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强
(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伴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受压和钢筋受拉的独特材料力学性能(钢筋的力学性能利于降低混凝土截面过大而导致的自身裂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于降低钢筋受腐、防火等要求),两者优势互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房建、地铁、市政等工程,另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建筑结构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结构型式共分为组合框架柱、组合梁、组合楼板以及其他组合节点类型。
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衍生出一种新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内增设一道H型钢,在钢筋混凝土良好的受力结构基础上,增大其承载力和良好的抗震能力,使其具备高强度、高刚度、抗变形能力强、耐腐蚀、抗高温等诸多优势,大大提高了框架梁跨度和截面尺寸。特别是超高层建筑中应用极为广泛。本文组合梁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组合大梁受力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特点、传力机理,试图为该构件设计和承载力试验提供参考。
为了考察型钢骨架和预应力对钢筋混凝土大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时设计了L1,L2,L3共3个试件。其中L1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大梁,L2为内置H型钢的钢筋混凝土大梁,L3为内置H型钢并施加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大梁。上述各构件中,混凝土等级均为C35,试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腰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钢构架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预应力钢绞线采用1860级高效低松弛钢绞线,预估有效预应力值为1 118 N/mm2。各试件详细的几何尺寸及配筋方式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内置H型钢钢骨预应力混凝土大梁配筋及参数设置表
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通常模拟对结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主要有:降温法、初始应力法以及rebar施加初始应力法。
图1 试件L1~L3模型详图
2.1.1 降温法
降温法其工作机理就是通过设置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并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降温,从而达到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所施加的温度荷载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其中,T为施加的温度;EP为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α为材料的线膨胀系数;A为预应力钢绞线的面积;NP为预应力施加值。
2.1.2 初始应力法
初始应力法与降温法相类似,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作用的预应力效应是一致的。初始应力法即在预应力钢筋上施加初始预应力。直接用*Initialconditions,type=stress可以直接模拟先张法。
2.1.3 rebar施加初始应力法
rebar施加初始应力法与上述两种方法不同,钢筋不是由杆单元模拟,而是通过创建一个具有钢筋属性的几何面,网格划分时选取几何面的单元种类为surface,然后通过关键词Initial conditions及prestress hold进行实现。
降温法操作简便,故本文采用该方法进行模拟。由于型钢表面设置了很多抗剪栓钉,型钢与混凝土的滑移较小,所以本文直接将普通钢筋、型钢骨架以及预应力钢绞线用embedded嵌入混凝土中,不考虑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
图2,图3中,fpu—预应力筋极限抗拉强度;εpu—极限抗拉应变;f0.2—预应力筋条件屈服强度;ε0.2—条件屈服应变;fe—预应力筋弹性应力极限;εe—弹性应变极限;fy—非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εy—屈服应变。
普通钢筋及型钢采用双折线模型,不考虑钢材的强化。体外预应力筋采用三折线的本构模型,见图2,图3。
图2 普通钢筋本构模型
图3 预应力钢筋本构模型
混凝土采用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本构模型。混凝土的泊松比 μ取 0.2,C35混凝土抗压强度为33.8 N/mm2,弹性模量按 Ec=3.15 ×104N/mm2取值。
分析时取HRB235钢筋及Q235钢材屈服强度为235 N/mm2,HPB335钢材屈服强度为335 N/mm2。
混凝土部分采用八节点减缩积分格式的三维实体单元C3D8R,型钢采用4节点壳单元S4R,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节点线性三维空间桁架单元T3D2。分析时采用结构化网格划分技术,对模型进行单元划分(见图4)。
图4 钢—混凝土组合梁Abaqus模型图
约束两个角支座Y,Z方向线位移,并约束其中一段的X方向线位移。在梁跨中左右侧0.8 m位置处施加集中荷载,采用位移加载模式(U= -0.03 m)。
以下通过模型L3的计算结果为例分析内置钢骨预应力混凝土大梁的受力性能。
由图5可知,该钢—混凝土组合大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变形较为对称,且支座与加载点间相对变形较大,两加载点间梁剪力为0,相邻截面间构件相对变形不大。
在梁顶对称竖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分布左右对称,且在支座与两加载垫块之间的区域应力最大,而其他位置处的应力较小。由图6可见,大梁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呈“八”字形,即加载点和支座间应力较大,若构件中钢骨架位置按此形式布置,则更为合理。这也为本内置H型钢钢骨预应力混凝土大梁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图5 荷载4 839 kN(位移30 mm)时钢—混凝土组合大梁变形图
图6 荷载4 839 kN(位移30 mm)时混凝土压应力云图
同时,两加载点间混凝土压应力较大,说明结构破坏时,梁顶跨中混凝土部分将被压碎。
H型钢骨架可分担钢—混凝土大梁较多内力,且荷载作用下,钢骨应力分布较为对称均匀,支座与加载点间应力较大,局部区域应力值较小,如顶部梁跨中位置(见图7)。
图7 荷载4 839 kN(位移30 mm)时H型钢应力云图
普通钢筋应力图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看出荷载作用下普通钢筋应力总体较小,钢骨架屈服后钢筋应力分布仍基本对称,说明结构破坏不会首先出现在构件某一侧。
图8 荷载4 839 kN(位移30 mm)时普通钢筋应力云图
从梁荷载—位移曲线可以看出,该内置钢骨型钢预应力混凝土大梁具有很好的延性,钢骨架和预应力的设置是合理的。
由图9对比可知,内置型钢的钢骨混凝土大梁(L2)最大承载力达到5 168 kN,而同等截面普通钢筋混凝土梁(L1)则只有1 348 kN,说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通过设置钢骨大大提高其承载能力,满足结构构件的使用要求。
由图10可知,试件L1,L2的屈服荷载几乎相当,这主要是因为L1,L2的破坏都是由钢骨架屈服引起的,故预应力的大小对梁的屈服荷载影响较小;但L1的刚度要比L2稍大,体现了预应力可以减小跨中挠度及裂缝的作用。
图9 构件L1和L2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图10 构件L2和L3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钢筋混凝土+内置H型钢钢骨架的模式,均有高刚度、高强度、高性能、高承载力、同时又具备良好的塑性,良好的抗震性能,可避免脆性破坏形态。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模型L1~L3钢筋混凝土大梁进行承载能力分析,通过不同参数间比较,可得到如下结论:
1)对于大跨度或转换结构,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内置型钢骨架,利用刚—混凝土共同受力,可大大提高其承载能力。
2)在构件中施加预应力可以减小荷载作用下构件挠度,延缓裂缝出现时间,但对构件承载力几乎无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