多作曲家青睐,纷纷为其诗作谱曲,相关的谱曲作品分别有李南华 1980年的《出塞曲》;杨弦《渡口》、《一棵开花的树》《祈祷词》等3首;张炫文《请别哭泣》与《野马之歌》;熊泽民《一棵开花的树》;陈茂萱《契丹的玫瑰》《山路》(女高音与男高音二重唱)、《此刻之后》(女高音与男高音二重唱)、《出塞曲》(女高音与男高音二重唱)等4首;钟耀光《楼兰新娘》(女高音与次女高音二重唱)和《劫后之歌》(女高音、次女高音与男高音三重唱);王嘉宝《孤星》《野马》《请柬》;陈琼瑜《山路》;连信道《盼望》;刘新诚《一棵开花的树》(合唱)、《渡口》(合唱);周鑫泉《我喜欢》(合唱);陈进兴《七里香》;苏来谱写了《种子的歌》《狂风沙》《让我与你相遇》等16首;钱南章谱写了《一棵开花的树》《禅意》《渡口》等 20首②。大陆也有许多人为其诗作谱曲③,其中乌兰托嘎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与吕学东2016年《故乡的歌》最为著名,而这两首作品也是席慕蓉经典的乡愁诗作,可见得席慕蓉的诗作入乐,数量是相当可观。
席慕蓉的诗作特别受到作曲家的喜爱,笔者认为可能和其诗作的音乐性有关,主要关联则在于其喜用押韵,现代诗的特点是不需严格用韵,但并不限制用韵。台湾作家萧萧(萧水顺)提到席慕蓉的诗认为:“《无怨的青春》里,六十九首诗中,难以找到一首不安排押韵的诗,这对其他诗集而言,是令人‘骇异’的现象,席慕蓉却一向如此安排她的诗,让他们有段、有行、有逗,抑扬顿挫,形成声色俱美的有情世界。”[13](P490)笔者认为对席慕蓉的用韵说得很透彻。
《出塞曲》是席慕蓉乡愁歌曲重要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 80年代时风行全台湾,成为家喻户晓的乡愁歌曲。从20世纪70年代,台湾兴起一股称为“校园民歌”的风潮。虽有“民歌”之名,但是与传统音乐的“民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④。这类歌曲与当时的流行歌曲不同,多为青年学生自己创作,自弹自唱,主要诉求是“唱自己的歌”。胡德夫、杨弦、李双泽、吴楚楚等都是当时开启“校园民歌”的重要代表人物。[14](P25)此时期的歌曲有许多带着浓烈的“中国风”与“乡愁”,其思念的家园都是大陆的家乡与亲人,歌颂的也是大陆的锦绣河山。乡愁诗人余光中的词首先被谱曲歌唱,尤其深得青年学子喜爱的乡愁歌曲《乡愁》与《乡愁四韵》。除杨弦的谱曲外,罗大佑对于《乡愁四韵》的谱曲传唱,更催化了台湾对大陆的故乡情怀。这股风潮从1975年逐渐蔓延,席慕蓉浓厚的塞外情诗,也开始受到重视,1980年由海山唱片公司出品的蔡琴专辑,即以席慕蓉的《出塞曲》为专辑名称⑤,并在1981年获得金鼎奖的殊荣。谱写《出塞曲》还有台湾作曲家陈茂萱在2012年首演的创作,词曲作家吴颂今也谱写了《出塞曲》,然而在台湾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仍是李南华谱曲版。
蔡琴主唱的《出塞曲》由李南华作曲,李氏在 1980年还创作《送别》,尔后还有《六月新娘》等,皆自己作词作曲。李氏在当时并不算多产创作者,但是其《出塞曲》却风行全台,成为继杨弦、罗大佑乡愁歌曲后,影响和传播最广的一首乡愁歌曲。[15]李南华当时是一名教师,《出塞曲》是她第一首业余创作的歌曲,演唱者蔡琴是她台北市内湖国中的学生,她认为席慕蓉孺子怀乡的感人歌词加上蔡琴的演唱,是这首歌曲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功臣。尤其是蔡琴的演唱,“是她在两岸三地,甚至世界各处的华人地区演唱会中,一再传唱这首歌,才让《出塞曲》红遍大江南北。”[16]蔡琴于1957年12月生于高雄,祖籍湖北。蔡琴的嗓音温柔低沉,她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再创造’的能力。现在我把自己的生命历程加入歌里,除了呈现和体验原作者的故事,更可以用我自己的生命为它增色。”[14](P109)
席慕蓉曾经认为《出塞曲》的诗名写错了,“我是一个蒙古人,出塞干嘛?”[17]从这里可以窥见作者在台湾对大陆家乡的想念与想象。1989年她第一次返回蒙古草原的家乡,才见到真正的塞外情景,这也是作者在成长后对自己族群的一种认同。《出塞曲》:“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谁说出塞歌的调子都太悲凉/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骑马归故乡。”[7](P168-169)沈宝春认为:“《出塞曲》是席慕蓉对蒙古家乡的思念,经过席的重新解读,认为不应该是出塞,而是返乡。”[17]原诗作与现在的歌词有三处不同,主要是为了配合曲调的演唱与歌曲出版的审查。这三处改动分别为:“谁说出塞歌的调子都太悲凉”歌词则去掉了“都”字;原诗:“英雄骑马啊”,歌词改成“英雄骑马壮”,将“啊”字改成“壮”;原诗:“骑马归故乡”改成“骑马荣归故乡”,将“归故乡”改成“荣归故乡”了。这些都是作曲者李南华所改,席慕蓉尤其不太喜欢最后那两句的改词,她说:“我并没有要荣归的意思。”[17]至于“壮”字,李南华觉得这样较好唱。
《出塞曲》(席慕蓉作词、李南华作曲《出塞曲》⑥)为带尾声的再现单三段式结构,4/4拍(见谱例)。
第一段为第1-8小节,第二段为第9-16小节,第三段为第 17-24小节。第一段每两小节为一乐节,第 1-2小节可视为问句,第 3-4小节可视为答句,以下每部分的乐句结构很规整,多是两小节为一小乐句,问句答句交相呼应。第一段两乐句结尾为属主音结构,第二段与第三段结构相似。第二段第9-10小节与第13-14小节均从第 3-4小节发展而来,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变化再现。最后两句歌词(第25-28小节)及间奏连接句(第29-38小节)为尾声。全曲为 b羽调式,音域不宽,处于#f-b1之间。歌曲旋律吸收了某些蒙古民歌的旋律特色,主干音#f与b贯穿全曲,并作为乐句乐段结束音。
歌曲在第 29小节速度开始转快,从♩=84提升到♩=118,蔡琴的演唱更快一些,大约在♩=123左右。第 31小节男声的伴唱用笙演奏,这是台湾“校园民歌”的另一个特色,即喜欢使用传统民乐器来为歌曲伴奏,进而显示出校园歌曲对中国元素的青睐。全曲音域偏低,需要演唱者在低音区有浑厚圆润的音色,原唱者蔡琴即很适合这样的音区。虽然新诗体不讲求严格用韵,但此诗作韵律仍比较严格:第一段落由一二句“曲、语”使用ü韵,三四句“唤、山”使用an韵,第二段落的一二句“香、凉”使用了iang韵,第三段落到尾声则较偏向ang韵,作曲者将原作的“骑马啊”改成“骑马壮”,“壮”和尾句“归故乡”的“乡”字同为 ang韵,韵律的确较为协和。但是席慕蓉表示:“此句原我特别不押ang韵。”[3](P304)。不过作曲者也表示,她擅改原诗作的歌词甚感歉意,尤其是结束句“荣归故乡”的“荣”字,李南华表示,是为了通过当时歌曲审查而为⑦,同时表示大家要唱回原来诗作,她也赞同。
《出塞曲》以羽调式创作,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也符合乡愁的意境,娓娓道尽席慕蓉的草原乡愁。蔡琴低沉圆润的嗓音,适切地呈现了塞外情思;尾声加快略带进行曲式的速度,表达了思念故乡的热切情感和诗人特有的草原豪情。蔡琴、张清芳日后的演唱会都时常演唱此曲。[18]
席慕蓉的诗作与散文经常带着草原乡愁与爱情两个主题,一首《出塞曲》的传唱,唤起当时台湾青年一代的草原情感和对塞外的情感依托与认同。除了文学性的创作外,音乐创作者对于其诗作的谱曲,进一步促进其诗作的流传。从诗的吟诵到歌的传唱,逐渐开启了草原乡愁歌曲的传播。其中,苏来最早用一整张专辑演唱其谱写的席慕蓉诗作。
苏来是词曲创作者、演唱者,在“校园民歌”时期非常活跃⑧,属于多产的词曲创作者,其 1983年出版的首张专辑《让我与你相遇》⑨,即是以席慕蓉的诗作来谱曲的。他为席慕蓉的诗作谱写过至少14首歌曲,这与他爱诗有关,苏来:“我自小爱读诗,中学狂读现代诗,大学时还担任过诗社社长,因此进入民歌时期后对诗歌的可能性特别敏锐。”[14](P133)当时现代诗的创作正流行,1981年席慕蓉的《七里香》诗集出版后,大受青年学子的欢迎,苏来“读得爱不释手,随即试谱了几首”[14](P133),这是苏来谱写席慕蓉诗作的开始,席慕蓉《狂风沙》与《种子的歌》即是苏来所谱曲的乡愁歌曲。苏来的谱曲对于诗作的表达非常贴切且具代表性,他第一次见到席慕蓉,并且自弹自唱所谱的歌曲,他唱完时,发现席慕蓉热泪盈眶,并告诉苏来:“苏来,你把我心里的歌都唱出来了!”[14](P133)
《狂风沙》是席慕蓉第一首与家乡有关的诗作,[19]写于1979年。
《狂风沙》
风沙的来处有一个名字
父亲说儿啊那就是你的故乡
长城外草原千里万里
母亲说儿啊名字只有一个记忆
风沙起时
乡心就起
风沙落时
乡心却无处停息……
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可看出席慕蓉对故乡的渴望,也感受到父辈对生长在台湾儿女的提醒。这首诗歌钱南章谱曲,吕学东也择取部分歌词谱曲,它是席慕蓉最早的想象乡愁代表作之一。
《种子的歌》
就算我是一颗
在风中四散的种子
整个一生
我呼唤着的
依旧是同一颗树的血脉
同一个名字
整个民族的心事啊我都明白
我都藏起藏进我青青的胸怀
可看出当时台湾知识青年,歌曲传唱中认同着一个中国,这也是席慕蓉心中的渴望。
钱南章在2005年为《狂风沙》谱曲,女高音演唱,钢琴伴奏。钱氏是台湾近现代重要作曲家,曾获得多项奖章,也获得过台湾第八、九、十三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其艺术歌曲创作,擅长以诗入乐。在2003年谱写了《一棵开花的树》等7首席慕蓉的诗作,2005年又继续谱写了13首,总计20首,其中的《大雁之歌》与《蒙文课》都带有家乡的故事以及对于草原原乡的眷恋。2005年钱南章将谱写的 20首歌曲举办了专场音乐会⑩,席慕蓉对这场音乐会充满了期待,她聆听歌者与琴音的彼此呼应时,感到“故乡这个主题逐渐靠近。”[20](P45)钱氏的谱曲让席慕蓉非常感动:“在《大雁之歌》曲子的旋律中,我仿佛见到大雁飞翔展翅的景象。在《高高的腾格里》曲子中的高音部分我也觉得很震撼,我想,如果到蒙古高原上演唱,一定会让人感动落泪。”[3](P305)席慕蓉从钱南章的谱曲中感受到:“作曲家在歌中用了许多迭句,不断延展,仿佛是追问,又像是高原的回音。我心战栗,含泪聆听,聆听我生命深处始终不曾变易的,对爱和美的等待与追寻。”[20](P45)
1989年 8月,席慕蓉正式踏上探访归乡的路⑪,从此进一步拓宽了其家乡和草原的书写。1998年10月,德德玛看到席慕蓉探访蒙古家乡的纪录片后,建议她将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流写成歌词。席修改了几次终于定稿,这就是著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21](P127)
席慕蓉的父亲曾说:“只有眼前甚么东西都没有挡着我们的风景,我才喜欢。”[22](P35)当她真正踏上草原时,才感受到父亲的话。此曲由德德玛的好友乌兰托嘎作曲,德德玛叮嘱托嘎,此曲“既要有蒙古民歌的味道,又有创作的味道,还有流行歌曲的味道,这样才符合席慕蓉的身份。”[23](P47)全曲以6/8拍进行,有着滚动的内在节奏,似乎表达着乡愁的不断流转。中音声区的朴实音色,呈现了草原的苍茫,乐曲成功表达了席慕蓉对家乡的渴望。廖昌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此曲,轰动欧洲,他说:“这是中国人表达寻根情感的伟大作品。”[23](P48)
2016年吕学东创作《故乡的歌》,获得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其歌词是将席慕蓉的《乡愁》和《狂风沙》的部分结合,歌曲的前半部是《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吕学东在小学时即读过席慕蓉的《乡愁》,他觉得这首诗“很触及我们内心的深处,对故乡的一种思念、眷恋等等。”[24]吕学东自述平时写歌,一首大约只需10分钟左右,但是《故乡的歌》大约改过7个版本,到第7版才正式定稿,显见作曲家对此曲的高度重视。首唱者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的姜丽娜,她说她第一次听此曲时也落泪了。在演唱要求上,吕学东认为对故乡的那种眷恋和热爱,要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行。[24]这首歌曲除了是席慕蓉的乡愁,也是吕学东自己的乡愁,显见席慕蓉的乡愁诗作很具共鸣性。
中国的现代诗作从郭沫若、胡适等打破传统格律诗作的枷锁后,新诗开始得到发展,随后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白话诗作也起到一定贡献,可惜数量不多。[22](P32)在中国台湾,从1953年纪弦的《现代诗》,1954年洛夫、痖弦、张默的《创世纪》,1954年覃子豪、余光中的《蓝星》等三大诗刊创立后,才开始建立新的美学规范,[25](P15)新诗得到丰富的发展。以画家身份而进入新诗写作的席慕蓉,在《七里香》诗集出版后,大受欢迎,1980年代,其丰富多产的创作形成了“席慕蓉现象”的文坛事件。这些新诗的创作有许多思乡之作,音乐家也喜欢将诗人的作品谱成歌曲,其中席慕蓉的诗作最受作曲家青睐,其“原乡书写”的歌曲尤其受到传唱与欢迎。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她的诗作韵律优美,诗句朴实无华不艰涩,情感真切内敛,尤其具有声韵美与音乐性。銮梅健认为:“她是我国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家。”[22](P32)从《出塞曲》引领台湾民众回归草原的乡情,尤其在台湾“校园民歌”时期的歌曲多为一个中国思想,将一个中国两地乡情深植台湾人心来看,席慕蓉诗作的歌曲起着重要的意义。乡愁诗作透过歌曲的传唱,深化了民众对于原乡的认同情怀,让台湾民众对于大陆和草原的认识与想象更具深刻的情感。因为,这是几百万人的乡愁。如同其父亲对席慕蓉的叮咛:“孩子,我回不去了,将来你一定要回我们的草原,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1](P81)
注释:
①根据统计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与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2018年2月。
②钱南章以席慕蓉的诗所创作的歌曲,分别在2003年有6首,2005年有14首。
③例如李凤仙《邂逅》、亦池《乡愁》、吴颂今《出塞曲》、王岚《青青的衣裾》、吴颂今《渡口》(男女声二重唱)、吴颂今《乡愁》、吴颂今《如果你愿意》、夏炎彬《盼望》(女高音)等。
④“校园民歌”时期的歌手也会演唱一些中国民歌,但多略作改编或编曲,分别收录于唱片中,很得青年学生的喜爱例如:《弥渡山歌》(金韵奖3)、《在银色月光下》(金韵奖3)、《过新年》(金韵奖4)、《中国民歌组曲》(金韵奖4)、《四季花开》(金韵奖4)、《燕子》(金韵奖6)、《祝英台》(金韵奖7 )、《马车夫之恋》(乡土 · 民谣1)、《小河淌水》(乡土 · 民谣1 )、《一根扁担》(乡土 · 民谣1)、《茉莉花》(乡土 · 民谣1 )、《紫竹调》(乡土 · 民谣1)、《青春舞曲》(乡土 · 民谣 1 )、《康定情歌》(乡土 · 民谣2 )、《掀起你的盖头来》(乡土 · 民谣2)等。
⑤此专辑收录有《出塞曲》《被遗忘的时光》《相思雨》《怎么能》《船》《抉择》《远扬的梦舟》《晨书》《送别》《庭院深深》等歌曲。
⑥卓颐制谱。
⑦李南华:《生命中一段美丽而奢华的意外》,台湾《联合报》2012年5月26日D3版。台湾自1949年起即有歌曲审查制度,直至1991年5月才取消此审查制度,关于相关讯息可参考邵玉铭《此生不渝——我的台湾、美国、大陆岁月》第289-291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3年。
⑧苏来最早录制唱片的演唱是在海山唱片的《民谣风 3》,演唱了《我居住的地方》以及与吴贞慧合唱的《迎着风迎着雨》。
⑨苏来《让我与你相遇》,拍谱唱片,1983年。内容收录 12首歌曲,全部是苏来作曲、演唱,席慕蓉的诗作有《传言》《让我与你相遇》《化妆师》等3首。
⑩2005年3月14日于台北中正纪念堂音乐厅举办“钱南章乐展——一棵开花的树”音乐会,由女高音徐以琳演唱、钢琴家王美龄伴奏。
⑪席慕蓉在回乡前,特别飞到德国探访父亲并询问归乡路。详见席慕蓉《原乡与我的创作:席慕蓉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文艺争鸣》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