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

2019-01-04 03:42王建峰张与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中下段胫骨微创

王建峰 张与平 谭 磊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医院骨科,广东东莞 523900

胫骨中下段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多因外力冲击造成患者伤处骨骼及软组织严重损失所致,患者多伴有关节粘连、关节畸形及感染等情况,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及正常肢体功能[1-2]。为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我院择取7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参与微创手术及传统切开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研究,现针对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及X线确诊,部分病例进行CT及三维重建检查。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包括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中包括男21例,女17例,年龄27~65岁,平均(46.5±3.2)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致伤18例、重物砸伤9例以及高处坠伤11例;观察组中包括男19例,女19例,年龄26~64岁,平均(46.1±3.1)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致伤15例、重物砸伤10例以及高处坠伤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确诊胫骨中下段骨折;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重大疾病者;合并精神或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切开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跟骨牵引及消毒,麻醉后于患者胫骨外侧做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等至骨膜,将骨折端露出,将断端软组织清除后疏通髓腔,解剖后复位,基于C型臂X线视野将骨折处进行对位,使用螺钉将合适长度的钢板在骨折两端固定,近远端最少行三枚螺钉固定,对切口进行冲洗后缝合,术毕。

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常规跟骨牵引及消毒,患者呈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于患者大腿中上段处绑止血带,基于C型臂X线视野下在其内踝上方的骨折远端行切口,约3~5cm左右,切开分离至骨膜,对骨膜、深筋膜行钝性分裂,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通过皮下隧道横跨过骨折端,使用克氏针2枚对钢板进行固定与骨干侧,选择同类型钢板在螺钉处行小口,使用螺钉在皮外固定。通过C型臂观察对位情况满意后可冲洗缝合。若在复位时发现软组织嵌插情况,在骨折处做小切口后使用骨膜剥离将嵌插的软组织进行进行清理后将碎骨固定后再复位即可。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考Johner-Wrubs标准[3]:术后骨折愈合显著,不影响患者日常行为且无并发症评定为优;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是健康者的75%,合并轻微神经血管损伤评定为良;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是健康者的50%,合并中度神经血管损伤评定为中;术后骨折愈合延迟,关节活动范围在健康者50%以下,合并重度神经血管损伤评定为差。(3)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4],评分内容主要包括疼痛、关节功能、稳定性、走楼梯及走路,总计200分,分值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呈正相关。(4)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AK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AK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AKSS评分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骨折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AKSS(分)对照组 60.38±3.16 184.36±3.17 10.16±1.35 17.45±2.69 16.36±4.28 135.25±3.27观察组 50.24±3.08 110.25±2.68 4.05±0.28 11.93±3.42 10.72±2.24 164.18±3.44 t 14.165 110.055 27.318 7.820 7.197 37.57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手术指标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微创内固定手术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

胫骨中下段骨折致病原因为患者旋转剪切力、轴向压缩力过大所致,伤处缺乏较多的软组织,无良好的组织保护及血供,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后易发生骨折,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研究发现,骨折远端髓腔较宽,因此髓内钉无法向内夹板一样发挥良好的固定作用,导致骨折远端摇摆现象发生率较高,使得手术效果较差[5-7]。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以往该疾病常用治疗方案,其原理剥离软组织后机芯揭破复位和内固定,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该种疗法对患者胫骨前内侧血运及软组织会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受损,并且创伤本身已经导致局部的血运障碍,两者的叠加效应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延迟,并且肿胀易导致术后伤口愈合困难导致钢板外露,引发皮肤坏死导致手术失败[8-9]。

微创内固定术因为创伤小,有效缩短了皮层缝合时间,出血量少,在止血方面所有时间少,因此使得微创手术操作用时少,手术时间少可缩短患者切口暴露时间,有利于规避感染风险,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好,因此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该手术以生物学固定理论为固定基础,将桥接技术和微创技术相结合,减少患者骨折部位外露情况,并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能够最大程度对患者的骨折处血运及软组织进行保护,并且切口小可使术后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对术后并发症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10-12]。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关键是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使用间接复位法,对骨膜、轴位软组织的作用进行了有效利用,使得其固定性良好且安全性更高[13-16]。

综上所述,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该种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中下段胫骨微创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