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延超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骨折患者的17%[1],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 cm 内的松质骨骨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大约占骨折总数的20%~30%[2],桡骨远端骨折有增多的趋势。简单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部分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桡骨远端短缩、难达到解剖复位的标准、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3-6],患者关节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多采取手术治疗。本研究对2014 年7 月~2016 年12 月42 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 年7 月~2016 年12 月收治的42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无血管神经等合并损伤,为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男20 例,女22 例;年龄36~73 岁,平均年龄(57.5±7.1)岁;受伤原因:摔伤24 例,交通事故10 例,高处坠落伤8 例。AO 分型:B3 型14 例,C1 型11 例,C2 型9 例,C3 型8 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1 d,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8±2.1)d。
1.2 方法 患者均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采用腕掌侧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取仰卧位,于前臂远端掌侧作7~8 cm 直切口,延长至大鱼际肌基底部,将桡侧腕屈肌及拇长屈肌牵向尺侧,显露并将桡动脉及肱桡肌肌腱牵向桡侧。显露并纵行切开旋前方肌,显露骨折端,直视下整复骨折。恢复掌倾角、桡骨的长度、尺偏角,达到解剖复位标准[7],不稳定骨折或小的骨片则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透视下明确骨折的复位情况,选择锁定加压钢板置于桡骨远端掌侧,距桡腕关节面近侧2~3 mm,应用普通螺钉固定,远端用3 枚锁定螺钉,近端使用普通螺钉固定钢板,缝合旋前方肌,关闭切口。患者术后2 d 同时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1 周后腕关节进行主动活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42 例患者的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及愈合情况。采用改良Shea 功能评估标准[8]评估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分为优、良、一般。优良率=(优+良)/例数×100%。
42 例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优20 例,良16 例,一般6 例,优良率为85.71%。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
Lafontaine[9]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可考虑为不稳定骨折:桡骨背侧干骺端粉碎骨折;患者年龄>60 岁伴有骨质疏松 ;桡腕关节内骨折;骨折向背侧成角;合并相关的尺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明显短缩的不稳定骨折、伴关节内骨折或患者手法复位失败导致关节的位置、腕运动方式改变时,如果治疗不当,关节面的平整得不到恢复,患者会发生腕部创伤后骨关节炎,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最终影响腕关节的功能。针对此种情况,实施坚强的内固定,实现桡腕关节骨性解剖结构的正常对合,实现早期功能锻炼,才能恢复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0]。
锁定加压钢板出现后,开始应用掌侧钢板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钢板与螺钉之间通过螺纹咬合,产生成角稳定,从而发挥整体固定效果。钢板中部设计了长椭圆形孔,允许钢板移动。T 型锁定加压钢板(T-LCP)的锁定结构允许钢板离开骨面固定,可避免钢板下骨坏死。调整钢板的位置使其锁定螺钉恰好拧入桡骨远端软骨下骨,达到坚强的内固定。板钉之间的整体稳定相当于内固定支架,固定强度明显增加,能有效保护骨折端的血运,术中无需剥离骨膜或显露更多的软组织。T-LCP 的钉板之间通过螺纹锁定,骨折端的稳定源于板钉之间的成角稳定,而不是钢板与骨面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可有效避免骨折复位再移位或复位丢失。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固定的优点在于:桡骨远端掌侧表面解剖平缓,适于安放钢板;可以直视下恢复桡骨茎突的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比单纯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更为重要,符合BO 理念;桡骨远端的掌倾弧形结构使肌腱远离钢板,掌侧入路钢板与屈肌腱之间有旋前方肌相隔,不会导致掌侧肌腱刺激、磨损等并发症[11,12];掌侧入路不涉及背侧的伸肌腱,避免了背侧肌腱的磨损以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骨膜、肌腱等软组织无医源性损伤[13,14];掌侧入路不剥离背侧骨膜,不破坏背侧血运,利于骨折愈合[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