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洪信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双驱动”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整体构想如下:一方面继续坚持和发挥以政府职能和政策为驱动力,以教育、市场监督管理相关政府部门、机构和第三方企业为主体的、硬性的、自上而下的社区教育与科普模式,一方面着重挖掘和发挥以公益和人才培养为驱动力,以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师生为主体的、软性的、自下而上的社区教育与科普模式,形成两种驱动力和模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新型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模式和机制,共同保障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高校学生开展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实践可通过以下四步进行。
结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综合实践整体要求和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课程实践要求,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推进社区食品安全、营养教育与科普。
《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两门课程是食品专业普遍设置的专业课,每门课程都需要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训、实践课时。可以将开展面向社区、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内容作为实训、实践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将食品专业知识理论和社区科普实践密切融合起来,在夯实所学知识的同时,服务社区群众[1]。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设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一般设置20个课时以上用于课程实训实践,其中用于社区食品安全、营养科普和特定人群科普的实训课时约为10个课时。在学生开展社区食品安全、营养科普相关工作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取得了一定的科普效果。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充分调动本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相关科普工作的同时,还于2013年创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协会”这一面向全院学生的学生协会组织。此举为本校师生开展常态化社区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的同时,扩大了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学生人数,壮大了科普队伍、提高了科普动员力和执行力。
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模式为参考,联动其他高职院校的食品相关专业,社区科普活动辐射各高职院校附近社区居民,扩大食品安全、营养科普教育活动的辐射范围。
由上级政府青年或学生管理部门和机构,整合省内各高职院校食品类相关专业学生协会和组织,统筹规划和指导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开展面向社区和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营养科普教育活动。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可实现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点”,以广东境内各高职院校食品相关专业为“线”,以各高职院校附近社区为“面”,形成以公益和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为内在驱动力的“由点连线、由线代面”的社区食品安全、营养科普教育新模式。
此模式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塑造和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深入和有效开展[3];有利于和以政府政策驱动的社区食品安全、营养科普教育传动模式相辅相成,形成“双轮驱动”,共同保障社区相关科普教育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